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春  >>  目錄 >> 五十三章 窮逼土鱉讀書人

五十三章 窮逼土鱉讀書人

作者:戴小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戴小樓 | 大明春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春 五十三章 窮逼土鱉讀書人

大明春正文五十三章窮逼土鱉讀書人戴小樓

大明春

正文五十三章窮逼土鱉讀書人

所謂黑眼珠子見不得雪白的銀子,五兩一枚的銀餅子,十個一封,整整十六封,拱手送出,虞玄虞老先生直覺得在割自己的肉,但這銀子還不得不付,連拖延兩天都不行,旁邊熊大木虎視眈眈,估計巴不得他不給現錢呢

大頭看見這么多銀子,也是笑得見牙不見眼,樂開了花,心說還是少爺厲害,一轉眼,八百兩紋銀到手,趕緊拿布包裹起來,緊緊抱在懷里頭,八百兩,一個殷實人家要三代積累,實在已經不是小數目了,當然了,對于真正的豪奢人家來說,這八百兩未免又不夠看了,可見大明朝此時貧富差距之大。

以鄭家目前的一百畝桃林加上宅子,再加上乖官的名氣和實力,勉強夠格算入富貴人家,離鐘鳴鼎食的豪奢大家族十萬八千里,像是大興縣武略將軍副千戶段天涯,大興街面上閑漢們論起大興富豪,必然要提到段大官人,而死鬼段天涯家產大約多少呢十萬兩的家底子。

不過要做到那一步,光靠寫本子,顯然是不行的,甚至純商人都不行,大明朝也沒有純粹的商人,一個合格的商人,幾乎是必然要有一個功名在身,像顏家,在寧波數代,舉人秀才什么的也不知道出過多少,只有這樣的背景家族,積累下龐大的資產,不然隨便來個貪官,也足夠讓顏家吃不消兜著走了。

當八百兩銀子捧出來的時候,這付梓堂內,有功名在身的幾乎都被吸引了視線去,畢竟乖官年未舞象,一身儒衫,拿個詞話唱本出來在付梓堂賣了八百兩紋銀,這簡直就是廣大中下層讀書人心中最向往的,八百兩,省著點兒花的話,足夠支持一個讀書人花三四十年時間從童生一直考到舉人,等中了舉,八百兩又不稀奇了,在老師、同年那兒打一打秋風,來銀子也很輕松。

別把讀書人看得多高,事實上,[書中自有黃金屋]已經把讀書人的面目寫的一清二楚了,要不是為了銀子,何必讀書,千里為官,也不過只為吃穿。

“這位賢兄……”付梓堂內的秀才哄一下就把包括虞玄老先生熊大木老先生在內的柜臺一角圍了起來,紛紛跟鄭乖官打招呼,有臉皮厚的,直接就喊賢弟了。

以大頭天賦異稟自幼習武的功底,也被這些秀才們擠得往后直退,可想而知,趨炎附勢的力量是多么的大,大頭緊緊抱著銀子往后退了好幾步,忍不住低聲嘀咕:果然是最不要臉讀書人。

熊大木老先生離大頭很近,耳朵豎了豎,忍不住仔細看了大頭兩眼,這小廝如此說話,可見這句話的意思平時肯定就在那鄭國蕃嘴邊掛著的。

如此一來,熊大木頓時又高看鄭乖官幾眼,這才是真正大名士的做派。

明朝的讀書人很怪,或者可以形容為變態,被理學壓抑太久了,自己又沒膽量奮起反抗,所以要么玩弄男童搞基,要么玩弄三寸金蓮搞,對那些肆意妄為不拘禮法的讀書人,又羨慕得不行,甚至把這些不拘禮法的讀書人捧上神壇,實際上,他們捧的不過是自己心中被壓抑的真實罷了。

像顏清薇的老師徐文長就可算是其中典型,被天下文人士子頂禮膜拜,殺老婆罵皇帝,什么恣意妄為的事兒都干得出來,可幾乎每一個讀書人提到徐文長,都要尊敬地稱一聲,青藤先生。

又譬如華亭縣陳繼儒,后世所謂明代四大家之一,今年二十五歲的陳繼儒已經是名滿三吳,和董其昌齊名,這位名滿三吳的名士,寫過一本《李公子傳》,把天下進士罵了一個狗血淋頭,說進士們[措大骨象,村鄙可笑,驟得此,畢露丑態],用后世的話就是[一群鄉下來的窮逼土鱉,運氣好居然也考中了,高興的手舞足蹈如惡狗搶到了骨頭,讀書讀到狗肚子里頭去了],可謂把讀書人夢想著升官發財的內心揭示得淋漓盡致。

天下的文人們也賤,說這位陳名士[志向高雅,博學多通],連皇帝也聽說了這位的大名,要召他為官,結果史書上寫[屢辟不就],我就是不當官,我沒事就要罵一罵朝廷袞袞諸公。

當然,明朝對讀書人很寬容,不罵白不罵,罵了也白罵,就像顏山農罵當朝閣老,內閣閣老也只好笑笑,裝宰相風度,只當聽不見了。

至于把文官的腦袋當韭菜來割,那已經是明朝末期要滅亡的時候了。

一個年未舞象的小秀才,寫一個本子能賣八百兩,這不是名士,什么才能稱之為名士呢

所以這些讀書人一窩蜂一般涌過來,甭管別的,先混個臉熟,以后說出去,臉面上也有光彩。

幸好,乖官也經歷過讀書人這種互相道久仰的虛偽寒暄,表面文章做的好,抹泥灰的本事是四平八穩,一臉溫和的笑,聲音雖然稚嫩,可氣度不凡啊連著跟那些讀書人互相說不敢不敢,久仰久仰,雖然是客套話,可文人們一輩子說的最多的話,恐怕就是這兩句了。

寒暄了足足半個時辰,這些讀書人才慢慢散去,也算心滿意足,這位鄭國蕃年不過十三,已經是秀才身份,在江南,雖然不稀罕,卻也不多,畢竟讀書人那么多,有的人考了一輩子,也不過是個童生,跟這種十三歲就是秀才的,實在沒法比了。

讀書人之間互相認識,混個人脈,倒也不是說那些秀才就非得糾纏乖官,也不過為了日后,先混個臉熟,譬如日后都中了舉人,互相道一聲哎呀賢弟,中了進士,更是要互相提攜,如果乖官二十三歲中了進士,外放一個縣令,然后有個秀才遞個手本進來,說是故人。

然后雙方見個面,那位就說了:哎呀縣尊,十年前,我們在寧波保國寺外的付梓堂見過一面,如今兄弟我手頭比較緊……

人家只要稍微提一提,如果乖官是一個合格的讀書人,這時候就得乖乖地奉上銀子去,你手頭緊,送個五十兩也不嫌少,手頭寬泛,送個兩百兩,也不嫌多。

這個就是俗謂的打秋風,尤其是秀才,正所謂秀才人情紙半張,今兒我送你半張紙,明兒你就得還幾兩銀子。甚至可以說,不會打秋風的讀書人,不算是合格的讀書人。

從這一點上來看,讀書人這一聲寒暄,何其之貴也,說白了,都是銀子,不然人家何必上趕著巴巴地過來拍你的馬屁,名士雖然稀罕,可江南物華天寶文風薈萃,找幾個名士還是不難的。

這一頓寒暄下來,乖官覺得臉頰都笑僵硬了,心里頭忍不住罵,泥馬,明朝的讀書人真真是……

熊大木冷眼旁觀,更是覺得此子城府不凡,腹有詩書氣自華,這話不假,可肚子里頭有貨的讀書人天下何其多也,大多都是眼高于頂眼大如箕,自己當年也何嘗不是,直到連續考了十數年也沒考中舉人,漸漸冷了心思,接掌家族生意,這才鍛煉出來待人接物人情往來的本事,可眼下這小秀才,有名師,有才華,最不得了的,居然還肯放下身段,并沒有一般才子那般眼高于頂的毛病。

這種人日后要是不發達,那就沒天理了。

熊大木斷定乖官日后不得了,更是要處心積慮地跟他結識了:說不準這位手上還有本子,要是弄幾本拿來我忠正堂刻印,日后他飛黃騰達,與我忠正堂也是一個緣分。

他打定主意,等人群散光,這才微笑著到了乖官身邊,“鳳璋,這日頭晌午,可愿意跟老頭子一起喝一杯啊”

付梓堂堂主虞玄老先生一聽,就知道了自己這位好友兼親家在打什么主意,心疼八百兩銀子之余,自然不肯落后:我八百兩銀子都掏了,當然要賣他的人情,讓他日后再有詞話唱本首先就想到我付梓堂。

所以,他明明心疼銀子心疼得滴血,卻要裝著一副大闊佬豪邁客的樣子,撮須微笑說:“大木,你遠來是客,這地主之誼,還是讓我來罷”

乖官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寫書的作者要跟出書的老板搞好關系,五百年后也是這種道理,大明朝人情社會,更是要如此了,所以他笑著拱手,“長者賜不敢辭,晚生自當奉陪。”

這保國寺附近卻沒什么太出名的酒樓,但保國寺的素齋卻是大大有名頭的,于是熊老先生提議去保國寺吃素齋。

兩老一少,大頭牽著馬跟在后頭,銀子包裹死活不肯離身就背在背上,搞得乖官還跟兩位老先生解釋了一下,覺得單思南這臭小子也是,八百兩銀子背在身上難道不重么。

虞玄和保國寺知客慣熟,那知客的挺胸疊肚滿臉油光,領著他們到了寺內稍微僻靜的所在,正好臨水,旁邊就是放生池,在窗口可以瞧見池子里頭戲耍的鯉魚。

這些和尚慣會做生意,放生池旁邊臨水的廂房隔成七八個小房間,看起來頗為素雅,其實就是酒樓里頭的雅座換個名堂罷了,加上保國寺的素齋有名,素菜做出葷菜的味道一點兒也不稀罕,素酒也極有名氣,導致客人絡繹不絕,還得預訂,幸好虞玄這老頭雖然小氣摳門,不知道為什么,居然跟保國寺腦滿腸肥的知客僧人關系好,這才給他們領到這兒來,也不知道虞玄老頭在這兒吃一頓回去會不會肉疼。

不過寺廟到底和酒樓不同,點菜也不是酒樓里頭那樣點了旁邊小二大喊著穿堂而過,在這兒,你只好吩咐和尚撿拿手的素菜上來,和尚們這門生意做久了,慣會看人眼色,那些熟客更是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了如指掌,所以,送來的素菜基本不會不合你口味,正因為如此,人家更是喜歡這種氣氛,說有意境、沒有俗氣,這保國寺生意愈發好,若不然那知客僧何至于吃得腦滿腸肥的。

上了滿滿一桌素,素酒也來了一小壇,這素酒在明朝,和尚們是敞開了喝的,《西游記》里頭女妖精調戲唐長老,動不動就是[這是素酒,但飲無妨,御弟哥哥滿飲此杯],實際上素酒就等于后世的生啤,喝多了一樣亂性。

兩老一少心知肚明,也不去談日后詞話唱本這個話題,只是殷殷勸酒,這素酒和尚尼姑愛喝,老人女子小孩也愛喝,中國人在酒桌上談生意的習慣由來已久,喝得差不多了,虞玄老先生和熊大木老先生這才開口試探乖官。

乖官說晚輩如今就住在城外桃花塢,這唱本么,目下正感興趣,怕是還要寫一陣子,心里頭還有不少故事,想要寫下來。

這話一說,兩個老頭都是眼神一亮,幾乎同時勸酒,“鳳璋,來來,滿飲此杯。”

這邊兩個老頭想套乖官的底,隔壁一陣杯盤叮當,似乎有人喝多了摔倒,然后隱約聽見有人大罵,“臥槽泥馬勒戈壁,不過一個六品京縣知縣的學生,到了寧波也敢如此張揚,定要叫他好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春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