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極品閑人  >>  目錄 >> 第八章 奢侈品消費稅

第八章 奢侈品消費稅

作者:刺刀特種兵  分類: 爽文后宮穿越 | 刺刀特種兵 | 大唐極品閑人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極品閑人 第八章 奢侈品消費稅

朔望日,按照此前的規定,大朝只有每月的月初和月末才會舉行,平日里的朝務都是在尚書臺商議,形成決議之后,再行頒布天下粉紅公寓。

此前通過的財政預算法案,也是內閣成立以來,向全天下頒布的第一項新法,這讓一眾閣員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干勁。

他們都是務實的人,最不好的就是空談,入朝為官,也是一心想著要為天下人多辦些好事,財政預算雖然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更加繁瑣,但是這些都是大唐時代精英的人物,只要稍一思索,就不難看出其中的好處超級養殖空間。

杜睿到尚書臺的時候,正巧碰上高智周,只見他一雙眼睛里帶著血絲,臉上滿是倦色,可是分明帶著喜色,顯然是昨日拿著杜睿給他的那些資料,研究了一整夜的時間,如今已經有所得。

“弟子拜見恩師!”高智周見了杜睿,連忙躬身行大禮,可腰剛剛彎下去,身形就忍不住一陣搖晃,險些摔倒。

杜睿連忙伸手,將高智周扶助,笑道:“國事要緊,可身體卻也不能疏忽了!”

高智周忙道:“弟子謝恩師掛懷,可恩師昨日這份章程,將弟子的心都給勾去了,如何還能睡得下!”

杜睿笑道:“那現在如何!?”

高智周喜道:“總算是不負恩師重托,弟子有所得,還請恩師指正!”

杜睿點點頭,道:“且入內與眾閣員一同商議!”

不多時,閣員便全到齊了,杜睿先道:“昨日個州送上來的奏折,各部官員可都看過了,晚些送到宮中,本官與圣上詳議!”

眾閣員應諾。

杜睿接著看向了高智周,道:“但有議案,可提出來一通商議!”

高智周聞言,知道該自己出場了,連忙起身,道:“恩師!弟子有議!”

杜睿點點頭,道:“講!”

高智周先不說話,而是學著杜睿那一日的樣子,將一大沓資料分發給在坐的三省執宰和各部尚書。

這也是杜睿一直以來要求的,但凡有事,一切以事實說話,這樣才最有說服力,避免扯皮,浪費大家的時間,高智周身為杜睿的弟子,自然也習慣了他這種務實作風,余下的閣員也不以為意,接過資料就仔細看起來。

杜睿詳細看了一番,也是陣陣欣慰,他知道高智周昨夜是下了功夫的,資料上的各種數據,羅列的清清楚楚,讓人一目了然,杜睿一向最為反對的就是說起話來,滿嘴都是“或許”、“大概”、“估計”、“差不多”這類的話,一點兒說服力都沒有。

高智周等眾人看完,才侃侃而談道:“各位大人想必也看到了,諸位手上的這些資料,是本官從各部得來的數據,本官粗略統計了一下,去年一年流入大唐的商品總價值超過三億三千萬貫,這其中還不能包括朝廷的采購行為,其中這些貨物的來源,除了一部分七千五百萬貫的商品是來自歐羅巴、大食的商人之外,余下的都是大唐商人從海外、北疆、天竺、安南販賣而來,然其中只有九千八百萬貫的貨物是馬、牛、羊、駝、鑌鐵、藥材、皮貨等等我大唐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余下的價值最好的珍珠寶石,其次是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玳瑁等物品,這些東西實用價值不大,只能作為觀賞,可是這些東西的總價值卻達到了一億三千兩百萬貫,而這些東西流入市場,其利潤是要翻倍的,也就是說,單單去年一年的時間,我大唐百姓花費在奢侈品上的金錢,達到了將近兩億五千萬貫,大唐的金銀等硬通貨大量外流,換來的卻大都是這些奢侈品,對此各位大人不知有何感想?”

高智周以確鑿的數據說話,讓在坐的眾多閣員無話可說,杜睿聽著也是連連點頭,不得不感嘆高智周心細,居然能將這些數據都統計出來圣天子。

這些錢不是一下子花出去的,要是單以一個人的購買力,誰也不會在意,但是現在高智周將這個數據一統計出來,得出的結果卻讓人心驚不已。

去年大唐的歲入才七億三千萬貫,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來源于對海外的金銀掠奪,農稅只占到百分之二十,而商賈光在奢侈品上賺走的錢就超過兩億貫。這還是高智周粗略統計的數據,而且誰都知道,即便大唐在貞觀年間就設置了市舶司和邊境商埠,可是利益的誘惑是巨大的,每年還是有大量的商品是通過走私的方式進入大唐,那么若是將這些走私的商品也計算進出來,這個數據會增加多少,讓在座的閣員不禁暗暗心驚。

大唐在貞觀年間,隨著杜睿出海遠行,帶動了海外貿易,太宗皇帝便在泉州,廣州,登州,萊州設立了四哥市舶司,用以管理海外貿易,也就是后世海關的雛形。

可是單單四個市舶司顯然是不夠的,所以杜睿在永徽年間奏請高宗李承乾,有另開了十幾個港口,進行海外貿易,可是還是有人會鋌而走險。

李璟恒聞言,沉聲問道:“按高大人的意思,可是要邊境商埠和市舶司限制這些商品流入大唐?”

高智周搖搖頭答道:“李大人誤會了,市場有所須,強行限制作用不大。就像大唐立國之初,高祖,太宗皇帝限制鹽鐵交易一樣,當真限制住了嗎?當年還不是一樣有不少的鹽鐵通過各種途徑進入突厥境內,限制根本限制不了,只會給少部分人更大的謀利機會,實際效果不會很大異仙。”

杜睿也不想讓眾人多廢思量,開口就道:“你有什么想法,便只管說出來吧!”

高智周道:“弟子遵命!諸位大人,其實這個想法是下官恩師想出來的,下官不過是做個馬前卒,代恩師說出來罷了!”

杜睿笑道:“哪來這許多話,讓你說就說!”

高智周忙道:“恩師吩咐,弟子遵從就是!”

兩人的對答引來大家一片輕笑,內閣之中的氣氛倒是輕松了不少。

高智周接著說道:“各位大人,本官提及這些,并不是要朝廷限制這些商品流入,各位也不必過于緊張,流入的商品賺走了大唐幾億貫,但咱們大唐輸出的商品賺回來的更多,總體上咱們大唐對外的貿易處于順差狀態,并不需要作太大的調控,只要繼續鼓勵工商即可,今天本官拿來這些數據,主要是想說明大唐的富有階層生活是何等的奢侈,奢侈品之所以叫奢侈品,是因為它并非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須品。能購買這些奢侈品的,也只有部分富貴之家,包括在坐的各位大人在內,當然了,也包括本官,本官雖然不是巨富,但是卻也小有家資,內人喜好珊瑚,本官也是要時常滿足她一下的。”

高智周這話又引來大家一陣輕笑,杜睿也是忍俊不禁,高智周懼內,他可是知道的,誰讓高智周娶得是杜睿的族中侄女,有杜睿撐腰,高智周就算是個男子漢大丈夫,那腰板也不禁要矮上幾分。

高智周等眾人笑過子后,正色道:“下官的恩師宋國公曾在貞觀五年有過一首詩文,不知道諸位大人還記不記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貧富的差距,絕對不僅是讓下官恩師一個人產生惆悵難述之感,相信全天下貧寒者會有這種感受。”

杜睿聞言,也不禁想到了貞觀五年,長安遭受梅雨季節之時的情形,那個時候突厥頡利可汗剛剛攻破了綏州,數萬百姓流離失所,再加上陰雨連綿,導致涇河水患,外地的糧食運不進長安,長安城內的糧價非常,百姓民不聊生,甚至大唐帝都都出現了賣兒賣女的情況,元春四姐妹,也正是那一次進了杜睿的府上。

眾臣聞言,也是心有戚戚焉,如今大唐國運鼎盛,百姓們雖然也稱得上是生活安樂,但不過也就是能保證溫飽,小有余資罷了鍛骨。

春秋時代就有人提出這一分配觀念。《晏子春秋內篇問上》,晏嬰在回答齊景公“古之盛君”的行為準則時說:“其取財也,權有無,均貧富,不以養嗜欲。”

《論語季氏》:“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有人認為這是孔子的“均貧富”思想,有人認為這是孔子要求在被剝削階級中,貧富分配要彼此相近。

在這以后,許多進步思想家提出過反對貧富不均的言論,但在實踐中無從貫徹。

齊國的管仲認為“夫民富則不可以祿使也,貧則不可以罰威也”,法令之不行,萬民之不治,問題都是出在貧富不均上,并試圖通過價格政策的調節加以矯正。

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主張國家應通過政策法令去平衡財富的占有。認為“治國之舉,貴令貧者富,富者貧”。

對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接受和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在心理上所感受到的“貧富差距”比事實上的“貧富差距”要大的多,為此而產生的強烈的不公平感,滋生對社會的不滿情緒,引發社會心理失衡合成修仙傳。并且,相當多的人對于“富人”具有敵視態度,對于“富人”的評價和印象非常不好。

當貧困者窮到要飯和餓肚子的時候,藐視一切社會秩序的傾向也就愈來愈增長了。因為作為藐視社會秩序最極端表現的“犯罪行為”也隨著赤貧現象的增長而增長。貧富差距問題還影響著社會結構,容易導致社會結構失衡。貧富差距過大的嚴重危害在于生成了一個失衡的社會結構一一金字塔的社會結構。

最后,貧富差距問題影響社會制度的公正和權威,削弱國家的凝聚力,嚴重甚至會危害國家安全和統一。社會制度是一個社會賴以運行的規則體系。貧富差距過大形成的原因與機制不公平、不合理將使社會制度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時甚至會破壞社會的根本制度,危機國家政權和國家統一。

很多普通公民仇富的主要對象是政府官員,這不得不說某些政府官員的行為已經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在公眾的心理埋下了不信任政府的種子,如果任由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那么這種仇視現象會越來越嚴重,那么這樣非常容易引起百姓與政府之間的沖突,這樣一來對于國家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負作用。

就目前大唐而言,隨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種仇富的心里也必然越來越濃烈,最終演變成一種階級仇恨,縱觀歷朝歷代,因生活無著揭竿而起的事例不勝枚舉修真就聽收音機。大唐立國之時,高祖李淵和太宗皇帝李世民,以及后來的高宗皇帝李承乾都崇尚節儉,但是這并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大唐承平已久,國家強盛,社會富庶,安定,那些官紳富戶之家往往變得崇尚奢侈之風,甚至互相攀比。富者揮金如土,貧者三餐難繼,身無立錐之地,貧富的差距使得大多數下層百姓感受不到皇家的恩德、朝廷的惠澤,而只會看到身邊的富戶奢侈的浪費,痛心疾首的同時,仇恨也就產生了。

四是稅收調節,目前大唐所得稅的納稅主體仍然是社會底層,這充分說明大唐財稅制度的不合理,這也是貧富差距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非常反串。因此,要想充分發揮稅收的調節功能,就必須進一步健全稅收制度。

這些都是杜睿最近這段時間一直都在考慮的問題,雖然眼下大唐看上去風平浪靜,國泰民安,但是如果任由這種貧富差距不斷的擴大下去的話,最終唯一的結果就是社會不穩,江山動蕩,社稷傾頹。

高智周接著道:“還是那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連不飽、穿不暖,如何讓他們對這個國家產生認同感?何況身邊還有人在毫無節制的奢侈浪費,他們會怎么想?從另一個方面說,富戶把錢財浪費在奢侈的生活上,對國家也極為不利,各位大人請想,富戶花一萬貫買一塊寶石,僅能供他們自己觀看賞玩,若是這一萬貫用在投資生意上,這能給社會提供多少物資,又能給多少貧寒的百姓從業的機會。這和賣一塊寶石相比,給社會帶來的效益差別有多大?各位或許會想,富戶有錢,怎么花是他們的自由,這沒錯。但站在朝廷的角度來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百姓既然都是皇帝的臣子,難道不應該對他們的行為作些引導嗎?讓富者接濟一下貧者,讓大家都能生存下去,這就是圣上,是諸位大人的負責了。說了這么多,本官的意思就是對寶石、珠玉之類的奢侈品征收五成的消費稅,以政策的形式,抑制這種奢侈之風。”

高智周說完,諸位閣員再一次陷入了沉默,就像上次杜睿提出財政預算一樣,在坐的諸位大臣都需要時間來消化高智周的話。

話雖然是高智周說出來的,但是明眼人都不難看出,這項所謂的奢侈品征稅的法案,還是杜睿的主意,不過是接著高智周的嘴說出來罷了。

過了好半晌,還是中書令閻立本發話了,他位居中書省,主要的職責就是立法,而手中掌握著權利,他就必須對每一項新法案,詳細推敲,避免出現危害國家的現象。

“高大人!按你說來,征收這奢侈品消費稅確實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但實際上此項稅種卻很難操作,你所說的這些奢侈品,價格通常都很高,而且價格變動非常大,它不象米糧布匹,市場上的價格通常都會穩定在一定的幅度內工業大明。比如同一塊玉石,它可能賣一千貫,也可能賣一萬貫,這全看購買者的喜好和眼光。購買者若是非常喜歡,又缺少眼光,本來價值一千貫的玉石賣出一萬貫,甚至更高都也不奇怪。還有那些古玩字畫,更是無法確定其價值,有的甚至可以被當成無價之寶。定義不了物品的價格,征收消費稅也就必然混亂,具體的官吏在征稅時,范圍也容易被隨意擴大,征收數額更無法確定。而且五成的奢侈品稅也太高了些,那些富戶注重的是享受,奢侈品的價值高,還要繳納奢侈品稅,他們大可以不去購買奢侈品,轉而去酒樓、青樓去一擲萬金,這算不算奢侈?要不要征稅?”

杜睿在一旁聽著,也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大人來,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想出這么多問題,真是人老成精啊!

雖然在歷史上閻立本成名是因為他的繪畫,但是閻立本歷經三朝,累次居于高位,得到高祖,太宗的賞識,其本身自然有他獨到之處。

杜睿也不說話,而是看著高智周,想要看看他有沒有可以解答的。

高智周不假思索,顯然是早有準備,對閻立本拱手道:“下官先來回答閻大人的最后一個問道,下官以為,到酒樓、青樓去一擲萬金,同樣應該征稅,朝廷可以給商家設定一個數額,比如一千貫,只要有人在酒樓、青樓一次花費超過一千費,就需要交納消費稅,另外就是閻大人提到了奢侈品價格高,價格浮動大的問題,下官以為,這些都可以慢慢想法加以規范,即便不能做到十分規范,但也不應因噎廢食。設立奢侈品稅只是一種對富戶消費加以引導的稅種,說白了也就是管人怎么花錢,防止富戶過度奢侈浪費,有錢拿去經商,這對整個社會都有利,若是拿來買玉石珍玩自己觀看賞玩,那就必須征收高額的消費稅。此項稅種對朝廷、對普通百姓、甚至對花錢的富戶都是有利的。”

說一千道一萬,高智周之所以這么用心,還是看到了錢,開征奢侈品消費稅,戶部又多了一條財源,容不得他不用心。

高智周的解答,杜睿聽著,雖然不甚滿意,但是卻也不差了,有些事不能他全都解決了,也需要鍛煉一下后輩,不然一旦他不在了,后繼無人,到時候好主意,也會被人變成壞事。

在杜睿生活的前世,奢侈品消費稅的稅率在各個國家通常都非常高,在有些國家的稅率甚至是商品總價值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仙俠世界之天才掌門。

就算眼下大唐朝廷不下手這么狠,只征百分之五十。但是正如方才閻立本所擔心的,一塊玉石若是賣一千貫,便征稅五百貫,若是賣一萬貫,便征稅五千貫,這五百和五千可就差遠了。而奢侈品卻又往往是最難定價的,這確實給征稅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但這點困難和它所帶來的實際利益相比,又不算什么了!

大唐如今強盛至極,官紳富戶生活上一向崇尚奢華,特別是開展海外貿易以來,那些來自海外的新奇奢侈品,每天的交易量動輒就是以千萬計。

那些奢侈品如此昂貴,卻還是有人趨之若鶩,可見大唐的官紳富戶過的都是怎么的生活,社會財富大量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使得市井空前繁華的同時,廣大農村卻非常凋弊。

基于這些原因,杜睿這才打定了主意,無論再困難,也有必須在全國范圍內開征奢侈品消費稅,調控這種奢侈浪費之風。

杜睿見眾人都不說話,便開口道:“各位大人,奢靡之風不可助長,奢侈品消費稅不可不征,一旦開征奢侈品消費稅,每年至少也能給朝廷帶來數千萬貫的收入。有了這筆錢,朝廷完全可以放棄農業稅,從而減輕下層百姓的負擔,給百姓更多的盈余,使他們在災年時有更多的自保能力,朝廷可減少賑濟的同時,也避免百姓因生活所迫落草為寇,甚至揭竿而起,還有一點,讓利于民,百姓有了錢,才能發展生產,同時其消費能力也會增加,進一步促進市井繁榮,增加朝廷的歲入。對富者而言,加征奢侈品消費稅,可以引導他們的消費觀念,讓他們少在這些奢侈品上花錢,將更多的錢用在經商和創業上,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健康蓬勃的發展。至于閻大人剛才提出的問題,本官認為不必過于擔心,奢侈品雖然比較難定價,但總還是有一個市場規律的。朝廷通過這種方式調節貧富之間的差距,避免社會矛盾的不斷惡化,這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尚書右仆射杜正倫道:“宋國公!可是加征奢侈品消費稅,則奢侈品的價格無可避免的隨之上升,這必定會導致猖獗的走私行為,此事不得不防啊。”

杜睿道:“杜大人所言不差,因此有必要加大邊境巡邏,海上也要加強監控力度,另外,大多境外輸入的奢侈品,在過關時便要交稅,征稅部門發給稅單,若是沒有稅單,在內地商鋪出售時,一旦被查獲,就要面臨嚴懲,數量不大的,予以罰沒,一旦價值超過二十萬貫,則以走私罪名處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走私入境數字武俠。”

一眾大臣聞言,不禁暗暗心驚,他們沒想到杜睿張口就要殺人,不過奢侈品消費稅可是關系著大唐的歲入,手段嚴厲些,也是正當的,倒也沒有人反對。

過了一會兒,閻立本又說道:“宋國公!不知你想沒想過,一旦這項法案通過,增加了此項稅種,恐怕會受到許多官員的抵.制。”

閻立本這話正好說到了點子上,因為大唐官員實際上就是奢侈品最主要的消費群體之一,他們自然不希望看到奢侈品價格上漲。

不等杜睿說話,高智周便立即答道:“閻大人!難道當初下官恩師實施變法,統一稅賦,計畝征收,官紳一體納糧,遭到的抵.制豈不更大?現在如何?只要朝廷有決心施行下去,他們還敢因此造反不成?最多他們選擇不買而已,自古以來,每一項政策由上而下推行下去,都不可能保征完全不走樣,總有些地方、有些官員會鉆政策的空子,加以反對,或者從中謀利、破壞,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這項政策總體上利大于弊,那就不失為好政策。既然是好政策,咱們要考慮的就不是施不施行,而是如何施行,如何打擊那些惡意抵.制破壞的官員,以保證政策最大限度利國利民。”

杜睿當初變法遭遇到的豈止是抵.制,簡直就是天下洶洶,那些豪門大族甚至公然勾結異族,意圖謀反,動亂天下,但是在太宗皇帝的鐵血政策之下,還不是照常實施了,至于那些反對的人,不是腦袋落地,就是縮起脖子做人。

不管怎樣征收奢侈品消費稅的好處把這些高官打動了,這不奇怪,這項稅種確實對國家對百姓都非常有利,后世各國都出臺奢侈品消費稅,足以說明這個稅種是正面的,對社會是有積極意義的。

大唐的官紳富戶生活過于奢侈,而奢侈消費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來說,都應該控制在一個適當的范圍。

對個人而言,過度奢侈會引起貧困、破產,使其家庭成員。尤其是孩童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陷入絕境,形成社會不安定因素根源之路。

從社會總體看,過度奢侈就是過分浪費,會造成資源的普遍和迅速枯竭。更重要的是,收入和財富分配的巨大差異,使得奢侈消費成為帶有歧視性的消費行為。

富人用這種炫耀性的消費來顯示自己高貴地位、和特殊身份。會使貧困者在心理上感受到巨大的失敗壓力,更多的人會因此產生自卑、消沉、嫉妒、仇視、憤恨等情緒,于是,造成窮困者不僅在物質上是貧乏的,在精神上也是痛苦的。

這種反差一但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偷盜、搶.劫、謀殺、甚至大規模的動亂,使社會處于不安定的姿態之中。

而且征收奢侈品消費稅,能夠增加朝廷的歲入,一旦歲入增加了,如今在歲入之中只占到次要地位的農業稅自然也就可以取消了。

取消了農業稅,能夠減輕農民的壓力,這樣一來百姓的日子好過了,社會的安定程度自然就會加強。

最終,法案得到通過,杜睿順便一同提出,應當將取消農業稅的法案一通頒布天下,眾臣聞言,仔細思量了一番,立刻應允。

征收奢侈品消費稅自然會引起天下官紳富戶的反對,但如果將取消農業稅的法案一通頒布下來的話,立刻就會贏得全天下農民的擁護,此消彼長之下,朝廷的擁護度自然而然的會上升,那些官紳富戶再想反對的話,也要好好的斟酌一番了。

這件大事討論通過,接下來又說起了一些小事,比如李賢登基稱帝,外邦朝賀的問題,說起外邦,其實不過是拜占庭帝國和伊斯蘭王國派來的使節。

大唐如今和大食雖然還有貿易往來,但是因為此前的戰爭,關系也一直沒有得到過緩解,此前穆阿維葉病逝,大唐都不曾派使節吊唁,同樣的,李承乾駕崩,大食也沒有來人祭拜。

這個時候拜占庭帝國和伊斯蘭王國派人過來,所為的是什么,杜睿也能猜到一個大概。

“先前已經議定,三日后可宴請來使,李大人著手安排一下就是了!”

李璟恒應了一聲,接著道:“宋國公!那拜占庭和伊斯蘭來使要求面見宋國公,有事商談,不知該如何回應!”

杜睿聞言一皺眉,思量了一番道:“既然如此,明日安排他們到鴻臚寺,本官去見見他們就是了!”更多閱讀就來大大文學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極品閑人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4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