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新秩序  >>  目錄 >> 第十七章 大河之東(二)

第十七章 大河之東(二)

作者:八寶飯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八寶飯 | 大唐新秩序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新秩序 第十七章 大河之東(二)

天復二年是盧龍軍的大擴軍年,常備軍由不到兩萬人猛然擴充了三倍,達到五萬五千人,其中的軍官培訓便是重點。白狼山軍校連續辦了三期培訓,被稱為新一期、新二期和新三期,接受培訓的高級軍官五百余人,基層軍官近五千人!這種大規模的軍官培訓勉強滿足了盧龍軍的大擴軍需求,將五軍和參謀總署的架子好歹搭建了起來。

但是,這種大規模培訓的惡果也在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大王莊——將軍廟一戰中,很多基層軍官在指揮戰斗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混亂,不僅在正面戰場上出了各種問題,導致士兵死傷超過預期,就連在追擊和圍堵魏博敗兵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大量不足,致使皇甫峻及大量魏博殘兵逃回了魏州。

更為尷尬的是,皇甫峻還將被圍在南皮的程公信、李公營救了出來,讓滄州軍軍部、乃至節度府軍事參謀總署大為震怒。

因此,在戰后總結會上,許多軍官都提出了對白狼山軍校大擴軍培訓的反思。在這三期軍校培訓中,尤其是初級軍官培訓班上,平均每一個教官要應付五十至數百名軍校生的教學任務。

比如以被緊急抽調至軍校的士官羅源安和秦老根為例,兩人已經分別因功升為三級士官和四級士官。他們兩人負責講授的《小規模步卒戰術》課上,教授對象是即將提拔為伙長的基層軍官,兩人需要分別帶授五個班的學員,每班定額五十人,共計五百人。五百人不可能同時開課,只能輪流講授,平均每個班要三天時間才能輪上一次課時。在這樣的培訓中,這些人數最多的基層軍官自然不可能有太過出色的表現。

因此,作訓司的計劃是從天復三年正月起,壓縮白狼山軍校的培訓人數,讓軍官培訓走向正規化。營級以上高級班每期招收五十人,營級以下初級班每期招收五百人。作訓司還提出延長培訓時期的方案,高級版和初級班都延長至六個月,通過這樣的調整,以滿足正規化軍堊隊建設的需求。

但這一方案被李誠中給否決了。李誠中認為,天復二年的白狼山軍校平均每三個月培訓一千八百余名軍官,這個數字確實高了一些,也超過了軍校訓練的容納能力。但他認為,作訓司的軍官培訓方案不能滿足河北的軍事需要,如果依照作訓司的計劃,盧龍軍相當于每年才能擴充一個常備軍,要想擴軍至十萬,必須要等到六年以后。

李誠中提出的方案是,可以減少培訓人數,但不減少培訓時長。培訓人數為,高級班一百人,初級班八百五十人,共計九百五十人。人數少了,培訓的強度自然也就大了,雖說比不上六個月的培訓時長,但至少也能頂四到五個月了。

這套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與三大新兵訓練營相配合,以平均三個月的速度擴充一支常備軍。李誠中的設想是,天復三年預計新立四軍,到天復四年初的時候,使盧龍軍常備軍達到90000人的規模。其中九支野戰軍共計約62000余人,二十二支預備旅、七十七個預備營共計約20000人,十支后勤營約5000余人,軍事參謀總署四司兩局(含警備營、調查統計局外駐人員)共計2000余人。

在這次統一河北的戰爭中,幽燕保安總公司和遼東保安總公司發揮了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應臟活、累活,以及不能以盧龍軍名義出動的軍事行動里,兩大保安總公司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對此,李誠中及軍事參謀總署相當滿意。

在李誠中的心里,這兩大保安總公司的地位已經無形中提升了許多,他已經把這五千人算入了自己的軍事體系之內,韓延徽也提請對兩大公司的軍費支持,希望兩大公司能夠擴充至萬人。

如果加上他們,李誠中到天復四年初,掌握在手上的常備兵力將達到十萬人。

另外,在軍事參謀總署的預案中,《盧龍節度府兵役條令》將從今年正式施行,如果一切順利,到天復四年底,盧龍軍將擁有超過一百萬經過兩年四十八天軍事訓練的優質兵源,其中至少一半是可以直接經過簡單訓練后便能入役的青壯,盧龍的戰爭潛力將得到極大提升,兵力不足的情況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故此,大規模和宣武軍全面硬撼是相對不明智的舉動,說到底,盧龍的根基不深!

但是,李誠中同樣不會坐視宣武軍迅速平定緇青王師范,不能全軍南下,至少也要給宣武軍添點麻煩。軍事參謀總署的預案是盡量支持王師范,爭取讓平盧軍的抵抗能夠拖延至年底。

盧龍軍控制下的河北與宣武軍控制下的河南有著漫長的交界,東西綿延超過八百里。這條交界線看上去很長,也很平坦,幾乎沒有什么戰略上的形勝之勢,但實際上卻隔著一條大河,由西向東綿延至入海口,這條大河便是雙方的天然屏障。

在這個時代,這樣一條大河在軍事上的意義是巨大的,只需要很少的兵力便幾乎可以將河水兩岸分成兩個不同的世界。要想跨河進攻,其組織難度之大,是任何上位者都不敢輕易嘗試的,說白了,這就是一道天塹!哪怕采取偷襲的方式以小船強行載度軍堊隊過河,也許初期可以成功,但隨后的輜重和后援壓力都很容易讓軍堊隊迅速崩潰。一旦敵軍反應過來,派兵反攻,渡河的軍堊隊就成了真正的孤軍。

過去的十年里,宣武軍之所以瘋狂爭奪河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希望由河中地區進攻河北。但是這樣的進兵路線很吃力,所以宣武軍一直沒能從根本上影響到河北的格局。直到魏博倒向宣武后,宣武軍才跨過黃河,進入河北;也正是因為魏博的幫助,宣武軍才能在河北戰場上集結起數萬重兵集團,一舉將劉仁恭打垮。

到現在為止,源于盧龍軍統一河北的戰爭,黃河重新成為了兩軍之間的天塹。不過兩軍并非完全隔絕,河北與河南仍有兩處地點接壤。河北西南角太行山麓下的衛州大部分地區在袁象先的控制之下,東南角瀕臨渤海的棣州還盤踞著劉重霸,衛州和棣州都在黃河以北,這也是宣武軍向河北投送兵力的兩條唯二途徑。

袁象先控制的衛州姑且不去考慮,盧龍軍軍事參謀總署認為,保留這一宣武飛地利大于弊。就算不考慮利弊問題,衛州這個地方是河北距離宣武老巢汴州最近的地方,一旦對衛州動手,勢必會引發宣武的強烈反彈,這不是盧龍軍目前想要的結果。

至于劉重霸的棣州,則成為軍事參謀總署的眼中釘肉中刺。棣州橫跨黃河南北,而且橫亙在河北與緇青之間,拔出這根釘刺,是盧龍軍南下的首要考慮。一旦拿下棣州,不僅可以在黃河南岸建立前進基地,也能夠更直接的支援緇青,同時也是改變河北戰略姿態的一個重要舉措。

橫豎不能只有你打我的份,沒有我還手的機會吧?宣武可以從衛州跨河攻擊河北,盧龍當然就必須有能力從棣州跨河威脅河南!

盧龍軍的軍事部署也是依照這一戰略來安排的。

衛州方向,莫州軍攻略成德之后已經向南進軍,屯于內黃;完成易州、定州、恒州“和平行軍”的營州軍也施施然南下,抵達相州。兩軍互為犄角,對袁象先占堊據的衛州飛地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同時,后勤司調動五營后勤兵,在魏州城外修建糧臺基地,以解決轉運之憂。另外,作訓司也抽調了部分人員,準備在魏州城建立魏州新兵訓練營,設計練兵容納能力為兩千。

滄州軍沿黃河東進,抵達德州平昌,懷約聯軍進駐滄州南部的樂陵和無棣,兩軍聯手,準備展開棣州戰役。

由于河北腹地太過空虛,幽州軍在滄州駐軍不到一個月,又再次北上,調到范陽大營駐扎。這樣的軍令讓都指揮使孟徐興和都教化使王義簿叫苦不迭,他們不是嫌累,而是嫌沒有仗打。眼看著滄州軍和懷約聯軍擊敗了魏博牙兵,莫州軍拿下了成德軍,就連公認最弱的營州軍都去義武逛了一圈,只有自家什么都沒撈著。兩人是真不甘心啊。

但盧龍軍目前就這么一個現狀,統共只有五軍,不可能全部到外線作戰,而且各州縣的預備旅、營還沒有補齊,無論如何是要留一支軍馬拱衛幽州的,有盧龍牙兵之稱的幽州軍自然跑不了。而且李大帥也說得很明白,連續拿下義武、成德、魏博三鎮,河北大地上到處都是敗兵游勇,沒有軍馬鎮守和清剿,這些敗兵游勇三天兩頭的鬧事,誰也受不了。

好在軍事參謀總署也做了相應安排,命令幽州軍以一廂兵力出動,收攝這些潰卒,鎮堊壓不肖,也算是給孟徐興和王義簿好歹留了些湯羹嘗嘗,聊勝于無。

撤離滄州的那天,幽州軍全軍將士望著身后逐漸遠去的棣州方向,人人為之嘆息,整支軍堊隊如同打了敗仗一般垂頭喪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新秩序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