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逆流伐清  >>  目錄 >> 第二十七章 攻勢與牽制

第二十七章 攻勢與牽制

作者:樣樣稀松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樣樣稀松 | 逆流伐清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逆流伐清 第二十七章 攻勢與牽制

山東處于清廷統治區的中腰部,一旦被明軍完全光復,江淮防線的清軍便處于腹背受敵的夾攻之下。````而且,由山東入直隸,又能直接威脅京師的安全。所以,滿清必然不會輕易放棄。

因為,放棄山東則意味著要大踏步后退,黃河(明代后期潘季馴治河以后,黃河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已經不算什么,沿運河北退恐怕要在直隸固守了。

不管清廷如何想維持目前的局面,整個戰略的優勢已經轉向明朝,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兵力上講,八旗在數量上早已無法支撐戰局。而北方綠營雖然比南方綠旗要強悍,但出于對漢人的防范,使北方綠營的武器裝備很低劣。雖然在無奈之下開始配發鳥槍和小型火炮,在數量和質量上卻無法與明軍抗衡。而且隨著滿清的勢弱,北方綠營也有離心之向,誰也不愿為一個將要滅亡的朝廷賣命。況且餉糧的供應困難會越來越大,滿清也只能用劫掠百姓來鼓舞士氣。

從資源上看,在漕運被切斷后,北方的生產環境又比南方惡劣,糧食、食鹽等生活物資將愈顯匱乏;而銅鐵等軍用物資,因為對倭貿易的斷絕,以及南方產銅地區的失陷,也無法足額保證。這便使得滿清大量制造火炮,變得困難重重。

在人口數量上,北方更是無法與南方比較。人少,無論是招募兵員,還是組織生產,或者是征收賦稅,便沒有南方來得雄厚。

至于其他方面。無論是內政、外交,滿清都處于下風。對內,因為橫征暴斂而民怨沸騰;對外,周邊國家都倒向了明朝,也處于空前孤立的狀態。

而明軍又不只是在山東展開行動,在江淮、荊襄、保寧等地。不斷加強的明軍也保持著對當面清軍的壓力,使其難以抽調兵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滿清能用于山東戰場的人力和物力便顯得很有限。

實際上,滿清還沒有意識到,明軍正在依靠山東來控制渤海,而在這個戰略包圍圈中,直隸自然處在威脅之中,而遼東,又何嘗不在明軍的進攻范圍之內?

其實。早在天啟年間,大學士孫承宗督師薊遼時,便有與現在相似的戰略計劃。以陸軍為正兵,水師為奇兵,收復遼東,這在當時是很有創見的。特別是登陸作戰,更是孫承宗收復遼東戰略之重要組成部分,其戰略構想是調集登州(今山東蓬萊)、萊州(今山東掖縣)、天津之水師經過渤海、遼東灣。從遼東半島登陸。上陸后,先占據金、復、海、蓋四衛。再向遼陽、沈陽進攻。

如果說當時的孫承宗因為練兵未成而無法實施他的戰略構想,那現在的明軍卻是有這樣的實力。只要能穩固膠東,使明軍有控制渤海的基地,憑借明軍的強大水師,便可以進取遼東,將滿清主力困于關內。

即便是不采取這樣的激進計劃。而是步步為營,先復京師再取遼東,那山東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以登、萊、煙、威等地為海軍基地,明軍也可以跨海進攻象旅順、大連這樣的遼東重地。

當然,明軍的保守目標是暫時穩固膠東。但這并不是指在軍事行動上的畏縮。從開始在登州地區登陸,并與在棲霞起事的于七所部會合后,明軍的陸師主力便迅速南下,連克萊陽、萊西,而水師陸戰隊則從青島登陸,向北攻擊,攻克即墨后與陸軍在萊西會師,從而完成了對膠東半島的橫斷。

隨后,陸軍向西攻城掠地,拓展地盤;陸戰隊則與于七所部義軍向東,光復處于包圍中的膠東地區。

由于明軍登陸山東的行動迅速而突然,山東清軍在初期完全處于下風,征剿于七的督標和綠營在平度與明軍進行了一場交鋒。七千對一萬,無論是裝備,還是人數,清軍敗得毫無懸念。

明軍趁勝進攻,清軍接到祖澤溥之令,稍加抵抗便退往淄川(現淄博)。這已經是屬于濟南府的管轄,在與濟南派出的數千援兵會合后,才算是稍微穩住了陣腳。而明軍則光復了濰縣(現濰坊),從而控制了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

在清廷接到山東總督祖澤溥的急奏,并做出調派禁旅八旗和直隸綠營前往山東作戰的決定后,另一封急奏卻使這個決定被暫緩執行了。

鎮海伯楊彥迪率領的第二分艦隊,在完成載運陸軍登陸的任務后,直駛天津,于六月七日在大沽口外布列,向清軍炮臺進行了猛烈轟擊。

清廷對于天津地區的防御是進行過一番加固的,比如添設大沽海口水師,南北兩岸各建炮臺兩座,安放火炮四十門;在海口設置三道攔河鐵鏈,配置鐵戧,安設木柵,連成巨筏;為加強翼側的防御,又在北塘地區整修了炮臺,火炮有十二門,對北塘以北的營城亦設兵防守。

但從火炮數量威力,以及水師的艦船大小規模上,清軍無法抵擋。在上百艘明軍大艦巨炮的威懾下,清軍大沽海口水師不敢出海作戰,而是龜縮于白河之內;依靠著炮臺和攔江工事,阻擋明軍水師。

炮擊持續了大半天,明軍水師依靠著火炮的射程優勢,占據了上風,摧毀了兩座炮臺。隨后,十余艘軍艦于下午,乘風潮之勢直入白河內,乘著夜暗,曳倒攔江鐵戧四架,斬斷第一道攔江鐵鏈,并以千人的陸戰隊利用艦炮火力作掩護,向海口南岸進行了強行登陸。

這是一次猛烈的佯攻,或者說是牽制和襲擾,向清廷顯示出天津的防御并不是固若金湯,明軍如果加強兵力,增派軍艦,是可能突破防御,或者占領天津的。

雖然清廷得到天津方面的急奏,認為這是對山東戰事的配合,目的是牽制援軍的數量,以及到達山東的時間,但依然不敢輕視。

這便是水師的作用,往往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戰果,只要向敵人證明能夠切實威脅到其要害之地便達到了目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逆流伐清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6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