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逆流伐清  >>  目錄 >> 第六十四章 變革的威力

第六十四章 變革的威力

作者:樣樣稀松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樣樣稀松 | 逆流伐清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逆流伐清 第六十四章 變革的威力

唐太宗曾說過:“吾能以一抵十,無他,甲堅兵利耳。<.”

唐軍的明光鎧和陌刀陣,以及其他軍械,確實是值得驕傲的。而現在,朱永興也在竭力裝備著他的軍隊,不僅僅是武器,還有盔甲。

戰爭的緊迫,促進了科技的發展,但這也要緣于朱永興的眼光和知識。煉鋼高爐、水力鍛壓機、水力镋床等冶煉加工機械的進口、吸收、仿制,相關人才的聘請引進,半流水線式的作業程序……經過朱永興的一番運作,明朝的工業水平,主要是與軍器制造相關的工業制造又重新居于世界先進水平。

如果沒有這些工業科技上的進步,朱永興也可能打贏這場戰爭。畢竟什么八旗無敵的吹噓對他的影響并不是那么深,那么大,而早在東江鎮還存在的時候,毛文龍帶著遼東難民武裝也打贏過清軍,這就是個證明。而滿清入關已經二十多年,差不多是一代人的時間,頹廢的跡象則更加明顯。

按照朱永興那種來自后世的想法,即便武器不具備,戰術也會有所變化,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犧牲來贏服勝利。而在現實中,戰術和武器的革新和改變則是在交替進行。

火繩槍的防御作戰,轟天炮的使用,坑道爆破,燧發槍、刺刀的裝備,冷熱兵器混編的陣列,全部火器的空心方陣,海軍艦船的線列戰術,騎兵墻式沖鋒的訓練,板甲的引進和仿制……所有這些連武器帶戰術的變化,催生出了一場場的勝利,并使這場興復華夏的戰爭形勢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翻覆過來。

如果你只是處在陸軍、海軍或騎兵這一單一位置,或許感覺到的變化還不是那么的全面,而只有處在某一個高度。能看到各兵種在這短短幾年的變化,便會震驚不已。

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武器裝備和戰術打法的改變,而這卻并不是朱永興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制度,只有摒棄了“以文御武”、“大小相制”等陋規,建立起嚴明的賞罰和晉升機制,建立起近代性質的參謀部門。使軍隊視榮譽為生命,這才是朱永興最值得欣慰的。

換而言之,武器裝備和戰術打法可能是暫時的,但一個行之有效的制度卻可以持之久遠。

例如高得捷和于七所說到的后勤方面的輕松,其實便是軍隊更加專業化的一個體現。而隨后展開的戰斗,則見證了騎兵墻式作戰的優勢和威力。

所謂的騎兵墻式沖鋒就是騎兵呈一條直線平推敵軍,馬挨著馬,肩并著肩,就象一堵快速移動的墻壁。始終以集體力量作戰。而不是各自為戰的混亂廝殺,所以戰斗力要遠遠大于古典騎士。

通常,傳統的騎兵如果碰上墻式沖鋒,一個照面會遇上兩三把砍過來的兵器,個人武藝再高也往往難以招架。或者更準確地說,一個騎士的武藝再高,在面對騎兵墻時,也將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而不是傳統騎戰中可以往復沖殺,獨挑很多人的那種。

如果詳加描述的話。傳統的騎兵沖鋒,馬與馬、人與人之間是有空隙的,以免相互擠壓陷入混亂。而兩支傳統的騎兵對戰,便是相向開進,互相展開攻擊,死傷的死傷。落馬的落馬,很多騎兵則會從敵人身旁穿過,然后在敵軍后方重新整隊,再相向沖擊,發生多次交戰。

顯然。如果在沖鋒時使用密集、連綿不斷如同一道墻的陣型,那么雙方便很少能夠穿越,甚至形成“手指交叉”般的近乎無害的交戰。

而從當時看來,推出騎兵墻式沖鋒也是彌補明軍騎兵與游牧民族騎手在武藝和騎術上的巨大差距。后天訓練的騎兵想與在馬背上長大的民族爭雄,靠刻苦訓練是不夠的,時間上也來不及,只有靠集體的力量,采取這種類似“人換人”的戰術。

正如拿破侖所說,一個馬穆魯克可以擊敗三個法國騎兵,但一百個法國騎兵可以擊敗一千個馬穆魯克。近代騎兵出現后,雖然游牧騎兵依舊在個人馬術上遠遠勝出,卻再也無法擊敗農耕民族的騎兵部隊。

而把近代騎兵栓在一起的,不是統帥的個人魅力或是鐵鏈,而是比連環馬的鐵鏈更堅不可摧的軍紀。任何不如近代軍隊勇敢的騎兵在墻式沖鋒前都不堪一擊,而遇到更勇敢的敵人時,近代軍隊也可以與敵騎同歸于盡。

高得捷的馬槊由高向低,逐漸傾斜,兩側的騎手看著馬槊上的軍旗,慢慢加快著速度。同時,他們緊握著刀柄,上臂與水平面垂直,肘尖貼著頭盔指向蒼天,上臂用力地背到了身后,準備發出全力的一記猛劈。

明軍騎兵的制式裝備是單手馬刀。除了少數武藝精湛的,如高得捷拿著馬槊和軍旗在隊伍中間負責指揮。雖然刺殺是最有殺傷力的手段,但在快速交錯的戰馬上很難準確完成這個動作。而且在高速對沖中,如果不能靈活熟練地運用長兵器的話,很容易被反沖力推下馬來。

相對而言,刀劈的命中率則至少比槍刺要高上三、四倍,而且憑借沖擊的力量,刀劈也有致死、致殘的威力,起碼可以讓對手立刻喪失戰斗能力。

而朱永興的建軍思想就是訓練出大量廉價的、可持續消耗的戰士,而不是少數技驚天人的精銳。裝備火槍是如此,采用騎兵墻式沖擊依然如此。只要對手的軍隊不都是關張趙這種級數的猛將,明軍騎兵的交換比就不會怎么賠。而如果對手都是關張趙這種級數的戰士……那就算交換比賠了又有什么吃虧的呢?

小半年的訓練、總結、改進,明軍騎兵雖然還達不到膝蓋碰膝蓋的密度,但縫隙至多也不過半尺,絕容不過敵騎通過;雖然明軍騎兵的沖鋒距離只能達到兩百多步,但加上緩速跑,四百多步的距離也基本上夠了。

王戰的長槍也慢慢平伸,風聲在耳旁呼嘯,五十步外,是隆隆前進的第一列戰友,黑色的盔甲象一面墻般向前推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逆流伐清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579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