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漢列侯  >>  目錄 >> 第119章 兩個老頭

第119章 兩個老頭

作者:冰鎮烏梅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鎮烏梅湯 | 大漢列侯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漢列侯 第119章 兩個老頭

:第三更在晚上8點,喜歡本書的書友請訂閱一下支持本書

兩個老頭面面相覷,沒料到名滿長安的平陽侯曹時會喊出這么簡單的口號,這個口號不像儒生們高喊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像黃老學派喜歡念叨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像法家喜歡說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反倒有點類似諸子百家中地位和話語權最低的農家,整rì和田地里的莊稼相伴,每次各派大辯論時農家就躲在角落里發呆,那群人對治國安邦之策一竅不通,發言表述也全是田間地頭的那些瑣碎小事,讓許多志向遠大的書生們很是瞧不起,那群農家子弟老實巴交悶聲不吭的就像群老農民。

莫非曹時是農家

不可能

兩個人同時搖搖頭,農家的志向很少理想也很少,少府曹時絕不是這樣的人,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在無為體系里不斷的折騰事力圖做有為之臣,他的作為被黃老學派內部視之為離經叛道,衛綰幾次出言阻撓,直不疑既的和稀泥和小小的質疑都代表了黃老派的不滿。

這樣一個年輕有為的九卿,絕不可能做個老實巴交的農家,起碼他們兩人是不信的。

胖胖的老頭一臉不解,來回踱著步子大搖其頭:少府這句話很不好解,我有點看不懂他的意思。

不難理解,換句通俗的話是百姓均富裕。

百姓均富裕似乎和貨幣論中民富國強的概念很契合。胖胖的老頭方才恍然大悟。

吃肉是貴族富豪們的權力。貧苦的百姓有許多一輩子沒碰過葷腥,即便先帝駕崩前下達馳山澤之利令,百姓可以如山林砍柴打獵下河撈魚采珠為生。貧民們一年也見得吃上幾次葷腥,因為舍不得吃,他們更愿意把打來的獵物售賣出去,或者殺之雞鴨來招待遠方客人。

讓百姓們吃上肉蘊含著樸實的政治理念,脫胎于民富國強理論又比高大上的理論更通俗,普通百姓聽不懂長篇大論,他們只認準吃上飯吃飽飯吃到肉最實惠。家家戶戶有肉吃比什么管仲治國,商君變法有用億萬倍。

胖胖的老頭心里如驚濤駭浪非常震驚,往大里說曹時找到自己的思想努力貫徹。往小里說也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相比之下朝中百官公卿多半渾渾噩噩的當官,謹記蕭規曹隨的定制生怕逾越半步,只要江山社稷保持恒定狀態不在惡化下去。他們就非常滿足了。

做官幾十年的老油條也沒這個覺悟。為政一方者的二千石高官多了不敢有所作為的平庸之輩,這是理念的差距也是境界的差距,再一次見識到曹時的神奇,兩個老頭甚至懷疑他是神靈轉世有宿慧不昧。

不敢繼續想下去,繼續聯想只會得出非常扯淡的結論,那樣對自己的仕途對朝廷發展都不見得是好事。

胖胖的老頭長嘆一聲振作精神:非常好的口號啊一句樸實的話代表一任父母官的治民思想,我決定把這句話作為我的執政理念努力貫徹。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

兩個老頭相視一笑,不在管那粟米的存糧多寡。揮舞著粗布短袖的布袍子繼續走。

鄭老默默額頭滿腦子糊涂漿,摸不清兩人一驚一乍的在作甚。前一刻還震驚的嘴巴可以塞進個雞蛋,下一刻就擺出知己懂我的表情笑呵呵的走開,莫非癔癥病發作腦袋糊涂了

南莊的閭里構成與長安城內的閭里相同,內外二層里門分別有兩道高墻攔住,區別是莊子里沒有安排賤民的居住在兩道里墻之間,高爵者居住在內里門的右手邊,平民則居住在對面的左手邊,兩邊的墻把居住區隔開,中間的通道直達村子ZhōngYāng五個大囷的糧倉,還有村子里存放武器的小型武庫。

由于野外的毒蟲猛獸眾多,所以漢律里允許百姓攜帶短兵保護自己,武庫就是回到家卸下武器定點存放武器的倉庫,京師長安和雒陽有天下著名的大武庫,往下各郡的郡治也有中型武庫,再往下每個縣有小型武庫,到閭里一級有最小武庫,就連皇宮及三公九卿的府衙里也都有各自的武庫。

自上古部落制往下民有國野之分,閭里內居住的叫國人,閭里外居住的叫野人,漢制下閭里也繼承國人制的基礎全民皆兵,里面存放著每個村民的刀劍弓矢等武器,在需要使用時里正會打開武庫分發武器,片刻間就可以武裝起上百人的武裝。

最高級別的長安雒陽武庫打開的時候,里面存放著包括大黃弩在內的強弩,戰車長戟長戈斧鉞長矛等各類長兵器,只有軍隊列陣時長兵器的戰斗力才會凸顯出來,鎖住武庫需要的時候通過虎符會符再打開的制度,保證軍隊的穩定性和地方叛的易彈壓,吳楚七國之中叛軍始終沒有靠近雒陽武庫是勝敗轉折的關鍵點,這套制度保護著大漢帝國六十年風吹雨打未安然無恙。

武庫的大門是緊鎖住的,兩個老頭也沒打算進去伸頭探腦,不用看也能猜到里面都是些普通軍械,別說強弩戰車之類戰略物資沒有,就是鎧甲盾牌也不可能有,無非是刀劍弓矢之類的小玩意,能傷人性命卻不了鄉里,在鄉里嚴密的管束體系下幾乎無法作為。

敢胡作為的游俠豪強刺頭到也有,但是關中境內顯然不可能存在的。

繞過武庫就是閭里的中心區,兩邊里墻相隔的是兩側的居民區,中間有個小小的廣場,四周有幾排房屋正在忙碌。

此時恰好是秋收后的農閑,莊子里的男人全去賽馬場的工地里忙活。老弱婦孺就聚在一起紡線織布,編制柳條竹篾的笸籮,搓麻繩捏麻線。大到籮筐帽子魚簍和箱子,小到漁網魚竿無所不包,只要是rì用品都可以從那里找到蹤影。

漢初的手工業風氣非常濃郁,許多農民選擇農閑時節干點事賺個小錢,還有些不愿意耕田的很干脆成為純粹的手工業者,這些人并不是傳統意義上有市籍的商賈,而被稱之為貨殖者的手工業從業者群體。

廣義上農牧漁礦山冶煉都屬于貨殖者。狹義到具體職業就是單指從事手工業的人,出苦力挖礦鑿石的礦工不算在內,拉纖繩扛大包的力工不算在內。只有從事技術相關的行業的手工業者才算狹義貨殖者。

漢廷非常擔心手工業的貨殖者越來越多,再聯合從事商業的商賈敗壞農耕的傳統民風,讓百姓放棄耕作滿足于更賺錢的行業而不是耕地,于是皇帝屢次下詔勸農桑。重農抑商打壓冒頭的商業風氣。

打壓是過程很緩慢。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農民們依然會在農閑時賺外快,律法不能阻擋人們向往好生活的的沖動,只要他們的行為不違法,僅憑幾道勸農桑詔書是沒有作用的。

咦,你們莊子里紡的線很特別,怎么顏色是五顏六色的這樣的絹帛能賣得出去嗎

胖胖的老頭盯著一列紡車發呆,按照道理絹帛以白色為上品。必須要在蠶育種時就要精心挑選,把那些吐絲顏色不正的全部踢出。別說五彩斑斕的蠶絲不能用,就是色差超過一定限度的白絲也不能用,色差較重的絹帛屬于劣質品,原本明明可以賣500錢一匹,有色差的最多只能賣200錢。

紡線的小婦人頓時不樂意:兩位長者怎么說話呢咱們莊里的七彩帛被君侯親口夸獎過,只要咱們的七彩帛色澤純正沒有質量殺哪個的差錯,織出多少匹侯府就收多少匹,價格就按照市價是絹帛來收,您說我們的絹帛能賣得出去嘛

可不就是,咱們莊自打去年出了一匹七彩帛,君侯就許了南莊的織錦優先采買權,色差大的彩錦侯府也收,只是價格要打個對折,君侯說色差點也沒關系,用的染料少一點照樣能染出色澤純正的彩色絲綢。

二位看來不知道咱們君侯的本領,不值錢的彩帛到侯府里染一染就成上好的綢緞售賣出去,據說宮里的貴人們也在用咱們侯府的絲綢呢

幾個小婦人嘰嘰喳喳的念叨著,兩個老頭覺得挺有趣就站定了仔細看,她們雖然在七嘴八舌的瞎聊著,手里紡線的事卻一丁點也沒有放下過,小紡車呼呼的轉著像個快速翻滾的車輪,幾個三四歲到六七歲的小娃娃坐在小凳子上幫著引線,還有功夫拿著小玩具玩耍。

彩色綢子到不失為好主意,如果能推廣到內史郡里也不知道能活多少人家,白絹還要再染色實在不方便。兩個老頭深感認同。

絹帛價格之所以高,主要原因是養蠶育種繅絲紡織的鏈條太長,整個流程走下來消耗大把時間,投入的的人力物力非常多,次要原因是培育出色澤純正的白色生絲非常麻煩,對于小家小戶養點桑蠶賺外快而言實在太難了,產不出合格的生絲就等于白玩,紡出生絲再費力織出布帛也不值錢,前期投入大把精力和財力的農民血本無歸。

從生絲織錦再到販賣絹帛繒練的供銷體系吞噬形成一條巨大的產業鏈,又要求極高的選育培養技術導致超高的門檻阻擋住小農戶的腳步,以平民百姓微薄的家底去玩耗費大量精力的育種是不可能的,于是生絲和絹帛的就被有錢的人壟斷住,這些有錢人里包括豪強地主,包括外戚官僚,也包括諸侯王和列侯,當然皇帝手下的少府皇莊毫無疑問是最大的紡織業寡頭。

打破堅冰,讓百姓得貨殖之利,同時保證農耕秩序不,平陽侯給我巨大的啟發呀瘦高老頭咧著嘴巴笑個不停。

胖胖的老頭興奮地說道:丁兄說的不錯我要在內史郡七十五縣大力推廣,不僅要推廣水車汲水之術,還要推廣七彩蠶絲紡織之術,農戶生產出的彩色絲帛還需要京師中的勛貴們多多支持啊

瘦高老頭立刻明白他的暗示,笑著連連點頭:這個你放心好了,京師里的染坊正愁著沒有足夠的原料開工染布,彩絲的色差總比白絹更容易印染。

大家快來看呀這兩個小老兒傻了。

幾個小婦人咯咯大笑起來,這個兩個老頭瘋瘋傻傻的一會兒仰頭大笑,一會兒自說自話的吹噓起來,好像自己是廟堂上的三公九卿,引來好事者圍觀大笑。

倆老頭也不以為意,搖頭晃腦的往外走,迎面撞上袁種拱手道:不知大農令與內史微服出巡,有失遠迎實在抱歉,我剛去通知了君侯,想必用不了多久侯府就會有人來迎接二位。

不必叨擾平陽侯休息,我們二人就是閑著沒事來這轉轉,今天的收獲頗豐正準備走,待我們倆向君侯聞聲好,就說我們改rì會親自登門拜訪。

兩人登上等候在莊外的四馬車,在南莊男女老少目瞪口呆的注視下揚長而去,沒過多久馬車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野的盡頭。

鄭老揉揉眼睛遲疑道:莫非老朽眼花了,剛才那兩個小老兒是朝廷中的大官

袁種哀嘆著終究是來晚一步,瞥見莊戶們還在發呆就說道:您沒看錯,那就是中二千石的上卿,那位瘦高的老者是大農令丁吾客,矮胖的老者是右內史桓憲,他們是我從長安城里請過來學習侯府富民術的,您在那兩位面前沒說過什么不該說的吧

袁先生了不起啊連上卿也能請過來,老朽沒說過不該說的話,咱們莊子里也沒什么見不得人的事,鄉親們說是不是啊

鄭老一招呼,南莊的百姓立刻跟著起哄喊,至于莊子里大姑娘小媳婦笑話人家傻的事萬萬不能說,那兩個大官想必也不會計較村民們鬧出來的笑話。

糟糕兩位上卿已經回去了,我還得回去通知君侯,希望君侯沒有趕過來白跑一趟。

袁種翻身上馬,急匆匆的趕回侯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漢列侯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8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