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詭三國  >>  目錄 >> 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

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

作者:馬月猴年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馬月猴年 | 詭三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詭三國 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

當斐潛見到蔡邕的時候,一顆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隨}{夢}小說щww{suimеng][lā}尤其是當得知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被董卓以欺君罔上之罪斬殺的時候更是擔心不已,生怕蔡邕師傅又一時犯渾,丟了性命……

因為在這個節點上,董卓肯定是誰敢擺明車馬阻擋遷都,就砍誰的人頭,沒看袁隗也不敢輕易的說什么,擺出一副董卓怎么做都行的乖寶寶的架勢。

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斐潛一直以都懷疑是袁隗的人,因為這兩個人雖然是董卓提拔上來的,但是卻似乎從頭到尾都在為袁家服務,先是替袁紹說好話,然后又在推舉地方太守的時候,大部分舉薦的要么是袁家的人,要么舉薦的是反對董卓之輩,簡直就是最佳吃里扒外的典型代表。

畢竟袁家門生故吏遍天下的稱號不是吹出來的,許多官員七拐八扭都難免和袁家沾染上一些關系……

而且這一次,袁隗讓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去公然攔阻董卓車馬,有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反對遷都的意思,除了進行試探之外,也未必沒有綁架民意的想法。

但是現在,董卓當場拿下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連過場都懶的做了,直接宣判斬殺,完全沒有了什么下獄之類的緩沖時間,一方面體現出了董卓的決心,另外一個方面也是震懾了袁隗一幫人。

蔡邕見到了斐潛,長嘆息道:“子淵所料具中矣……”蔡邕一生的風光和榮耀都是在洛陽,不說其他,單單就是在洛陽這里,他是太學博士,他有熹平石經,而離開了洛陽,對于蔡邕而言,不管是于公于私,都是深受打擊。

可是昨日在朝堂之上,太傅袁隗的沉默讓蔡邕他很受傷。

蔡邕之母袁氏,出身乃司徒袁滂之妹。袁滂是陳國袁氏,與袁隗的汝南袁氏不是同支,但是畢竟都是姓袁,所以原本蔡邕對于袁隗也多有好感,但是如今這種感覺已經消失殆盡了……

弘農楊彪因為身處司隸,而黃琬之前蒙受楊家之恩,這兩個人出來反對,未必完全都是為了國家公益之心;而潁川荀爽是董卓執政之后才提拔起來的三公,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比較尷尬,站在一個調和者的角色上蔡邕也可以理解……

唯獨袁隗,整個朝野之中唯一能和董卓掰手腕的名門大閥,也正在聚集了關東士族在公然反抗董卓的士族領袖,竟然在這么關鍵的時刻閉口不言……

斐潛說道:“……周尚書、伍校尉之頭已懸于都門之外矣……”雖然說尚書和校尉并不算大,不說尚書的重要,就單單說一個城門校尉,按照后世的來說就像是京城分區的警察分局局長,竟然也是說殺就殺,還將身首異處被人拿來示威,真是凄慘。

說道這兩個人,蔡邕更是覺得心中既覺得憤怒,又覺得心寒。比起斐潛來說,蔡邕更加了解周毖、伍瓊兩人。

周毖是武威人,算起來是西涼的人沒有錯,但是其父周慎當初曾經擔任過豫州刺史,因此也就和汝南袁家關系不差……

而城門校尉伍瓊,則是汝南人士……

所以當周毖和伍瓊落得如此下場之后,蔡邕才說斐潛昨日的預言都成為了現實,并且深切感受到了袁隗的虛偽。

蔡邕雖然正直一些,但是不代表蔡邕是愚笨,作為能夠糾正古經之謬誤做出熹平石經的人,只要給他充足的時間細細思量,從細微處發現紕漏對于蔡邕來說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蔡邕再次長嘆,說道:“周尚書、伍校尉真乃忠義之輩,卻淪落至此,著實令人太息……而袁太傅,未免令人齒冷矣……”

太傅袁隗最大的破綻就是在大朝會上不發一言!這個問題是如論他事后就算丟出周毖和伍瓊兩個棄子也沒有辦法補救的。

而為何袁隗不反對遷都呢?

蔡邕真的不敢想下去,這也就是他覺得袁隗虛偽,并不齒袁隗為人的原因……

袁隗不反對,那么就意味著遷都已經是無可挽回了。

“……光武建都于此二百年……今毀于一旦矣……而吾竟不得勸阻……”蔡邕痛心疾首,悲傷不已。

斐潛說道:“……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君子當有所為,有所不為,明知不可而為之,是為不智,當下之急,乃行正道也!”

蔡邕看著斐潛,問道:“子淵此言何意?何為正道?”

“敢問師傅之所長?”斐潛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蔡邕道。

“吾之所長?”蔡邕喃喃的重復了一句,若有所思。

斐潛說道:“君子應天命所生,行則不如駑馬,游則不如豚魚,攀則不如猿猴,竟忝列靈長之首,何也?”

“唔……子淵之意,莫非是君子擅學,故而假于工物?”蔡邕說道。

斐潛回答道:“正是!然君子如何能學?口口相傳,多有謬誤,師傅銘石正經于太學,皆因暴秦焚書而起,至使經傳斷絕,傳承無序爾!故而方有河間王重金求書,魯恭王孔宅掘經,今逸禮只三十九,書殘十六,何其悲也?師傅授吾春秋左傳,然于秦末流于口授,故雖知有公羊、谷梁、鄒、夾之傳,然四家之中,公羊、谷梁幸立于學官,得之殘喘延續,鄒氏無師傳,夾氏未有書,皆失矣,何其哀也?”

斐潛長身而起,鄭重的向蔡邕拱手而拜,慷慨說道:“如今浩劫在即,與其抗命受桎梏而死,不若行吾等正道,使天下讀書之人有所傳承!”

“弟子潛,懇請師傅三思,移書以存正道!”

或許是因為蔡邕當年受靈帝的指派修正經書的原因,現如今整個大漢,論起私人藏書來,若蔡邕說第二,真還沒有什么人敢稱第一的,就連潁川荀氏又或是荊襄龐氏都不敢說,若不是因為當年蔡琰結婚的時候送出去一批,蔡邕自己又敗家了幾次,現在蔡家的藏中的書說不定還要更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詭三國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