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風雨大宋  >>  目錄 >> 第146章 提舉常平

第146章 提舉常平

作者:安化軍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安化軍 | 風雨大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風雨大宋 第146章 提舉常平

看著十三郎身穿鐵甲,帶著五十騎,在不遠處往來馳騁,蘇舜元道:“身披鐵甲,馬帶具裝,似此強兵,如果有數千騎,放在北地也是無人能敵。”

杜中宵笑道:“提刑,京西路來的營田廂軍十數萬。我精挑細選,堪披鐵甲者不足千人,可謂是千中選一。這些人中,能夠披上鐵甲之后在馬上舞刀槍者,又只得一半。人難選,馬更難選。營田務可算是個大衙門了,我不惜本錢,連自己騎的馬都給他們了,也不過五十余匹。要想有數千騎,除非是從禁軍中挑選,天下所有的好馬全集中起來才可以。”

蘇舜元道:“廂軍本就是禁軍揀剩下來的,如果從禁軍中選,又自不同。”

杜中宵道:“等這些人操練得純熟,鐵甲改得靈活易用,年底我便獻上朝廷去,依法制造。禁軍中如果選得出人來,朝廷有一支鐵甲軍也是不錯。只是不知有沒有那么多馬。”

蘇舜元搖了搖頭:“如此好馬,只怕禁軍中也是不多。”

鐵甲騎兵,看起來威風無比,但成本實在太高。成本高也沒什么,大宋花得起錢,但能達到要求的人和馬卻太少了。人還好說,禁軍的精銳都是精挑細選的,身材高大。而且從立國起,朝廷便就有意讓禁軍中的精銳士卒與身體長大的婦人婚配,他們的后代大多從軍。上四軍和諸班直,都人高馬大,能穿鐵甲的人不在少數。但是馬實沒辦法。宋朝的馬本就少,優良馬種更少,又缺少從西域輸入良種的條件,能夠馱得起這種鐵甲的馬實在不多。天下好馬全部湊起來,能不能有數千騎都不好說。

這個年代的優良兵員,身材與后世不同。后世更強調敏捷性,不但是要求身高,還要求靈活。肌肉發達,腰肢有力,腹部不能有贅肉。這個年代不一樣,要求的是肩寬背厚,力氣一定要大,靈活性要求不同,很多猛將其實是有肚子的,所謂將軍肚是也。

十三郎是天賦異稟,身高比普通人高出一兩個頭,身體雄壯,力大無窮。真說起靈活性,其實他比不上陶十七,全靠著身高手長,打架時不讓人近身。

這是最好的兵員,戰場上一站,像一堵墻一樣。穿上鐵甲站在那里不動,一般人拿著兵器也奈何不了他。真有這么幾千個人,全部身穿鐵甲,在戰場上可以像山一樣壓過去。

當然打仗不是斗獸,有了這樣的鐵甲騎兵也不一定穩贏,勝敗跟很多因素有關。簡單地比兵員比兵器就能定勝負,早就把黨項推平了,幽云十六州早就收回來了。

演示完畢,十三郎下馬,帶著手下兵士過來見禮。

杜中宵道:“你們縣到一邊歇息,讓馬吃一會草,飲些水。我與蘇提刑說話。”

十三郎叉手唱諾,帶著手下的人卸了馬鞍,牽到旁邊草地去了。

蘇舜元道:“運判現在大多時間練兵,想來營田務諸事完備,不用過多操心。只是依朝廷之意,還是要補入幾位官員。舍弟到營田務勾當,不知定下來了沒有?”

杜中宵道:“已經定下來了。只是提刑同在京西,因為避嫌,一直沒有上任。”

蘇舜元嘆了口氣:“自進奏院一案,舍弟受了無數苦楚。此次好不容易起復,切莫要耽誤了。過些日子我會到河東路任提刑,運判再催一催。舍弟已到京城待闕,只要我一走,便就當無阻礙了。”

杜中宵點頭答應。未中進士的時候,杜中宵受過蘇舜欽恩惠,他后來落難,幫他是應有之義。營田務現在龐大無比,只有杜中宵和一個崔主事當然不行。朝廷定了一個主管公事,接替蘇頌,卻一直沒有合適人選,空在那里。新設了一個低一些的勾當公事,杜中宵舉薦蘇舜欽。本已定下來,只是礙于他的兄長蘇舜元任京西路提點刑獄,因為避嫌,一直拖在那里。

為了不耽誤弟弟前程,蘇舜元主動請調,前些日子有旨調往河東路,京西提刑由張士安接任。只是張士安拖拖拉拉,現在還沒有上任,蘇舜元走不了,甚是焦急。

杜中宵當過河東路的經略判官,蘇舜元此次來,一是問河東路的情況,再一個是托杜中宵照顧一下蘇舜欽。幾年前的進奏院案,對蘇舜欽打擊極大,這幾年表面縱情山水,內心里卻一直放不下,身子也大不如從前。人剛過四十,就已滿頭白發。到杜中宵手下,心情開朗,身子才會慢慢好起來。

接替蘇頌的人選一直定不下來,跟現在營田務的膨脹有關,這個主管公事算是什么資序。蘇頌擔任此職的時候,是相當于通判,現在肯定不行了。杜中宵這個轉運判官,資序高了說相當于一路提刑,低了則相當于知州。他手下的主管公事,依慣例最高是通判,通常是知縣資序。營田務管著十余萬戶,讓個知縣資序的人來管具體事務,怎么都說不過去。此事一直糾結。

朝廷里有一種意見,讓杜中宵由轉運判官改任提點刑獄,同時兼制置營田。如此一來,可以把主管公事的資序提上去。不過營田一直由轉運司負責,這么做與常例不符,最終被否決。

杜中宵對此心知肚明,也想解決辦法。自己年不滿三十,中進士不足十年,最關鍵的是沒有在朝中任職的資歷,升官遇到了天花板。營田務的事務放不開,現在的風氣,就是做得好了久任,不能夠頻繁換人,把事情耽誤了。判官升任轉運使資歷不足,差得實在太遠了。做提刑,又不能管營田務。想來想去想起記憶中的一個官職,提舉常平。這應該是后來設置的官職,很可能是在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時間,杜中宵記不清楚。這官職顧名思義,跟經濟密切相關,正符合現杜中宵的身份。

前些日子,杜中宵正式上奏,要求設置提舉常平司,掌管一路經濟事務。朝廷還沒有回應。

宋朝路一級的官員,不管是轉運使還是提刑,他們的本職是什么,都帶著監察百官的職權,都稱為監司。這個監察權,是路級官員管理地方州官縣官的關鍵。沒有監察權,地方官員根本不會理你。

之所以要依靠監察權,是因為路級官員與州縣官員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系,只有事權,而沒有至關重要的人事權。州縣官員做得好與壞,稱職不稱職,升遷與貶謫,是由中央朝廷決定的。路和后世的省是不一樣的,省是州縣的上級,可以向直接下命令。路不是上級,只是事務衙門,不能直接向州縣下命令。

提舉常平,主管經濟事務,同樣要依靠監察權。雖然杜中宵對監察百官的權力不感冒,但沒有這個權力,就管不了州縣,至于其他事務,與轉運使司如何分割,那就看朝廷意思了。杜中宵不想分割轉運司的權力,特別是地方的錢糧稅賦,常平司不插手。甚至是禁榷貨物,也不想管理。而專注于營田務,和各地的普通工商業。還是以鐵監為中心,建立起一個遍及全路的商業網絡。

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風雨大宋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4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