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風雨大宋  >>  目錄 >> 第172章 高僧出使

第172章 高僧出使

作者:安化軍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安化軍 | 風雨大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風雨大宋 第172章 高僧出使

圓治進了宋軍軍營,到了帥帳外,就看見兩人等在那里。見到自己來了,一個將軍上前拱手:“在下大宋定遠軍都指揮使趙滋,見過大師。這一位是河曲路經略副使張昇,奉命來此。”

張昇上前,一樣行過了禮,道:“大師請帳內安坐。”

進了帥帳,趙滋吩咐上了茶來,才道:“大師請茶。——此次來我帥帳,不知何事?”

圓治雙手合十:“不瞞將軍,在下奉北庭汗王之命,來到軍中。自宋軍入高昌,連番激戰,到今天為止,已經有許多城池被貴軍攻占。昨日一戰,更是凄慘無比,貴軍一人未傷,高昌卻失了近千人馬。北庭汗王派鄙人來,就是要想問,宋軍到底是為了何事,要攻到高昌來?”

趙滋拱手:“大師,我等當兵的人,自來都是奉命行事。到底為什么該去問節帥才對。”

圓治沒有辦法,又問道:“不知節帥在哪里?可方便讓我一見?”

趙滋道:“大師是高昌國都僧統,地位非比尋常,豈是別人可以比的?要見節帥,一會我派些人馬帶你去柳中就是,不是什么難事。”

圓治聽了奇道:“原來杜節帥在柳中嗎?本來還以為在伊州的。”

趙滋笑道:“大師說笑。圍高昌城這種大戰,節帥豈能不親自前來督陣。且飲茶,我這便就去安排人手,一會陪著大師去柳中。柳中路近,路上走得快一些,晚上就可到了。”

圓治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多謝將軍。”

說完,派了一個隨自己來的兵士,立即入城,報告仆固懷恩。自宋軍圍城,已經過了十余日,高昌派了幾次使節,為次終于可以見到杜中宵了。早知道派和尚管用,早應該把圓治派來。

高昌是佛國,本地居民本來信波斯傳來的摩尼教,慢慢都改成了佛教。回鶻治下,每個大城都有都僧統,統管治下僧侶寺廟。高昌統治者雖然稱北庭汗王,隨著重心慢慢放到了高昌,高昌的都僧統開始成為全國地位最高的僧侶。便如圓治,不只管佛事,政事也多參與。

仆固懷恩多次派使節都沒有結果,這次才別出心裁,派了圓治來,沒想到歪打正著。杜中宵是要在西域重建于闐國,廣傳佛法的,早派圓治來,早就見到自己了。對于杜中宵來說,圓治的地位,比仆固懷恩重要的多。占了高昌,打開商路,下一步就是面對黑汗,重建于闐佛國,那時候僧人的地位很重要。

幾個人飲茶,趙滋和張昇刻意避開戰事,只是說些閑話。圓治沒有辦法,只好附和。

太陽高升,趙滋和張昇才送別圓治,派人保護他,向幾十里外的柳中行去。

圓治離開之前,趙滋先行派了快騎,送信給在柳中的杜中宵。這是杜中宵吩咐過的,從張岊攻其余幾城的戰斗來看,回鶻的戰力不強,高昌已是口中的肉。杜中宵吩咐趙滋,不管仆固懷恩派什么人來,就說他們是奉命行事,把人打發回城里。惟有僧人和商人這些,送到自己這里來。當然,到柳中談過之后還讓不讓回去,就是另一回事了。

得了消息,杜中宵對富弼道:“高昌王想來是急了,派使節無果,這次派了個僧人來。圓治是高昌的都僧統,地位尊貴,我們不可失了禮節。”

富弼點頭:“高昌是佛國,僧人地位尊貴。圓治大師此來,我們當出城迎接才是。”

杜中宵搖頭:“那倒沒有必要,大宋又不是佛國。圓治大師來了,我們出門接他就是。不過,圓治此來,必然會問我們為何進攻高昌。副使,那個時候如何說?”

富弼道:“直說就是。現在高昌周圍的二十二城,我們已經全部占領,只剩下一個高昌城。依昨日戰況來看,高昌城并不難攻取,又何必掩飾。”

杜中宵道:“我也是這樣想的。前面不見高昌使節,倒不是話不好說,而是怕放高昌使節出來,他們乘亂逃走,到處勾連。現在只剩高昌孤城,西北的白水已經攻占,而且張岊占住了南邊谷口,縱然有援軍,也救不了高昌。話還是說明白,讓北庭汗王是戰是降,早做決定的好。”

富弼點頭:“確是如此。事已至此,早早了結了高昌戰事,讓朝廷修鐵路的兵馬來,早早把鐵路從伊州修到高昌。兩地相距七百里路,著實不近,鐵路不到,后勤太過艱難。”

“是啊,西域的地方實在太過廣大,說起來是兩地相鄰,走起來往往數百里遠。又無河流,不能夠依靠舟楫,只能夠多修鐵路了。現在朝廷四大鐵監,修鐵路的鋼材不缺,只是缺少人手罷了。”

從伊州到柳中,讓杜中宵認識到了西域地方廣大的含義。兩地相鄰,距離卻有六七百里,如果是在中原內地,這個距離足夠到另一路去了。

由于干旱少雨,西域能夠居住的地方,多是沿山麓分布。特別是中間的天山,兩麓分而著最多的城市。高昌周圍因為是盆地,可以利用天山的水流,所以人口眾多。沿著天山南麓西行,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焉耆、龜茲、疏勒等地。而于闐,則在昆崗,也就是后成說的昆侖山下。

于闐與其他地方不同,并不在商路上,而是以農桑為主。地方多土著,也有漢人,農桑發達,又產美玉。這里本來是西域佛教的中心之一,數十年前最終被黑汗國吞并。黑汗國吞并于闐之后,以于闐為基地,與高昌爭奪天山南麓。重建于闐國,對于安撫西域土著,對抗綠教有積極意義。

一旦占領高昌,杜中宵就要出兵滅焉耆,與黑汗爭奪于闐地區。占領了天山南麓,就有了爭奪西域的堅定本錢。黑汗攻占于闐數十年,綠教尚沒有成為普遍信仰,大興佛教還有機會。

天近傍晚,圓治一行到了柳中城外。看著城池殘破,城中卻熱鬧非常,圓治道:“看來宋軍攻取這里并不容易,想來經過了激戰,城池至今殘破。不過看城中景象,倒是繁華熱鬧。”

一邊護送的將領道:“大師說的是,聽說攻柳中,城主堅守,最后與城偕亡。節帥到了之后,對這位城主甚是贊賞,特意為其重修了墳墓,厚加葬殮。”

圓治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對死人加恩,能攏落民心,杜中宵顯然是有意為之。柳中城堅守的結果不是城破人亡,高昌城又能如何呢?圓治不知道,他只希望杜中宵不要為難自己。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風雨大宋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