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旅明  >>  目錄 >> 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

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

作者:素羅漢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素羅漢 | 旅明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旅明 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

苗粟山區的蚊子,野人和山路,沒過多久就將馮冠杰整得欲死欲仙。這里除了原始森林就沒有別的,那種遠離文明社會的感覺讓他無時無刻不想逃離此地。

蒼天保佑,終于有一天聽說上海自貿區開建了。于是馮冠杰二話沒說回去打了個招呼就奔赴前線——誰敢再提苗粟兩個字他就跟誰急,多半年時間了,也該換班了。

帶著幾個徒弟先來到杭州,馮冠杰再乘內河船趕到了熊道這里。

得知姓馮的來了,熊道可不敢怠慢。這位在電報里已經明確了職務:自貿區總設計師,負責全盤設計規劃港口區、沿江工業區、生活區。

所以熊道今天才帶著馮冠杰來張蘇灘視察。

眼下已經到了天氣開始炎熱的五月份。往年的張蘇灘,在這個季節早已長滿了齊腰深的茅草,成為賊人作奸犯科的最好掩護。

現如今的張蘇灘可就大變樣了。位于黃浦江和長江出海口交匯地區的張蘇灘,地理位置優越,拆遷難度小,是最早被確定為碼頭區的自貿核心區域。

于是最早的一批建筑工人就來到了張蘇灘,開始搞起了建設。這批人的主力就是從左家村分拆出來的失地佃戶,到后來建設隊伍中又陸續加入了大批周邊的流民乞丐,導致人數增加到了兩千余人。

在江南地區搞大型工程有一個其他地方沒有的好處:糧食。

17世紀的工程是很難搞的。在很多地方如果一下子聚集起來幾千壯勞力的話,后世人壓根沒有概念的糧食轉運就成了大麻煩。

這就相當于在縣城附近集結了一支飯量巨大的軍隊,但凡窮苦一點的地區,庫存很快就供應不上了,需要從附近地區輸送糧草。而這種輸送的成本是很高的,在北方地帶,運十車能到五車就不錯了。

穿越國在福建搞工程的時候,就吃了這種苦頭。山區糧食運輸困難,福建本身又是缺糧省,所以一開始缺乏經驗的工程指揮部很是在這方面栽過幾個跟頭。

而在江南地區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首先,四通八達的內河水網就保證了補給的及時,低成本運送。

其次,盡管糧田已經被大批的棉田所取代,但是由于杭州是漕運總站,所以江南地區糧食是不缺的——南方各省的漕糧都會在這里集中。

有明一代,為了維持明面上的400萬擔漕糧,整個漕運體系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的。

到了明末,所謂的400萬擔定額早已不敷使用。中央,各地官府,士紳,胥吏,以及吃漕運飯的大小官員,這些勢力有志一同,紛紛在國家這條大動脈上插管子吸血。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明面上的漕糧還是400萬擔,但是實際征收上來的糧食被各種國稅,陋規和加耗炒一遍后,額度便被推高到了千萬擔這個級別。

那么對于穿越眾來說,這種情況反而是好事了:因為糧食可以集中采購。

官吏和縉紳們征收出了額外的天量糧食后,肯定不是用來自家人蒸米飯的,這些糧食最終還是會被賣給商人們用來變現,完成財富地積累循環。

那么現在某勢力拿出白銀和各種稀罕商品來換糧食的話,那還真是無往而不利。一開始在杭州的時候,這邊還屬于偷偷摸摸那種;到曹將軍招安之后,臺灣那邊就開始肆無忌憚得往杭州運去了一船船工業品。

工業品就地換成銀子后,一船船的糧食和人就拉回了臺灣——明國有數不清的“貨幣”可以用來補償貿易逆差:人口。

憑空冒出來一股強力消費者的后果就是:從1628年下半年開始,江南地區的糧價就緩慢開始上漲;到了1629年初青黃不接的時候,糙米的價格已經被推高到了一兩銀子一擔。

這種原本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變化,導致了漲價地區生產出了更多的流民。不過好的一點是,渡過初期的艱難后,這些多出來的流民和破產者正在源源不斷地被運走。

而今后隨著臺南4000平方公里的大糧倉被陸續開墾,幾年后,用工業化手段爆出的糧食,就能反過來用支援明國的人口收集行動了。

故事回到張蘇灘:由于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所以這邊的基建行動很快就聚集起了2000人的施工規模。

有這個規模,還要多虧穿越眾一直以來孜孜不倦地大搞基建。現在一大批有經驗的施工人員被培養了出來,像施工前期這些編組民伕,建立工地,平整土地的簡單工作,已經不需要穿越眾來主持了。

出口轉內銷就是這么來的。這些工頭和技術人員跑去臺灣學到了本事后,這一次又被派回了明國擔當重任。和當年不同的是,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了長發,為了避免駭人聽聞,他們只好刮光了頭,冒充起和尚來。

當初的張蘇灘碼頭已經被燒掉了。現在經過前期的初步整治后,那條河道也已經被填平,與河心島連成了一體。

在河心島原來的地址上,一條傳統的木樁棧橋正在往江面上延伸出去,大批工人就像螞蟻一樣,圍著尚未建成的棧橋在忙碌著。

在熊道陪同下,馮冠杰在目前還相當簡陋的碼頭區轉了一圈。心里大致有數的他,第二天就開始了工作。

老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徒弟們將周圍全部測繪了一番。這種活現在基本已經用不到他插手了,年輕人們已經可以熟練使用全站儀之類的儀器,抗著三腳架到處跑了。

得到周邊土地的詳細數據后,馮冠杰就住進了左家村的地主宅子里,開始一張張畫起了設計圖。

眼下由于所有的工程都集中在張蘇灘周邊,所以他的設計任務還是比較輕松的:將沿江河岸拉平,硬化碼頭區路面,再建幾座棧橋,幾間倉庫,幾個方格的住宅就OK了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道路。

至于說工業區,這個還要等一等。眼下無論是熊道本人,還是遠在大員的內閣,都對在江南地帶開辦冒著滾滾黑煙的工廠有顧慮,貌似時機還不太成熟。

但是馮冠杰依舊將工業區規劃了出來。大片的正規工廠不現實,但是少量用來給碼頭提供動力的蒸汽機械還是沒問題的。

另外,建不了大工廠的話,像答應給余本德的手工造紙作坊,還有計劃中的火柴作坊,麻將作坊這些“無煙工業”,也都是可以先期開辦的。

“一點一點來吧。”馮冠杰帶著徒弟們,用了差不多半個月時間,將他計劃中的一期工程的圖紙全部畫了出來。

整個一期工程的占地面積是相當大的,差不多有三平方公里,位置就在后世的高橋港一帶。

趴在一張大桌上看完馮冠杰的設計總圖后,熊道并沒有發表什么意見:他對建筑設計一竅不通,也說不出什么一二三來。

然而下一刻,熊道卻伸手指了指設計圖左上角的一塊地方:“這塊地不急著建吧?”

馮冠杰拄著手臂,掃了一眼地圖后,摸了摸自己的胡茬,想了一會才說道:“這里是規劃中的水泥重力碼頭區,今后是要停戰艦和卸載重型設備的。要建這個,就要先修圍堰,這兒又沒有工程機械,所以工期會很長。”

馮冠杰說到這里,露出一個“你懂得”的眼神:“哪怕明天就開干,半年也修不起來,何況明天還干不了。”

熊道聽到這里,感覺頭都大了:“這塊地還沒有買下來呢。”

“那就趕緊買,這可是往西邊延伸的地,你遲早要置辦下來的。”

熊道明白馮冠杰的意思。

黃浦江在進入長江的吳淞口一帶,是自南而北的水道;吳淞口在這里的江面,呈現出的是一個“S”型。在穿越國的規劃中,“S”型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吳淞口以東,高橋鎮以西的將近三十平方公里的區域,就是未來“國中國”的地盤。

也就是說,這塊半島型的土地上,日后會陸續將一切土著都清空,成為一塊類似于“租界”那樣的行政區域。然后等到大明倒臺的那一天,大批調集來的軍隊就會迅速從這塊戰爭策源地出發,攻占江南各地。

馮冠杰剛才說的“往西邊延伸的地”,指得就是高橋江邊以西的土地——這些地塊在上述的遠景規劃中,那都是必須要拿到手的核心地段,所以熊道不應該在這方面有猶豫。

“問題是這塊地他來頭大啊!”熊道這時候無奈搖了搖頭:“我最近搞了不少事出來,已經很扎眼了。這塊地可是大門檻家的莊園,我實在不想現在就去惹事”

“怎么和土著打交道那是你的事情,我管不著。”

馮冠杰幸災樂禍地哈哈一笑:“我現在唯一能給你提供的就是專業建議:這塊地最好早點拿下來,馬上棧橋一修好,就有一些工程機械到貨,那兒就要動工了。”

“實在不成我就改圖紙,不過我友情提醒你: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那里遲早都要拿下的。”

熊道長嘆了一口氣:“唉你的意思我都懂。但是現在局勢繃得很緊,我需要考慮,等我和老家溝通完再說吧。”

那塊地,是故內閣首輔,太師,謚號文貞,徐階徐子升家的莊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旅明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