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清巨鱷  >>  目錄 >> 第一千零三章 水電站

第一千零三章 水電站

作者:塞外流云  分類: 歷史 | 清史 | 民國 | 塞外流云 | 大清巨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清巨鱷 第一千零三章 水電站

建立大型自來水廠以保證示范區的農業灌溉?宋鶴年狐疑的看了鄭福壽一眼,有些捉摸不透對方的意圖,要保證農業灌溉有深井足夠了,何必費時費力費錢建什么自來水廠?該不會是變著法子讓宋家多掏錢吧?

遲疑了下,他才試探著道:“投建一個大型自來水廠需要多長時間?多少資金?”

“資金方面無須肥城負擔。品書網手機端m.vodtW”鄭福壽給兩人吃了顆定心丸,這才接著道:“主要是時間,即便是簡陋一些也需要大半年時間......。”

大半年時間?宋鶴年一愣,那豈非是影響一年的收成?當著洪仁壽的面他也不好多問,既然不要宋家出錢,他也由得對方去折騰。

洪仁壽卻是笑吟吟的道:“示范區落戶肥城,是肥城百姓之福,但有所需,鄭先生盡管開口,肥城下必然鼎力協助。”

“示范區落戶肥城,確是肥城之福。”鄭福壽笑道:“不過洪大人似乎并沒真正意識到,否則,此時已經應該在海。”

洪仁壽一愣,隨即拱手道:“還請鄭先生不吝點撥。”

“點撥談不。”鄭福壽連忙還了一禮,這才緩聲道:“因為示范區,肥城已經為元所注重,況且示范區一旦建成,必然會吸引北方各省士紳商賈前來參觀,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宋鶴年試探著道:“鄭先生指的是城市改建?似乎一五計劃的城市改建只限于各省省城一級......。”

鄭福壽笑道:“據我所知,北方各省有不少府城官員都趕往海游說城市改建和交通項目,肥城雖說是縣城,但畢竟有示范區這個幌子,洪大人只要肯去海,必然不會空手而歸。”

洪仁壽聽的大喜過望,滿面笑容的道:“鄭先生真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人。”

返回宋宅,宋鶴年特意置辦了一桌酒席宴請鄭福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他才停杯道:“不知諸位打算修建一個怎樣的示范區?”

略微沉吟,鄭福壽才緩聲道:“大掌柜指示,是要修建一個高度自動化的農業示范區,從澆灌、犁地、播種、施肥、除害、收割、脫粒等各個環節都盡量采用機器,最大程度實現自動化。”

頓了頓,他接著道:“這個示范區也可以說是一個大規模的實驗區,稍后還會有大量的農機廠技術研究人員、農學院科研人員進駐,共同研究和摸索集約式大農業發展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看來這個示范區遠遠超出自己的想象,宋鶴年心里暗暗歡喜,倒是不枉他花費十萬元來爭取,殷勤的給對方將酒滿,他才道:“如此說來,示范區非是一蹴而之事,不知今年的農業灌溉是否能保證?”

“示范區專門配備了一支機器鉆進隊,宋議長只須保證泰安的混泥土制品廠能夠提供足夠的混泥土井橈,能源源不斷的鉆探深井。”鄭福壽不急不緩的道:“至于示范區,咱們也是頭一遭修建,必須逐步摸索,因此,我們打算分片進行建設........。”

聽的這話,宋鶴年不由的心花怒放,爭取示范區落戶宋家,可以說是無英明的決定,不說以后,只要能保證大旱的這幾年收成,宋家已經是千值萬值!

山東省會,濟南,巡撫衙署。

簽押房里,丁寶楨臉色陰沉的翻看著一份份報災的折子,一冬雨雪欠足,他清楚開春之后必然旱情嚴重,但卻沒想到形勢會如此嚴峻,還沒到三月,報災州縣已高達六十以,幾乎去年翻了一倍。

翻看完案頭的折子,他輕嘆了一聲,道:“大旱!詳細報,懇請以工代賑。”

聽的以工代賑,薛福保遲疑了下才道:“去年的以工代賑工程項目,不少是拓寬官道或是另開辟新官道,學生愚鈍,不知元是何用意?”

丁寶楨看了他一眼,道:“元新研制了一種內燃機汽車,速度能媲美奔馬,且能持久,拓寬以及新建官道,應是為了推廣這種汽車。”

薛福保隨口道:“難怪元如此大手筆賑濟.......。”

“季懷慎言。”丁寶楨看了他一眼,“雖說元有私心,但此舉對災民對地方對朝廷皆有好處。”頓了頓,他接著道:“元發展工業有損地方士紳利益,眼下賑災又離不開元,必須慎言慎行,以免另生波折。”

薛福保一臉訕訕的道:“學生明白。”

“嘀鈴鈴’清脆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這種不經稟報直接打進來的電話只有首相府和鎮南王府的來電,丁寶楨不敢怠慢,鈴響兩聲拿起了話筒,“山東巡撫衙署.......。”

不等他自報家門,話筒里傳來恭王奕的聲音,“稚璜,山東是什么情況?”

“下官正擬折子準備報,山東遭災州縣高達六十有二,半數以旱情十分嚴重,預計今年全省大旱。”

話筒里沉默了一陣才傳來聲音,“直隸、河南、山西、甘肅等省盡皆旱情嚴重,務必積極組織抗旱救災,協助朝廷和元進行賑災,另外,組織移民事宜也不得松懈.......。”

還要移民?丁寶楨心里一沉,連忙試探著道:“遭災州縣去年移民任務已經完成......。”

“新增遭災州縣以及災情嚴重州縣,必須持續移民。”奕沉聲道:“不要只看到今年,天象異常,災情可能持續,多轉移一個災民,多減輕一分賑濟的壓力,況且移民實邊也是國策。”

丁寶楨心里一驚,“連續干旱?”

“若非是連續大范圍干旱,朝廷和元也無須如此大動干戈。”奕沉聲道:“去年旱情初顯,欽天監已經預測到這是一場罕見的大旱........。”

罕見的大旱?丁寶楨臉色頓時有些蒼白,難怪元會聯手朝廷如此大手筆賑災,難怪朝廷會不顧士紳的反對力挺元,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光緒二年春,一場大范圍的嚴重的旱災在北方各省蔓延開來,直隸、山東、河南、山西、甘肅五省二百余州縣同時告急,依照去年的成例,所有遭災州縣都接到了移民任務,北方移民規模開始不斷擴大,大量的移民按照既定的計劃開始源源不斷的向東北、正北,西北、西南等邊疆省份遷移。

于此同時,大量以工代賑的基礎建設工程也隨即展開,最令人矚目的是官道的升級,各種國道、省道、府道、縣道升級工程幾乎是同一時間進行,畢竟這種工程最簡單最省心,是將原有的官道大幅加寬,設計規劃什么的都免了。

海,鎮南王府,長樂書屋。

易知足夾著一支香煙站在一張大幅的北方公路交通地圖前凝思,借助大災之際一舉奠定北方公路交通,對他來說也是無奈之舉,那么多災民總不能白吃飯不干活,再說,也不能讓災民都閑著,那是會閑出問題來的。

對于沒有技術只有一把子力氣的災民而言,最適合的基礎建設工程是修路,即便目前只能修建土路,能將公路交通的雛形奠定下來也是一樁好事。

站在他身后的趙烈輕聲道:“不少州縣對于官道的升級頗有微詞,指責拓寬和新修的各級官道毫無意義,實屬勞民傷財........。”

“勞民傷財?”易知足不以為意的笑了笑,“勞民傷財不一定都是壞事,經濟危機和大災之時,勞民傷財是好事。”

頓了頓,他接著道:“這些公路現在或許用不,但十年、二十年、三五十年后,總有用的的時候,再說了,讓災民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可不是什么好事。”

“朝野下可沒人能如大掌柜這般眼光長遠。”趙烈試探著道:“不如在報紙發表兩篇章.......?”

“犯不著。”易知足擺了擺手,“這是朝廷該操心的事,咱們犯不著咸吃蘿卜淡操心。”

趙烈聽的一笑,當即轉了話頭,“隨著旱情日重,遭災的州縣會越來越多,災民也會越來越多,現有的以工代賑工程怕是容納不下如此多的災民,而且,災情長達四年之久......。”

“惠甫是指東南、西南的公路也該動工了罷?”易知足笑道:“不急,再拖兩個月,待的夏季無雨,旱情加深之后再說,南方無災,況且地形也不似北方平坦,公路要詳細規劃,況且還涉及到購買田地和征遷,急也急不來......。”

話沒說完,李鴻章、易正行兩人聯袂進來,見禮后,易正行便笑道:“父親,昆明來電,石龍壩水電站已于前日完工,正式開機供電。”說著他遞一份電報。

“這倒是個好消息。”易知足笑道,當下接過電報細看,石龍壩水電站距離昆明只有三十余公里,建立水電站的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泄水通道,坡陡流急,集落差30余米,最為適宜建小型水電站,三年前,電力遠程輸送難題被攻克后,易知足著人擇地嘗試修建小型水電站以積累經驗,最終選擇了石龍壩水電站。

石龍壩水電站規模不大,安裝了兩臺單臺容量240KW的水輪發電機組,用22千伏輸電線路向距電站32公里的昆明供電。

看過電報,易知足笑道:“石龍壩水電站的建成,對于推廣電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相于火電廠,水電站有著無與倫的優勢,清潔,節省能源,更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了電價,值得的大力推廣。接下來,我們不僅要推廣小型水電站,還要嘗試修建大型水電站.......。”

頓了頓,他接著道:“讓參與設計和修建石龍壩水電站的技術人員前往北方,考察在黃河修建大型水電站........。”

在黃河修建大型水電站?幾人都被他這個想法嚇了一跳,這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黃河可不是滇池能的!見的沒人吭聲,趙烈猶豫著道:“大掌柜,目前修建水電站尚且處于摸索階段,在黃河修建水電站,是不是.......?”

“是不是有些冒險?”易知足笑道:“你們忘了,北方現在正面臨著一場罕見的旱災,而且可能持續四年之久,水位有可能降到歷史最地位,這是難得的修建水電站的機會。”

對于易知足這個說法,幾人并不贊同,北方大旱對于黃河的影響并不大,因為河南山東都是黃河下游,見的趙烈不吭聲,李鴻章開口道:“在黃河修建水電站非同小可,黃河之所以屢屢決堤泛濫,在于洪峰過大,還望王爺三思。”

“在黃河修建水電站是遲早的事,不獨是為了發電,更是為了減少黃河所造成的水患。”易知足緩聲道:“讓他們仔細考察論證修建大型水電站的可行性,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能修固然好,不能修也不勉強,但要明確的提出來,有壓力才有動力!”

在黃河修建水電站不是兒戲,這一點易知足自然知道,但他也知道黃河是絕對可以修建水電站的,被譽為“黃河的第一顆明珠”鹽鍋峽水電站是修建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的技術未必現在強多少。

聽的這話,趙烈三人都暗松了口氣,易正行趕緊轉移了話頭道:“父親,此次移民規模巨大,亦有可能是我國最后一次大規模的移民,為何不向阿拉斯加大規模移民?”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并非是遺忘了阿拉斯加,而是大規模向阿拉斯加移民太費錢。”

太費錢?對于這個解釋,易正行明顯是不相信,不由的瞥了趙烈一眼,趙烈琢磨一下,才試探著道:“大掌柜可是打算不費錢進行移民?”

易知足笑了笑,道:“我已讓人前往阿拉斯加勘探礦藏。”

勘探礦藏?什么意思?趙烈反應極快,馬想到了金礦,能夠促使自發的大規模移民的,只有淘金潮!他當即試探著道:“阿拉斯加有金礦?”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有。”易知足頜首道:“美利堅西部頻頻發現金礦,阿拉斯加西部也應該有。”

本書來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清巨鱷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