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再起  >>  目錄 >> 第1238章出宮

第1238章出宮

作者:蘭徹二世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蘭徹二世 | 大唐再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再起 第1238章出宮

私囊和財政,都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這不就是盛世嗎?

李嘉頗為自得。

其實,除了錢糧這項重要的朝廷收支外,其余的隱形的,不引人注目的東西,才是最大的收獲。

比如說,礦場。

據少府寺的登記,這幾年來拍賣的鐵礦,石灰礦等,已經超過了百條,如此,繳納定量的賦稅,就能私人開采礦場,自然吸引了許多人的注目。

就算是少府寺不拍賣,那些地主土豪們私底下開采,也是常有的。

有了這些正規手續開采的,自然萌打擊私采,還能掌握那些礦場的規模。

堵不如疏。

況且,自唐末以來,官營漸漸落寞,如瓷礦,銅礦,鐵礦,往往入不敷出,還不如交給民營

朝廷的官礦,再加上私礦,民間的鐵器不斷的增加,普通的中等民戶,也能用得起菜刀,砍柴刀,甚至鐵支的鋤頭,犁等等。

草原收復,牛羊也慢慢的輸入中原。

開荒難度大幅度降低,百姓也樂意開荒,回到自己的老家,在籍戶口不斷地再增加,納稅也越來越多。

而像曲轅犁,筒車,水車,水磨等灌溉農耕工具,也在不斷地被利用推廣。

當然,這得感謝軍械司,在戰爭平淡時,不斷地建造這些農耕工具,賺取外快,很快,就傳遍了中原。

與肥沃的南方相比,頗有些貧瘠的北方,更需要這些生產工具。

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那就是全社會的生產力在不斷的提高。

再加上占城稻的廣泛使用,以及官道的修繕,整個天下,出現一波嬰兒潮。

大規模的嬰兒潮。

在太平時節,糧食夠吃的情況下,人類從來不知曉什么是節制,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

在接生技術落后,以及孩子夭折率高的情況下,多生多養,才是繁衍后代的方法。

別人沒有意識到,李嘉卻派人調查,很早的意識到嬰兒潮的到來。

這是亂世結束之后,必然的結果。

當然,李嘉倒不是沒有準備的。

別的地方無論,洛陽,這個國家都城,必然是要好好的準備一番。

“走,田福,咱們去宮外逛一逛!”

皇帝興致盎然地說道,滿臉的期待之色。

“是!”田福為難地笑了笑,天知曉,他作為內侍省最大的官,皇宮的總管,管理著大部分的宮女宦官,每天的事堆積如山,不比皇帝輕松多少。

但是沒辦法,他的第一要務就是陪皇帝,皇帝舒服了,他才能舒服。

主仆一番打扮之后,幾十個侍衛隨身而行,經歷了多次,大家都習慣了。

由于是初冬,李嘉著了一家普通富庶人家的黑兔襖大衣,鹿皮靴,戴著氈帽,就這么悠哉悠哉的出了皇宮。

就在他剛出皇宮不久,皇后,太妃,政事堂宰相,已經全部知曉了。

大家都奈何不了這個皇帝,只能任由他閑逛了。

“今次,我依舊姓李,化名為李華。”

李嘉輕聲笑道,這個名字,可是某門功課必須出現的,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是!”田福應下,他倒是無所謂,鼻子上粘了胡須,胖乎乎的身軀,倒是添了一分威嚴,仿佛是個管家。

“走——”

坐著馬車,烤著火爐,李嘉望著雖然初雪已下,但依舊熱火朝天的洛陽城。

各坊中,街道齊整,孩童不時地嬉戲玩樂,捕快們不時的巡察而過,充滿了煙火氣息,安全感十足。

而在坊的建設上,配套的修建了比較先進的御溝或羊溝,使得地面上的污穢較少,干凈整潔,一眼望去,就比較舒服。

正所謂街衢洞達,閭閻且千,坊各有別,開闊而齊整。

至于市,則九市開場,貨別隧分。

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即使分了九個市,但依舊是人不得顧,車不得旋,南來北往的,南腔北調的,南北之貨,絡繹不絕。

比如開封,多了一份秩序,少了一分繁雜。

人多而不亂,貨多而不雜,這正是李嘉所需要的。

“這才是我心中的洛陽城啊!”

感嘆了一句,李嘉隨口道:“去城南!”

“陛下,那里比較亂些!”田福遲疑道。

“沒事,就去城南。”皇帝語氣堅定。

在古代,講究的是坐北朝南。

洛陽也是如此,皇宮處于正北方,而各衙門,勛貴,高官,遮住了城東,皇宮的東邊。

這兩者都處于洛水以北,城東,只是相對而言罷了。

而在城南,這主要是普通百姓的住宅。

天然的就把皇帝和貴族高官,隔絕開來。

除了方位以外,城南地勢較低,如果洛水暴漲的話,城南是肯定被淹的,而城北則無事。

當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洛水,不可能出現這種暴漲。

而像汴梁開封,就非常有可能了。

田福自然沒有意料到皇帝去平民區,所以比較詫異。

馬車一轉,快速地朝著城南而去。

過了分界橋,李嘉言語到:“去,城南的平安醫館!”

“是!”田福這才恍然大悟。

平安醫館,是從山西回來后,以隨軍大醫王懷隱為首,再收集一些其他的大夫,從而組建了規模龐大的平安醫館。

由于其他的名醫,都有自己的醫館,自然不可能常駐,于是就形成了特別的輪崗制。

除了王懷隱是一年到頭常駐,并且擔任醫館總醫師,其他的大夫,基本上是每個月暫住三到五天。

即使如此,平均每次駐扎的名醫,也超過了十人,其他的學徒超過百人。

也因此,分為給女子治療的婦室,跌打損傷的骨室,以及鄧寒內傷的內室。

每日里,來往平安醫館的患者,超過了千人,普通的小病,徒弟看,大夫把關,大病大夫親自看,實在搞不定的就一起看,倒是不顯得混亂。

而少府寺,每個月對其的貼補,超過兩百貫,主要是大夫和學徒的診費,藥材還是得百姓自己付。

況且,對于百姓來說,診金才是大頭,平常哪有那么厲害的大夫給他們看病?

“這就是平安醫館?”

馬車停下,李嘉看著進進出出,絡繹不絕的醫館,頗有些懷念,這與后世的醫院,簡直相差不了多少。

人還是那么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再起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