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漢霸主  >>  目錄 >> 第五百三十一章 賑災物資采購營

第五百三十一章 賑災物資采購營

作者:一級煙槍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大漢霸主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漢霸主 第五百三十一章 賑災物資采購營

真正想做事,其實真的很簡單。

朝廷遲遲都沒能做的事,在劉顯的手上,說做就能做到,沒有那么多的曲折彎繞。

或者說,是因為劉顯并不缺錢,一億錢說拿就能拿出來的問題。

但劉顯要說的是,堂堂大漢,還真的會缺少那一億賑救百姓的錢嗎?

朝廷中的國庫真的空虛到拿不出一億錢的地步了嗎?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就代表著那些錢全都被朝廷上下貪墨了。

戲志才獲得了劉顯的全權處置權。

他馬上就按劉顯的指示先抽調了一些人手幫忙。

并且,他把城外的劉府商隊的營地,改名為武勇侯府賑災物資采購營地,另外那里還起著倉庫的作用。

他這是要為劉顯揚名,他要讓整個洛陽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劉顯正準備著賑救天下百姓的行動。

這里,就很有講究了,因為劉顯要賑災,但是,暫時還沒有決定要救濟哪里的百姓。所以,戲志才認為這完全可以打著賑救天下受苦受難百姓的旗號。這樣一來,就顯得劉顯有些立志高遠了,這可是以賑濟天下百姓啊。

先不管最后做到哪一個地步,可是先把這個旗號打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劉顯現在就是為著天下受苦受難的百姓著想的。待這樣的事傳揚了出去,到時候,天下百姓誰人不識劉顯?誰不對劉顯這個武勇侯拍手稱贊?誰不佩服敬仰?

戲志才等于是把這原劉府商隊的營地打造成一個天下百姓救濟中心。將來不管劉顯要賑濟哪里的百姓,都會先從這里出發。如此一來,也會讓世人所矚目所關注,使得劉顯的名聲傳播度更廣。

另外,把劉府商隊營地改了一個名,卻也等于是可以公然的將這里的一切可以據為武勇侯府所有了。地方以及當初向城城軍方面所借的一些建營材料,以后城守軍方面都不好意思索還了,哪怕他們本來就不打算要劉顯還。

畢竟,這里已經成為了一個救濟天下百姓的地方,所有人,都要先給這里讓路。

這就是打著一個大義旗號的好處了。

當戲志才打人繡了一桿大旗豎了起來之后,很快就被人看到,并且知道是什么一會事了,也很快就在洛陽傳揚了開去。劉顯的名字,在剛剛有些冷卻的時候,又再度成為了京城的熱烈議論的名字。

原來留在劉府商隊營地的遍外人員,這個時候也可以順利成章的成為劉顯賑災天下百姓,守護賑災物資的人手。

采購賑災物資,首要的自然就是糧食。其次還得需要各種各樣的生活物品,如衣服被褥、食鹽、藥物等方面的物資。

此外,還需要一些郎中醫生以及一些特殊的人才。

賑災,并非就是說送給那些受災百姓糧食、衣物等等就行的。如果僅僅只是如此,那就是治標不治本。送給受災百姓錢糧衣物,又能送得了多少?最關鍵的,就是要了解他們受災的狀況,原因等等,有針對性的引導那些百姓展開生產自救,并且要對將來有可能發生的災難進行預防。要不然,這才賑救完畢,跟著又發生了什么的災情。

所以,這次采購物資的同時,還得要同時向社會招募一些人才。

但因為是打著賑災的旗號,所以,招募人才的時候,就不能打著高薪聘請的旗號了。但是劉顯卻又給戲志才一些建議,向社會上招募志愿者。

志愿者,在這個大漢時期,其實是一個新名詞,戲志才也是思索了好一會才弄懂了志愿者的真正意義。

他聽了劉顯的建議后,拍案叫好。

如此,采購營地,也按劉顯的一些建議說詞,打出了一些招語。

像什么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都是華夏炎黃子孫,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在需要一些什么才能的人,志愿成為賑濟百姓的志愿者,追隨賑災隊伍,到需要的災區去為百姓做些貢獻等等……

反正就是一些煽動人心的話語,最后才說明,需要郎中醫生、需要一些什么樣的人才等等。

但是,雖然不會直接給予多少報酬,可卻也明言,只要成為了賑災志愿者,隨賑災隊伍一起行動的,吃喝用度由武勇侯府提供。這里,特意說明,所有參與賑災行動的人員,都不會也不能動用半點賑災物資,一定要確保每一分賑災物資都用到需要的受災的百姓身上。這樣,也等于是再為劉顯宣揚名聲,起碼,讓參與賑災的人都對知道他們受了誰的恩惠,以后對劉顯有一份感恩的心態。

另外,還有對那些志愿者有一定的誘惑,那就是在最后加以說明,所以志愿者,如果在賑災的過程當中表現良好,將會獲得加入武勇侯府,為劉顯效力的機會,又或是獲得武勇侯劉顯舉薦的機會。不管怎么樣,那都是一條出路,并且,以后的收獲肯定會較為豐厚,算是一個難得的活計。

這些布告張貼出去之后,第二天就應者云集。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劉顯心思一動,就決定親自去挑選一些重要的人手。

因為劉顯覺得,這個其實也是一個為自己挑選一些特殊人才的時候。

明面上,可以借口為賑災隊伍挑人,但卻可以同樣為自己招收各種各樣的人才。

還別說,現在洛陽當中,哪怕是具備了一定的才能的人,也未必能夠找得到一個活計。

因為如今流落到洛陽京城來的人越來越多了,一些流離到洛陽來的人,他們的生活過得的確極為困難艱辛,生活也都難以為計。

在洛陽,城內不僅僅有貧民區,城外,其實還有難民聚居的龐大營地,說是營地并不太準確,應該說是一些流浪到了洛陽來的百姓,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在城內找到活計,在城內沒法生存,所以就聚在城外的一些地方,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當中,基本上也是攜家帶口的百姓。

他們受黃巾之禍,從大漢各地流落到洛陽來的。有些來的時間較長,然后每天都還有不少百姓流浪到洛陽來。

其實,早在184年底185年初的時候,朝廷就曾頒布了一些關于流落到洛陽來的流民的管制規定。

是說,如今朝廷官軍已經消滅了黃巾軍賊首,打敗了黃巾軍。所以,所有流落到洛陽來的人,沒法在洛陽京城立足的人,全部都要返回他們各自的家鄉謀生。這一點,其實跟當時解散天下義軍的情況是差不多的,都是要求那些天下各地的義軍各自返鄉。只不過,明面上,那些義軍士兵,返回家鄉后到官府進行登記,朝廷會對他們有一定的獎賞,而一般的流浪百姓,卻是沒有的。當然,最后那些義軍義兵,估計也極少會有人獲得朝廷的獎賞。

可惜,這些朝廷頒布的條令,對于那些流離失所,好不容易才流落到洛陽京城來的人是沒有用的。他們攜家帶口的,來時不易,回去更難。如果沒有朝廷官府的幫助,他們想要安然的返回故鄉,那還真的不太可能。不說一路吃吃喝喝的,就是路上的安全都沒法保證,且回去后,他們又如何生活生存?

留下來,或許還有一絲生機,離開,那就是死路一條。

這樣,隨著越來越多留下來,卻找不到活計的百姓,他們的確已經成為洛陽的嚴重問題。他們每天都還有人餓死、生病病死。

朝廷方面沒有辦法,也只好聽之任之。

這樣,在洛陽城外,當然,也不是離京城太近,一般都會在離京城十里左右的地方,流浪的百姓就自發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流民聚居地。

每一個流民聚居地,人數小的會有數百上千,多的數千之眾,還有一些大型的聚居地,人數過萬。

但最多也僅只是過萬,至于數萬人一起的聚居地,這樣的聚居地人數太多了,會引起朝廷方面的注意,會派出軍馬前來要求他們離開。畢竟這么多人在一起,很容易引發一些難以受朝廷控制的事。萬一他們要造反怎么辦?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京城的安全。

其實,在去年,的確發生過一些流民聚居地被朝廷派出禁軍去驅趕的事。甚至,還有個別朝中官軍中的將領,殺了一些流民殺良冒功。

那些流民聚居地的百姓,他們基本上都是通過向那些當地的地主租種一些田地,種上一些糧食蔬菜挑到城來賣,靠賺點辛苦錢來養活他們的家人。還有就是進城尋找一個活計,甚至是依靠行乞等等。

但聚居在洛陽京城四周的流浪到此的百姓,估計足有數十萬之多,大大小小的流民聚居地,怕會有數百之多。

這樣的情況,朝廷方面其實也極為頭痛的。完全沒有任何的辦法去解決這些流民的問題。

趕不走,殺不得。沒有辦法,也只好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現在賑災采購營地要招募人手,這個消息也很快就傳到了那些流民營地,這樣就吸引了很多人前來。

劉顯打算從中招收一些人才。但卻碰到了來自于那些流民聚居地的一些問題。

流民聚居地的情況其實很復雜,基本上,每一個流民聚居地,其實都會有一個流民頭子。

這些流民頭子嘛,自然也是有好有壞的。壞的不說了,他們就是利用流民拉幫結眾,最后是為了他們的利益,可以讓他自己可以在洛陽更好的生存。這類人不說。

但是,當中大部份的流民頭子,其實都是流民共推出來的,或是默認了他們流民聚居地的地位。這樣一來,這些流民頭子,也等于是他們流民聚居地的代表。

這些流民代表,他們卻是看到了這個武勇侯府的賑災旗號,他們前來找劉顯,是希望獲得武勇侯府的救濟救助。

面對這些直接向劉顯尋求幫助的人,劉顯自然是不能不理不問,要不然,這就違背了這個賑濟天下受苦受難百姓的初衷。

事實上,現在劉顯都還沒有定下先要賑濟哪里的百姓。都是受苦受難的百姓,劉顯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的確要做到急人所急,做到真正的救困扶危。

這樣,劉顯打算親自招收一些人才的事也只能交給別人來做了,就在原來的劉府商隊營地,劉顯招待了來自洛陽四周流民聚居地的流民代表。

洛陽四周的流民聚居地,收到了武勇侯府劉顯要展開賑濟天下百姓的行動的,并非是個個營地都主動前來尋求救濟幫助,又或是他們一時還沒有意識到可以向武勇侯府尋求幫助。所以,這次來到這里要求見劉顯的,也只是十數二十位。

劉顯在一個營帳之內,跟他們見了面。

劉顯先聽了他們的訴求之后,才開口對他們道:“很好,聽你們說了后,我對你們的情況才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么說吧,理論上,我劉顯的確要對你們的流民聚居地進行救濟。”

一眾流民代表聞言,立時一臉激動,紛紛起來給劉顯叩拜,希望劉顯能給予他們一定的救助。

劉顯卻擺手,讓他們起來說話,再對他們道:“各位父老,先別激動。我劉顯的意思是說,救濟是一定要救濟的,畢竟像你們這樣攜家帶口流落到洛陽來的流民百姓不在小數,這如果要救濟的話,必須要全部都要救濟,因為我劉顯并不是厚此薄彼的人。可是,這救濟的話,要如何救濟,救濟到什么樣的一個地步,這些就要從長計議了。”

“武勇侯爺,那依你的意思……”

其中一個年紀較大,約有六十來歲的一個流民聚居地的代表詢問道。

“這位大爺,我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做的,該考慮的,是能讓你們徹底擺脫目前困難的辦法,而不是僅僅從本侯這里獲得一定的救濟,因為這樣的話,也僅僅只是治標不治本。本侯救濟得了這一次,那么再過一段時間呢?依然也解決不了你們如今的受困貧苦的狀況。或許,會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你們的問題。”

劉顯不假思索的對他們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漢霸主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