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宋海賊王  >>  目錄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李邦彥致仕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李邦彥致仕

作者:坦克剛大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坦克剛大木 | 大宋海賊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宋海賊王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李邦彥致仕

在東路金軍退兵后第三天,即靖康元年二月十三日,宋欽宗與宰執大臣們在延和殿舉行會議。李綱提議,立即派遣大兵北上,護送金人回師。他說道:“澶淵之役,雖與遼人盟約,及其退也,猶遣重兵護送之,蓋恐其無所忌憚,肆行擄掠故也。金人之去已三日矣,初謂其以船栰渡河,今探聞乃系橋濟師,一日而畢。盍遣大兵,用澶淵故事護送之。”

李邦彥、吳敏等對此皆表示反對,他們以為,此時出兵護送還是太早,萬一兩軍在途中發生交戰,金兵很快就會卷土重來,將再次對京師構成嚴重威脅。

李綱堅持己見,毫不妥協,且態度十分堅決。不知是懼怕李綱,還是真的認為李綱所言有道理,宋欽宗竟毫不猶豫地批準了李綱的提議。

當日,宋欽宗即分遣將士,命姚古、種師中、折彥質、馬忠、范瓊等領兵北上,護送金兵回師。

此時姚古、種師中、折彥質都沒到達京城,他們分別還在來京勤王的路上。姚古、折彥質在河東路南部一帶,種師中在河北路滑州一帶,只有馬忠、范瓊等軍駐扎在京城。

宋軍將士們接到軍令后,“踴躍以行”。李綱悄悄告誡馬忠和范瓊:“度便利,可擊,即擊之。金人厚載而歸,輜重既重,驅虜婦人不可勝計,意氣驕甚。擊之,決有可勝之理。”

受命北上的宋軍合計有十余萬人,他們各自出發,“數道并進”,一路北去,追趕金人。

李邦彥罷相僅數日,竟然又復出為宰相。消息傳開后,京城內議論紛紛,“人情震駭”。朝中大臣都保持沉默,敢怒而不敢言。

二月十四日,秘書省校書郎陳公輔打破沉默,上書彈劾太宰李邦彥,及其黨羽中書侍郎王孝迪與尚書左丞蔡懋,指責他們弄權誤國,請求皇上罷去他們的職務。

陳公輔是政和三年上舍及第第一名,即相當于科舉狀元。他性格耿直,崇尚氣節,敢于直言。他在奏疏中說道:“臣竊睹國家強虜入寇,中外震恐。陛下初臨萬幾,曹此擾攘,深軫圣慮。公卿大夫誤國至此,臣不勝痛憤!臣有愚見,輒不避死亡之誅,上干天聽,伏惟陛下少留神焉。

臣聞憲宗用一裴度而平淮西,武宗用一李德裕而平澤潞。自古翦除寇難,興復治功,必至排斥眾議,屏除奸邪,而信任忠勇有為之才,然后可責其成功也。自臣聞邊寇興難,蚤夜危懼,曾詣都堂略陳守御之策,見任宰執大臣皆狐疑不斷,牽制其事今已經月,條畫措置并未就緒。況此數人,事上皇累年,皆阿諛順旨,持祿養交,未嘗建明一事,裨補圣明,致有今日之患。蓋平居無事,尚不足恃,豈可使之當今日之變乎?陛下今日復用之士,論民心莫不嘆息,不惟不足以了今日事,他日亦必誤陛下!臣謂前日奮不顧身,力贊陛下登此寶位,必社稷臣,固當知之矣,胡不且專任,委以軍國大事,不使眾議移之,群邪沮之,使盡其才力,以了天下事?

至于朝士大夫,與昔時慷慨論事,不畏豪強得罪在外,亦不無其人,可以錄用。但宰臣未肯為陛下言之,往往引用皆其親黨。臣竊惟陛下前日積德東宮,謙恭謹畏,退托不能,乃人子之道。今日統御九有,撫臨萬邦,乃人君之權。固當奮乾之剛,繼離之明,興大利,除大害,上以承祖宗無疆之要,下以慰四海生靈之望。不宜拘守常之論,惟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為難能也。況太上皇剛明勇決,一旦改悔,知為群邪所誤,痛自罪已。陛下誠能慨然有為,罷去昔時用事之人,而委任真賢,敷舉治道,是乃奉承太上皇之志也。帝王盛德,何以加此!

臣疏賤小臣,輒敢言及朝廷大臣,冒犯天威,自知必死,然不敢惜死,愿有說焉。夫宰相大臣非其人,諫官御史可以言之。今臺諫皆宰相門人,不肯言也。侍從之臣可以言之,今侍從皆顧惜名位不敢言也。惟臣小官,無所顧惜,誠知愛國,不知謀身,所以為陛下言之。臣更不言,是陛下終不得聞宰相大臣之過也。宰相大臣天子不之知,何以論天下之治哉!又況陛下當即位之初,以論相擇人為先,不可不謹。此舉愿陛下斷而行之,實為天下幸甚!”

其實,李邦彥早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已不適合繼續擔任宰相之職。兩天前,他曾上書宋欽宗乞請致仕。

他在奏書中說,上皇退位,將江山社稷交付陛下,自己被委以重任,曾發誓要殫精竭慮,“身屢瀕死,有所不避”。可是,自己的努力與心血,卻一再遭到誤解,以至于“今譊譊之徒,扇惑群聽,喧競倉卒,白黑不分”。

他辯解說,“臣之所急,存宗社、安君上、惜生靈而已,何敢為身謀?”然而,人們卻不理解,不斷進行詆毀,認為自己是奸賊。現在,“眾聽未孚,鑠金可畏,不知引避,何以厭服斯民之心?”

當日,宋欽宗權衡利弊,最終接受了陳公輔的諫言,免去李邦彥、王孝迪和蔡懋在朝廷的職務。李邦彥外任鄧州知州,王孝迪擔任醴泉觀使,蔡懋去往大名府任府尹。

李邦彥請求補足其守孝的時間,宣和五年他父親去世時,他只守孝兩個月就被朝廷召回,根據丁憂守喪制度,他應該守孝三年。宋欽宗準奏,命他前去提舉亳州明道宮。

李邦彥雖然是“浪子宰相”,但宋欽宗對他懷有好感,因為宋欽宗在當太子期間,以及禪位之初,曾得到過他很大的幫助。現在迫于輿論壓力,宋欽宗不得不讓他下臺。為了給他挽回一點顏面,宋欽宗專門下達了一份手詔:“太宰李邦彥任政府累年,屢形憂國愛民之議,以至惜名器,抑冗濫,獻納非一。朕在東宮時,熟聞嘉譽,冊立之際,備罄忠誠。金人犯闕,其所建明,惟知利社稷撫軍民為急,朕一一施行。眾志未能遍諭,乃作弗靖,鼓唱流言,反與前日異議,元惡之人,忽生怨憤,實駭予聽。已依所乞宮祠,播告中外,咸信勿疑。”

就來品耀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宋海賊王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