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新命記  >>  目錄 >> 第一三零章 吃土

第一三零章 吃土

作者:哼哈大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哼哈大王 | 大明新命記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新命記 第一三零章 吃土

接下來的十來天里,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松山城里就像變成了一個大工地一樣,城里的各支隊伍,都在忙活著各自的上官安排下來的事情。

金國鳳一直指揮著夏成德所部和呂品奇所部,忙著修補松山西城和南城被損壞的城墻和防御設施。

同時,也動員了城里已經不多的鄉勇民壯、商民百姓,一起幫著官軍士卒清理西城和南城的廢墟。

楊振所部負責的東門,相對比較完整,不需要大費周折地修補,又因為他們這些人馬目前并不屬于金國鳳的麾下,所以金國鳳也不來調動他們。

現在,松山城里在都在傳言,說楊振將來可能要出任寧遠的總兵,一旦楊振要是離開了松山,先遣營自然也會跟著離開松山。

所以,不管是金國鳳還是夏成德,又或者是呂品奇,對待楊振及其先遣營各隊人馬,都是相敬如賓,也不給先遣營安排其他活計。

除此之外,松山之圍解除之后,東南五六十里外的筆架山屯糧城,已經向杏山、松山、錦州三地緊急補充了大批糧草軍需。

其中自然包括有調撥給先遣營的那一份兒。

所以這十來天里,楊振在松山城里不愁吃,不愁喝,不愁韃子來殺他,也沒有人來給他安排事情干,終于過上了夢寐以求的舒坦日子。

如果能夠有個美女伺候著,那就更好了。

當然,楊振本人安閑下來了,卻并不意味著先遣營的各支隊伍就能像楊振一樣安閑下來。

按照楊振之前的吩咐,擲彈兵隊的李祿先是帶著人馬,去了娘娘宮廟里,把娘娘宮廟里的所有自軍能用的東西,全都搜刮了回來。

包括各處大殿里懸掛的幔帳,以及鐘鼓樓上的鐘鼓,甚至包括大小殿堂里面銅的、鐵的香爐、燭臺。

凡能用的,一個也沒落下。

倒不是楊振愿意對天后媽祖娘娘不敬,而是這些東西與其留給將來韃子再來的時候使用,倒不如自己搶先拿下。

如果不是因為楊振的心里一直有個念想,想要留著這個娘娘宮,在將來某個時候狠狠地坑韃子一把,那么在這些日子里,他恐怕就要接受其他將領的建議,直接將娘娘宮給拆了,免得留給韃子們做行營或者行宮使用。

當然,他并沒有這么做。

一來,下一步自己還要用船用水師,拆了天后媽祖的宮廟,也怕是水師營的水手們犯忌諱。

二來,他自己也存了個萬一之想,那就是利用松山城外方圓十里之內唯一保存相對完好的這處宮廟建筑,坑韃子一把。

坑死誰不要緊,反正能坑死一個算一個,要是一下子就能坑死一堆滿韃子親貴,那就更好了。

所以,這些天里,李祿奉了楊振的命令,一直帶著擲彈兵隊的四五十個人,在外辛苦勞作。

不僅把娘娘宮里的有用之物搜刮一空,而且還在娘娘宮大殿里的不同位置,埋設了五顆精心制作的萬人敵。

娘娘宮的大殿里地面平整,地上鋪著一層大塊的方磚。

有的方磚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出現了破損。

李祿按照楊振給他畫的圖形,指揮著手下人起開了兩排青磚,在地面上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布局。

先在丁字形的“一橫”下面,每隔幾步就一個坑洞,連著挖了五個,并在坑洞里埋設了五顆藥量充足的萬人敵。

然后,沿著丁字形下面的“豎鉤”挖一道溝槽,通到大殿的外面,并且一直挖到娘娘宮的圍墻外面。

最后,將五顆萬人敵上的特制藥捻子,纏繞在一起,用油布緊裹著,埋在溝槽里。

大殿里埋好以后,用土小心鋪平,然后再鋪上起開的青磚,把地上的浮灰掃上去,將地面恢復如初。

大殿外面的就好辦了,用起出來的干土回填,然后輕輕踩實了即可。

李祿用了三天時間,把這些比較精細的活計做完。

本以為大功告成了,結果興致沖沖地一向楊振匯報,立刻就又被楊振給安排了更多的活計,而且還是同樣一項任務。

楊振問他,你如何判斷韃子的將領們何時在議事,又如何趕在在他們議事的時候接近娘娘宮的圍墻,并將萬人敵引燃。

李祿當時竟無言以對。

隨后,楊振對他說,如果將來韃子小股人馬入駐娘娘宮,沒有大人物,那么用萬人敵炸死他們的設想就作罷,就當白弄了。

如果韃子王爺以上大人物入駐,那么娘娘宮周邊就一定是營帳遍地,戒備森嚴,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接近娘娘宮,引燃萬人敵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如果解決不了這個點火引爆的問題,那么在娘娘宮的大殿里埋設再多的萬人敵,也沒有一點用處。

那么如何將預先埋設好的那些萬人敵引燃,然后將住在娘娘宮大殿里的韃子高官們炸到天上去呢?

直到他愣了半天,也想不出成功的辦法,楊振才告訴他說,還是要繼續挖溝,挖地溝,甚至是地道。

就這樣,楊振出了這個主意之后,李祿又帶著自己手下的擲彈兵隊一共四十八個人,吭哧吭哧地挖了五天地溝。

然后又用了五天的時間,在自己挖的地溝上面,搭上了從韃子營壘里拆除的一根根原木,然后鋪上一層蘆葦和干草,再厚厚地鋪上一層從溝里挖出來的砂石泥土。

到了最后,為了更好地偽裝和掩蓋痕跡,原來挖成的兩尺寬、三尺深的地溝,最終愣是變成了一條僅能容下一個人匍匐前進的地道。

說是地道,有點夸張,從松山城外到娘娘宮一帶的淺層地表,都是沙土地質,挖不了地道。

因為地表的土層不夠深,挖淺了容易塌方。

一旦挖深了的話,要么碰上土層下面的巖層,根本挖不下去,要么不斷往外滲水,地道變成了水道,地溝變成了水溝。

松山城的地形情況就是這么復雜,靠近松山城所在山崗的地帶,地下淺層土質下面全是堅固的巖層,根本無法深挖地道,靠近娘娘宮一帶特別是海岸一帶,一挖又會滲水。

所以,楊振只能讓李祿領著人因地制宜,適合挖的就挖,不適合挖的就走地上,適合挖地道的直接挖地道,不適合的地方就挖地溝,然后架上原木蘆葦,蓋上沙石泥土。

也因此,這一條埋在地下的通道弄成之后,卻不是連貫的,而是斷斷續續的,但是斷斷續續的地下通道,累加在一起,總長也達到將近三里。

這個,就是在這十幾天里,李祿和他的擲彈兵隊士卒們沒日沒夜所做成的事情。

在他們完工之后,楊振倒是去看了一眼,就算是驗收通過了。

至于李祿他們做的這個工作會不會起作用,什么時候起作用,到了該起作用的時候還能不能用,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

也許到了夏季,一場暴雨就把它全毀了。

也許等到韃子再來的時候,他們挖掘的地下工事可能會在第一時間被人識破。

這個就不是松山城里的楊振和已經累成狗的李祿能夠左右的事情了。

楊振倒是很想動員先遣營全體士卒,去城外挖出一條真正的地道來,但是他麾下的人手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其他各隊士卒也有各自的任務,根本抽不出人力。

張得貴的炮隊左右翼人馬在先遣營楊振舊部之中算是最多了,也不過八十個。

這段時間之內,他們先是忙著與其他幾支人馬一起拆除城外韃子的營壘,把堆成了山的原木運到城里存放。

然后又與先遣營的其他各支人馬一起,到南城和西城內外,去搜集韃子重炮發射出來的大鐵彈,每日里忙得是腳打后腦勺,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火槍隊的張臣和張國淦也沒閑著。

張臣帶著火槍隊的左翼人馬,跟潘文茂走街串巷,在松山城內房前屋后的各種犄角旮旯地方“吃土”。

而且專找那種土院墻里嗆鼻子、辣眼睛的犄角旮旯地方“吃土”“嘗土”。

他們嘗的土,當然不是一般的土,而是被稱作“地霜”的硝土。

硝土是有味道的,除了嗆鼻子、辣眼睛之外,它還分為酸甜苦辣四種味道或者說四種品質。

四種品質里面,也即四種味道里面,入口辣的最好,其次是苦的,再是甜的和酸的。

張臣他們跟著潘文茂,把松山城內有硝土的位置一一標記出來,并且畫圖注明,記錄在案,留著將來使用。

等到張臣麾下的火槍隊左翼士卒們,跟著潘文茂學會了地霜或者硝土的辨識方法之后,他們就被楊振給派到了松山城外。

松山城外,那些被韃子軍隊摧毀的墩堡、敵臺,以及軍屯、民屯和村落,看起來似乎是沒有用了。

但是楊振知道,那些只剩下斷壁殘垣的村屯,那些倒塌的房屋、破敗的庭院,以及空空的豬圈、牛棚、馬廄,仍然有用。

因為他所需要的的硝土、地霜,恰好就存在于庭院的老墻腳,不起眼的豬圈、牛棚、馬廄里,甚至是人人掩鼻的茅廁等不易被雨水沖刷的地面之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新命記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5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