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從1979開始做文藝  >>  目錄 >> 第40章 雜志發行

第40章 雜志發行

作者:書雪追風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書雪追風 | 從1979開始做文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1979開始做文藝 第40章 雜志發行

六月中旬剛過,就在張偉忙著拍幻燈片攻克諒山的時候,當代雜志創刊號出版了。

出版社的發行人員對雜志銷量的期望值還是比較高的,但是首印七萬份已經是他們想象力的極限了。就這還是他們極力爭取來的,本來出版社定的首印數只有五萬份。

可是令出版社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樣一本季刊雜志,才上市一周,就被全國各地的讀者搶購一空。雖然借助了人民文學雜志社和新華書店的良好關系,當代得以在全國鋪貨,但是這樣的銷售速度也實在是太驚人了。

當代雜志社還是低估了文學雜志在這個時代的恐怖吸引力。七萬份銷量的文學雜志,放在文學被邊緣化的2018年的話,估計雜志社主編會興奮的瘋掉,但是在這個年代,七萬份卻遠遠不夠。

后世當代雜志第二期加印到11萬冊,全部售空,第三期加印到13萬冊,仍是售空,直到1981年第一期雜志達到了銷量最高峰的55萬冊,雜志也由季刊改為雙月刊,銷量才停止了上升勢頭,但是每一期仍保持著二三十萬份的銷量。

隨著雜志的出版銷售,后續的讀者反饋也陸續的到來。

創刊號上面共計刊登了八篇小說,兩篇雜文,一篇散文,一篇話劇,一篇報告文學,十一首詩歌,還有兩篇文藝評論。

這些文章在讀者中反響最強烈的,還是當初最具爭議性的兩篇,未來在召喚和高山下的花環。

未來在召喚所講述的是思想開放的干部與思想僵化的干部之間的斗爭,這種現象在此時的社會上,單位中十分普遍,因此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共鳴。

年輕人要解放思想,大干實干,卻總有些頑固派貪圖安穩度日,拖了后腿。

未來在召喚提出了一個有現實針對性的社會問題,在戲劇領域,這種劇集統稱為“社會問題劇”,類似的比如大家可能沒看過但都聽說過的挪威戲劇家易卜生寫的玩偶之家,這種“社會問題劇”很容易引起社會廣泛的爭議和反響。

在當代雜志上發表之前,未來在召喚就已經確定要搬上話劇舞臺,現在正由中央實驗話劇院進行排練,預計十二月份在帝都首演。

這部戲劇的作者趙梓雄,1962年畢業于蘭州藝術學院戲劇系,他的創作經歷并不長,可以算是青年劇作家,但是也已經將近四十歲了。

與之相比的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張偉,才剛過二十二周歲,不得不說是一個怪物。

在讀者中間,未來在召喚還只能算是小熱,但是高山下的花環卻是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受到了無數讀者的追捧。

為了能夠看到這篇小說,不僅是文學愛好者,無數普通的民眾也爭相傳閱這一期的當代雜志,連各地圖書館的雜志也被借閱一空。

由于前一段時間國內媒體對于這場邊境戰爭的報道很少,很多普通民眾都是知道南疆有戰事,卻并不知道其中的細節。

至于原因嘛,后來在在軍事節目中,軍事專家李先生的解釋是:“之所以當時不報道,是軍隊明令禁止的,主要原因就是防止泄密。”

似乎也挺有道理的,要知道兩軍交戰取勝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知己知彼,當時我國境內也潛伏著大量的敵軍間諜,而報紙就是間諜收集軍情的一個重要方式。

當然背后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尤其讓人困惑的是為什么后世即使戰事過去了二三十年,官方的報道還是少得可憐,關于這場戰爭的大規模紀念活動也鮮見于官方媒體。

記得后世看到的一則消息,2016年華國海軍在帝都舉行收復西南沙七十周年的慶祝活動,活動剛進行到一半,鄰國的抗議公函就交到了外交部手中,結果當天的新聞聯播中沒有此次重要紀念活動的只言片語。

其實,軍人不需要像某些人那樣,連下個蛋都要轟轟烈烈的占據媒體的頭版頭條,但是軍人害怕被遺忘。

高山下的花環除了故事情節真實感人之外,作為第一本描述那場戰爭的小說作品,也算是搶了一個先機。

普通民眾通過小說,第一次詳細的了解了這場邊境戰事,同時也看到了殘酷的戰場,和英勇的我軍指戰員,以及難以割舍的親情、愛情、戰友情。

當代雜志還在小說最后簡單介紹了作者張偉,言明作者本人就是這場戰爭的親歷者,還榮獲了特等功勛和“戰斗英雄”的稱號。并且注明小說中的英雄人物都有原型,并非杜撰。

這一簡單的注解在普通民眾中引起的反響可謂是極其熱烈,張偉一下子成為了人們心目中英雄的代表,帶上了偶像的光環。由于張偉寫書的時候沒有用角色的原名,人們紛紛猜測張偉是小說中的哪個人物的原型。

可是與普通民眾對于這部小說的熱捧不同,文藝界卻出現了很多反對的聲音。

有人認為:“作品中寫到的部隊干部在邊境戰爭中犧牲后,口袋里還裝著欠條的情節欠妥,這么寫影響了部隊的聲譽,有丑化社會主義農村之嫌”。

有人認為:“趙蒙生這個紈绔的軍二代角色的設定,戰前貪生怕死的形象,丑化了人民軍隊,有損人民軍隊的英勇形象。”

也有人認為:“作品中對于小北京因為兩發臭彈而犧牲的描寫,丑化了工人階級,傷害了工人階級的情感,不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總之,照某些人的說法,這么一部優秀的小說將華國各個階層的人都丑化了一遍,妥妥的大毒草一枚,小說應該立即封禁,作者張偉應該立即清理出人民軍隊,受到人民正義的審判。

不得不說混文藝圈的這幫人都挺黑的啊,動不動就生拉硬拽,上綱上線。背后掩藏的或許是他們內心無比的嫉妒,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居然寫出了這么轟動性的作品,不上來踩一腳簡直天理難容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從1979開始做文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