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從1979開始做文藝  >>  目錄 >> 第43章 稿酬

第43章 稿酬

作者:書雪追風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書雪追風 | 從1979開始做文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1979開始做文藝 第43章 稿酬

七月底的時候,張偉再一次收到了一連轉來的兩個大個包裹。張偉在吳雪震驚的目光中打開了包裹,里面滿滿登登的都是讀者來信。

在文學盛行的年代,還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普通讀者對于文學創作的積極回應。

每當在報刊雜志上面看到自己心儀的作品時,熱情的讀者必定會積極參與作品的評價,給讀者寫信,給編輯寫信,交流讀書心得,就和后世的粉絲一樣。

南疆的戰事此時已經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一篇如此精彩的小說恰逢其時的出現在雜志上面,作者又是直接參戰,并且獲得榮譽稱號的戰斗英雄,這無疑勾起了無數文學青年和普通百姓給作者寫信,給編輯寫信,一吐心聲的強烈念頭。

張偉這次收到的兩大包裹信件看似很多,但這些還只能說算是滄海一粟。

當代雜志在發行三天后,雜志社就開始陸續收到讀者的來信反饋。起初還只是零星的一兩封,而且都是來自于帝都附近地區的讀者,慢慢的信件數量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最后全國各地的讀者來信如雪片般飛來,多得只能用麻袋來裝。

這些信有的是寫給雜志社編輯的,有的是點名要求轉給雜志上某篇文章的作者的,但其中九成九都是寫給花環的作者張偉的。

再之后,高山下的花環被其他報紙轉載,被中央廣播電臺播放之后,雜志社就不再是一封一封的收信了,而是成車成車的從轉載的報社以及廣播電臺轉過來信件。

張偉收到的只是雜志社先期收到的一些信件,而且還是經過雜志社編輯們初步篩選過的,而這就已經足足有兩大包裹了。

張偉先打開當代雜志編輯寫來的信,信中向張偉介紹了文章發表后在讀者中產生的巨大反響,并且再次向張偉約稿。

當代雜志社想讓張偉寫一篇關于花環的創作談,他們將在下一期雜志上發表。雜志社希望張偉介紹一下自己,也介紹一下花環誕生的經過。相當于是一篇人物專訪,但是帝都離山城太遠了,雜志社派個編輯過來實地采訪太費事,也沒有必要,只是隨信附帶了一些雜志社的編輯們事先擬好的問題,讓張偉來參照著寫一篇文章。

信中還附帶寄過來了一張稿酬的收據單和一張匯款單,張偉看了下匯款單,居然足足有一千多元錢,相當于此時普通工人超過兩年的工資,在這個時代也算是一筆巨款了,畢竟此時萬元戶都還是鳳毛麟角。

張偉拿著稿酬的收據單仔細看了半天,才弄明白這個金額是怎么算出來的。

這個時代的稿酬分為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這也是建國以后華國一直實行的稿酬制度,當然運動時期除外,那十年作家完全就是靠愛發電,屬于是零稿酬時代。

運動結束以后,在1977年,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重新恢復了稿酬制度,但是標準比運動前要低很多,制度規定著作稿每千字為2至7元,翻譯稿每千字為1至5元。

這是基本稿酬,此外還有印數稿酬。

印數稿酬是作家的作品在出版或者重印時,出版社按照印數支付給作者的稿酬,印數稿酬以基本稿酬的總額乘以規定的百分比來確定。一般著作稿這個百分比以一萬冊計算為基本稿酬的8%,翻譯稿以一萬冊計算為基本稿酬的2%。

基本稿酬是一次性的,而印數稿酬則是持續性的,在作品重印時出版社不再支付基本稿酬,但是印數稿酬仍要繼續支付給作者。

作家的作品暢銷的話,每重印一次都可以額外獲得一筆收入。

當然使用這種稿酬計算方式,華國作家所獲得的收入與普遍采用版稅制度的西方作家所獲得的收入根本沒法相比。J.K.羅琳在哈利波特出版到第五部的時候就已經身價達到十億美元,財產數量超過了英國女王。

就拿張偉的這部花環為例,基本稿酬為2至7元每千字,雜志社沒有欺負他這個新人,給了他5元每千字的較高的價格,花環共計有十三萬一千字,基本稿酬合計就是655元。

還有印數稿酬,當代雜志創刊號的印數為七萬冊,按照基本稿酬的8%計算,印數稿酬合計就是7*8%*655=366.8元。

基本稿酬加上印數稿酬合計就是1021元8角,好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個稅,要到明年九月份國家才出臺了個人所得稅法,個稅起征點最開始為八百元。

后來隨著物價上漲,人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個稅的起征點經過幾次陸續的調整,提高到了2018年的五千元,但是稿酬八百元的起征點一直未變,而且是單一的百分之二十稅率,這就比較恐怖了。

這一千元的巨款可是張偉在前世今生的寫作生涯中所拿到的第一筆稿費,在這個時代也算是很大一筆錢了,看來這個年代當作家還是挺有前途的。

當然這點錢和西方的作家沒法比,甚至和文壇前輩們的稿酬收入也是沒法比的。

張偉記得前世看過的一則報道,魯樹人先生從而立之年到去世,平均每年可以靠稿費掙到16.8萬銀元,平均每個月一到兩萬多銀元,你敢信?而當時銀元的幣值十分堅挺,一銀元可以買十六斤大米,四五斤豬肉,或者六尺棉布。

在新華國成立初期,作家老舍與翻譯家劉少棠曾經靠一本書的稿酬便能買下帝都一座四合院,你敢信?

縱觀整個二十世紀,華國文人的稿酬水平整體是在呈下降趨勢的。

即將到來的文學繁榮的八十年代,將是作家稿酬“最后的美好時光”,等到進入九十年代,作家與翻譯家稿酬多年偏低,而物價持續上漲,這一群體的生活大多與富裕絕緣,無正規職業者甚至入不敷出。

張偉拿到了一筆巨款,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負傷以及犧牲的戰友,想到了他們的家人,重生一次,而且衣食無憂,張偉覺得自己有必要為這些最可愛的人做一些什么。

張偉自己只留了一個零頭,將一千元整數分成了幾份,匿名寄給了一連負傷和犧牲的幾位家境困難的戰友,包括梁連長和靳副連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從1979開始做文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08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