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是演技派  >>  目錄 >> 第九百零六章 點映

第九百零六章 點映

作者:陳奔馳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陳奔馳 | 我是演技派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是演技派 第九百零六章 點映

“由身份錯置引發的笑料,劇情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兩個主角在交換身份的同時換位思考,用《一個殺手的自我修養》道出了表演的真諦,用《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道出了愛情的真諦!賀新再一次向觀眾貢獻了影帝級的表演……”

“這是寧皓第四部商業長片(算上還未上映的《無人區》),多線敘事、身份懸念、喜劇因素還有盲打誤撞等風格特征都得到了保留,并得到進一步發揮,他還是走這路子,自成一家。盡管在編劇技巧上,像拼貼游戲和故意打亂的人物關系,但借助賀新和沈藤全然不同的表演方式,使得《人潮洶涌》成為演員表演上最具看頭的一部寧皓的作品……”

“格局不大,不算大制作,也沒有大場面,但結構精巧,情節緊湊,包袱眾多,甚至每一格畫面都蘊藏著一種機巧。看這樣的電影,能強烈的感受到編劇和導演的機靈勁,使勁渾身解數,每一個巧合都妙到毫巔卻又天衣無縫,這種感覺真是斗智斗勇,酣暢淋漓……”

媒體專場后,一篇篇影評新鮮出爐,大部分都是吹捧的。當然這也建立在這確實是一部優秀喜劇電影的基礎上,要不然就變成了尬吹。

也有持批評態度的,比如“前半部還算有意思,兩個各自沉浸在自己生活里的人突然轉換角色并都進入角色的主題還算有趣。后半部分開始為了效果而效果了,信服力驟降……”云云。

對于這種拿了紅包、收了禮品,還要批評的報道,公司宣傳部門會把相關媒體和記者細心的記下來,今后……對不起,不合作了。

當然賀新作為公司老板不會去關心這種細枝末節,配合鐘麗芳宣傳的何麗蓉也不會特意向老板匯報這個。

“點映的效果怎么樣?”

媒體專場之后,《人潮洶涌》在京城、上海、廣州等幾個大城市的指定影院開始點映。

所謂點映就是在電影還未正式上映之前為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預先放映。這是從好萊塢引進的模式,國內最早始于2002年的《英雄》,當時國師為了有資格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前在深圳舉行了為期七天的點映。

之后大概是為了趕時髦吧,很多大片在上映前都會選擇點映。這也是為電影大規模上映之前的一種造勢的行為。

不過點映也有風險,提前曝光往往就會被盜版提供盜攝的機會,甚至還有人能從影院偷出高清版本來。

如今隨著國家對影視行業反盜版力度不斷加大,加之如今早已普及了數字放映的模式,高清版本的盜版難度在不斷加大,但是在影院里盜攝的行為卻屢禁不止。

就算到了后世,有些熱門的電影,類似《流浪地球》、《八百》等等在點映期間都曾出現過影院盜攝版的盜版。

盡管國家對此類行為的打擊力度很大,一經查實,就會面臨最高五十萬的罰款和幾年的牢獄之災,但是對于電影片方來說,只要盜版流出,這個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這次還公司出品的電影第一次搞點映這種模式。在防盜版措施上效仿早在九月份就開啟為期一周點映的《金陵十三釵》的模式。

就是嚴格控制放映場次和觀眾人數;把票價提高到原有票價的一倍;觀眾必須憑身份證實名制購票;進場必須接受安檢,類似手機、照相機等電子產品一律不得帶進場;觀眾進場必須存包等等。

而且選擇點映的影院也是片方長期合作,信得過的影院。在放映中片方和影院還會組織巡邏隊,每隔五分鐘進行一次巡查,防止在電影放映過程中的盜攝行為。

至于《金陵十三衩》,包括之前的《英雄》、《梅蘭芳》等,為什么都會把點映放在正式上映前幾個月的九月份呢?

原來按照奧斯卡獎的規定,所有報名參加明年奧斯卡獎的影片,都必須要在上一年的十月一日到今年的九月三十日之間,至少在商業電影院上映一周。按照老美的說法是參賽電影必須要經過觀眾的檢驗。當然為了參賽而采取點映的模式就顯得流于形式,但至少比某些獎項甚至都沒有公映的電影都能獲獎的要有說服力的多。

這時,何麗蓉笑著匯報道:“觀眾對咱們兩位老板的作品非常期待,今天幾個影院點映的票,開售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光了。而且我們安排了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問卷調查,明天上午就會把結果匯總上來。”

這次《人潮洶涌》的宣傳力度是空前,一方面是集合了中影、博納、小馬奔騰等幾家投資方共同的資源;要知道這幾家公司大概是目前國內除了華藝兄弟之外,最有實力的電影公司。而另一方面電影的宣傳工作在鐘麗芳的全盤操作下,一直維持著很高的熱度和話題度。

根據網絡調查,目前《人潮洶涌》的知名度和觀眾的期待值完全不低于目前正在熱映的《龍門飛甲》和《金陵十三釵》。

而且這兩部電影目前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有點高開低走的趨勢。都說最好的宣傳就是同行的襯托,當然不能說這兩部都是爛片,但褒貶不一、毀譽參半的評價,更增加了觀眾對《人潮洶涌》的期待值。

畢竟寧皓之前的兩部瘋狂系列珠玉在前,而賀新的表演則從未讓觀眾失望過。

相比女演員的四小花旦,到后來的四旦雙冰,再到如今的什么四旦雙冰包湯圓之類的,其實都是炒作。大概最早《南都》評出的四小花旦章紫怡、周訊、趙燕子、徐才人,在當時來說還算比較有說服力之外,之后的雙冰那是硬貼著四旦炒作成功。

而且那個時候徐才人明顯名不其實,趙燕子也淪為票房毒藥,拿到東京影后,且在《風聲》中大放異彩的程好明顯勝過了大部分人。

至于后來的包湯圓,完全是效仿雙冰,是為了硬是要擠進這個大花陣營而炒作,憑空創造了這么一個稱號。

每每說起這個來,程好總是很不屑,或者說既有點酸溜溜不甘被排除在外,又不屑跟硬坳“才女”人設的徐才人,以及胖冰、大美圓、菲包等花瓶為伍。

至于男演員方面同樣也有四大小生之說。四小花旦是兩千年左右誕生的,同時代的四大小生分別是陸譯、黃雷、李鴨棚和胡兵。

那時候剛剛由快遞小哥進入這一行的賀新壓根就排不上號。直到03年的時候,新一期的四大小生才有他的名字,同時還有劉液、小明哥和佟大偉。

不過相比四旦的穩定,四大小生倒是經常換人,有上有下的,比如象鄧朝、印曉天、聶元、插刀教的杜村等等都曾名列其中。如今小文風頭正盛,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也能名列四大小生。

但有趣的是,大概三四年前,媒體已經不再將賀新的名字名列其中。至于原因么,無他,差距太大。

無論是小明哥也好,陳昆也罷,亦或佟大偉、劉液之流,無論是榮譽、票房,特別是演技,都無法跟他相提并論。加之他又是影視公司老板的身份,可謂獨樹一幟。

而如今的賀新是目前國內唯一可以跟香港明星扳扳手腕的新生代男演員。而中生代的,大概只有姜聞和葛大爺這兩位。

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時代造成的,比如03年之后,內地和香港正式開啟了合拍片時代,在之后長達近十年的時間里,所謂合拍片就是香港明星始終占據男主之位,搭配內地的花瓶,然后內地出色的男演員往往就會淪為配角。

這也是為什么內地女演員可以拿到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后,而內地男演員永遠都沒有斬獲影帝的機會。

當然這個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場決定的,但是也抑制了很多內地男演員的發展。你想當初一部《無間道3》,讓道明叔和黃智忠去做配。黃智忠做配可能還說得過去,畢竟人家名氣不大,但是明顯格格不入。粗看可能是道明叔和黃智忠有點用力過猛或者再說難聽點就是過于拿腔拿調,但是站在純業務的角度去看,不提道明叔,就憑黃智忠的表演,也明顯勝過劉得華、傻強、黃sir之流。

而賀新大概是所有新生代演員當中唯一的異類,除了最開始拍文藝片,到后來他只拍自己公司的電影,文藝片能刷獎,商業片更是能打。在票房上常常把那些所謂香港大導演、大明星的大片打的落花流水。

而新皓傳媒出品的電影,清一色都是以內地演員主扛,從賀新本人到黃博,再到現在的徐光頭、寶強以及小文。

曾經也有媒體問過他,為什么不用港臺明星,甚至還有不懷好意的問他是不是排斥港臺演員?

賀新一開始打哈哈說什么港臺明星太貴了,自己小打小鬧請不起。后來《賽車》中請來了不少來自灣灣的喜劇演員,包括今年這部熱賣的《失戀》中是王瑤慶。他已然完全有理由可以說自己并不排斥港臺演員,首先要看角色合不合適,然后演技怎么樣。如果同樣合適、演技相當的情況下,他肯定優先選用內地演員。一方面只允許你們抱團,我們就不能抱團么?當然這話不能放在明面上講,但站在制片人的角度,這年頭的內地演員肯定要比港臺明星便宜的多。

也正是因為這種現狀導致內地的新生代演員往往只能靠電視劇走紅。作為電視咖的他們和電影咖的賀新之間就存在這天然的鴻溝。而且就算是電視劇,人家僅憑一部現象級的神劇《潛伏》,就囊括了中國電視飛天獎、金(shui)鷹獎、白(hei)玉蘭獎的三項視帝的桂冠。這也是旁人遠遠無法企及的。

今天何麗蓉過來,除了匯報工作,另外還附上了一張出席后天也就是一月六日《人潮洶涌》首映禮的名單。

大部分都是跟公司合作過的演員,類似博哥、徐光頭、寶強等人更不必說了,還有因《失戀》而爆火的白雪,新苗工作室的當家花旦佟亞麗,另外還有孫麗、鄧朝等人,就連叉燒芬和張進夫婦也都在名單上。

本來作為作為老板娘也在名單之列,但是不巧一月六日還是她帶的那個表演班大戲公演的日子,實在是難以脫身。

“騰哥和老萬到時候直接在上海跟我們匯合。”

這段時間沈藤和萬倩作為男女二號,如同空中飛人一般到處接受訪談,頻頻在綜藝節目中亮相。

一方面是出于電影宣傳的需要,但同時對于他們個人來說,也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曝光的機會。

沈藤和萬倩都長期扎根于各自的話劇舞臺,你當他們是對話劇有情懷或者不想紅么?開玩笑,只要是演員就沒有不想紅的,除了名利雙收,還將意味著你將獲得更多的機會,更多的選擇劇本和角色的機會,試問會有哪一位演員能夠經得住這種誘惑呢?

他們只不過是以前沒有機會罷了。

如今機會就擺在眼前,奸懶饞滑如騰哥一般,這個時候依舊痛并快樂著。

因為《人潮洶涌》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上海,所以這次首映禮也響應的放在上海。應該說《人潮洶涌》多少帶有海派喜劇的味道,但同時又融合沈藤扮演陳小萌這位從東北跑到上海來發展的草根形象。

尤其騰哥在電影里一口東北話特別溜,這也是寧皓執導的一貫風格,偏愛方言的表達。而賀新飾演周全帶著一股子新上海人的精英范兒,至于蔣琴琴和萬倩的角色這純粹是上海的土著。

她們兩人雖然不是上海人,卻也都是南方人,一個湘妹子,一個川妹子,都具有南方女子的溫婉。而且萬倩本身就是上戲畢業,家也安在了上海,相比完全靠演技來彌補的蔣琴琴似乎更有上海的味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是演技派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