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南明洶涌  >>  目錄 >> 第十五章 強權即信用

第十五章 強權即信用

作者:杜春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杜春秋 | 南明洶涌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南明洶涌 第十五章 強權即信用

“沒錯!南洋地區,往西過了馬六甲一直到非洲我全要。那本就該是中國的地方。”

其實,李存真沒有和韓瑾瑜說全部貨幣的知識。紙幣錨定硬通貨當然是正確的。李存真穿越的時候,作為金融霸主的美國,發行的美元眾人熟知是錨定石油,但最開始其實是錨定的糧食。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全世界有一半國家不進口美國的糧食就會餓死,無可奈何之下只能使用美元。這也是美元能夠橫行世界的一個主要原因。

從十六世紀開始一直到二十世紀,由于歐洲在全世界的殖民,導致全世界除了東亞的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說白了就是黃種人的國家之外,幾乎全都吃小麥粉。

黑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也是以小麥粉為主食的。因為歐洲人就是吃小麥的,所以就把這個習慣帶到了殖民地。當然,東亞人也吃小麥粉,饅頭、花卷、餃子、抄手、刀削面都是用小麥做的,但是主食主要還是吃稻米。這和中原水利灌溉是分不開的。從這就可以看出中華文明的獨特性。

由于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吃小麥,而美國又是糧食生產大國,所以便有了操作空間。美元也變得更為有效。不用美元就得餓死,所以只能用。糧食匱乏的國家只能紛紛向美國出口資源甚至出賣國家利益以便換取美元,然后用美元換小麥粉,吃了活命。悲哀!

至于石油美元當然也是管用的,但是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美國使出來的招數。其實一開始,美元還是錨定在糧食和黃金上。由于,用美元這紙就能換取黃金,所以大家又叫美元為美金。即便美元已經不能兌換黃金了,但是大家仍稱呼美元紙為美金。足見習慣之強大。

同樣的道理,明李此時發行金陵鈔,能夠兌換白銀,其實這紙便是白銀的憑證,不僅僅是紙了。再加上糧食——特別是湖北生產稻米——的加持,明李紙幣金陵鈔自然能夠很快獲得信譽。

李存真讀過歷史,聽過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行長創造的金融奇跡,就是用紅色貨幣綁定食鹽,從而保證紅色貨幣能夠被使用。這一點比美國尼克松當總統時的國務卿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的美元錨定石油早了半個世紀。

而美元之所以能綁定石油是因為強權。美國在全世界有四百多個軍事基地,在海上有十幾艘航母組成航母戰斗群。誰“不服”就揍誰。所以,美國說石油需要用美元結算,全世界也只能聽之任之。看起來世界進入到一個十分“有序”的狀態之中,而實際上,全世界都被美國這個“惡霸”奴役了。

李存真當然要學這些東西,不過,現在是十七世紀,在本時空只能算是李存真自己的發明。

除了糧食,江南鹽鐵目前都控制在明李朝廷手中,想要獲得食鹽和鐵器就必須使用金陵鈔,這是錨定的另外兩種硬通貨。

韓瑾瑜問:“在南洋擴展,可是會碰到西洋人的呀。”

“沖突在所難免了。”李存真嘆了一口氣說道,“其中最不好對付的應該是荷蘭。以后沒準是英國。不過有我在,他休想起來,我在南洋的時候可是受過英國不少氣。新賬舊賬我得和他好好算算……等我控制了貿易通道,不管是荷蘭、英國還是西班牙,都必須使用我的貨幣。否則就給我滾蛋!”

“爺,你怎么保證那西夷也能聽你的?”

“我不是和你說了嗎?我是吳王,我手中有軍隊。貨幣的信用并不來自于本身的價值,而是來自于強權。西洋人打不過我,自然就會認可我的貨幣。以后他們想要購買我們的絲綢、瓷器、茶葉、棉布,當然可以用金銀作為交換,但是沒有金銀便要用金陵鈔來換。”

“爺,你的胃口好大,難不成你要把西夷全都趕出南洋去?”

李存真笑了笑道:“正是。”

“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為我華夏子孫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況且,那本來就該是大明的地盤。”

“本該就是大明的?”韓瑾瑜說道,“宣宗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放棄南下的計劃了。”

“這就是他的失誤。”李存真道,“仁宣二宗的那個仁宣之治其實就是文官忽悠他倆的。文景之治之后出來了一個漢武帝,仁宣之治后出來個明英宗。如此還說仁宣之治豈不可笑?”

“王爺要恢復南下的策略?”

“不僅僅是南下,還要西進。”李存真說道,“有一個東西或者一種意識形態叫做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并不是外來的,大明就有了資本主義。我個人認為,洪武朝的時候便有了資本主義,不過確實以國家而不是以民間的形式存在的。

大元朝的時候政府實行的都是松散的經濟管理,還一直維持對海外蒙古王公大量的金銀賞賜,任用色目人做生意把宋朝時大船出海好不容易掙回來的那點金銀全給折騰光了。所以明太祖洪武皇爺才說‘元朝過松’。

到大明建立的時候,朝廷已經沒有足夠的貴金屬來制造貨幣了,甚至明朝鑄造的銅錢還被民間鑄為銅器保存。洪武皇爺一看,這也不是個事啊,沒有貨幣社會經濟怎么運行呢?金銀朝廷是真沒有,只能發行紙幣——寶鈔。同時禁止民間金銀交易買賣。由于缺乏準備金和良好的貨幣管控手段,寶鈔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很快就沒人用了。其實這是一次挽救華夏的機會,掌握貨幣發行權的機會,可惜被錯過了。不過,宋朝元朝其實都折在紙幣超發上面。這么說來,換個角度看,洪武皇爺算是及時止損吧!皇爺一看既然大家只認金銀而海外貿易能賺金銀,那就頒布海禁,禁止民間海外貿易,把海貿并入由政府控制的朝貢貿易體系中。這樣一來,大明朝廷就控制了海外貿易,獲取了更多分配剩余價值的權力,這就是典型的‘放活微觀管控宏觀’,實現了國家資本主義。”

“啊?國家……國家資本主義?”

“呃……這么說可能不恰當。叫做計劃經濟也行。要知道資本不一定全是市場和自由,也有計劃、規范和調控。興許,洪武皇爺的策略叫做計劃經濟更恰當一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南明洶涌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