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建安天下  >>  目錄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張遼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張遼

作者:李寒衣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李寒衣 | 建安天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建安天下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張遼

馬邑之謀發生的大背景,是在漢朝廷決定廢除屈辱的“和親”政策,轉而對匈奴實施軍事打擊的背景之下。

在此之前漢武帝劉徹委派李廣等名將帶兵鎮守邊郡要塞,征調士卒鞏固邊防,同時采取措施鼓勵養馬,到了公元前134年,漢朝廷已經可以組建大規模的騎兵。

同時,在外交方面,張騫出使西域聯結大月氏夾擊匈奴,已經初有成效,至少在形勢上孤立了匈奴。

據《史記韓長孺列傳》、《史記匈奴列傳》及《漢書竇田灌韓列傳》等記載,公元前133年匈奴請求與漢朝和親結盟,當時朝廷大臣為此爭持不下,韓安國等人支持和親,王恢卻認為應該絕其所求,以兵擊之。結果韓安國一方得到較多朝臣支持,于是武帝決定與匈奴和親。

當時聶壹奉命以自身作餌,親到匈奴陣營,向當時的軍臣單于詐降,他聲稱自己能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舉城投降,然后匈奴可盡得該城財物。

軍臣單于果然貪戀馬邑的財物,信其所言,便立刻策劃起兵。

聶壹回漢后,以一名罪犯的首級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以示時機已至,引誘匈奴軍深入重地。

這是大漢朝廷自敗于白馬之圍后,第一次對匈奴的大規模作戰。漢武帝劉徹非常重視,他派出五位將軍連同車騎步共三十萬在馬邑設伏。

這五位將軍都是當時的大漢名將,分別是衛尉、驍騎將軍李廣,太仆、輕車將軍公孫賀,大行令、將屯將軍王恢,太中大夫、材官將軍李息,御史大夫、護軍將軍韓安國。

韓安國為三軍統帥,其他各部人馬都隸屬韓安國,具體部署為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率3萬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縣東北),準備從側翼襲擊匈奴的輜重并斷其退路,一舉全殲匈奴主力。

各部約定在軍臣單于進入馬邑時縱兵出擊。

計劃一度進展的很順利,軍臣單于因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縣),并派使者隨聶壹先入馬邑,等斬殺馬邑縣令后進兵。

聶壹在馬邑城中與縣令密謀,殺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級懸掛在城門之上,偽裝為縣令頭顱,欺騙匈奴使者。

軍臣單于得到使者的信報后,率大軍向馬邑進發,距離馬邑不足百里時,卻發現城野之間只見畜群,竟不見放牧之人,于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雁門一處邊防亭堡,俘虜了其中的尉史。

在威逼利誘之下,該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識破陰謀的軍臣單于大驚之下下令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王恢判斷形勢后,認為已經錯過了襲擊匈奴軍輜重的最佳時機,于是決定收兵回師,“馬邑之謀”遂以失敗告終。

這次大事件對漢朝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漢武帝以大行令王恢提出戰爭卻臨陣脫逃,將王恢下獄。廷尉判處王恢畏敵觀望死刑。王恢雖買通田蚡通過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求情,但仍無法平息漢武帝的憤怒,王恢被迫自殺謝罪。

同時,匈奴和漢朝廷之前的“姻親”之好,也宣告終結,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爭的序幕。

至于聶壹其人,史書上并沒有記載“馬邑之謀”后他的結果如何,不過《三國志》中提到張遼“本聶壹之后,以避怨改姓”,而從張遼的出身及其畢生表現似乎亦看不出任何商人家族的背景,由此推測,本來是“雁門馬邑豪”的聶氏家族,到了后漢末已經不再是土豪望族了。

而所謂的避怨,大概得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聶壹自知得罪匈奴一族,馬邑在朔州邊境,匈奴常南下肆虐,聶氏在馬邑難保不會被匈奴報復。

而另一方面,聶氏在漢室又失去功勞甚至還闖下了滔天大禍,破壞了漢匈和親,致使兩國連表面的和平也無法繼續下去。即便是漢武帝不追究聶壹的責任,聶氏族人在漢朝廷也很難再有發展的空間了。

綜合兩方面聶氏家族都難以在馬邑一帶長住久安。這個聶氏的后人,不知在哪一代,甚至可能是聶壹本人就已經開始改姓為“張”了。

到了張遼這一代,南匈奴已經依附漢室多年,而北匈奴在數次敗給大漢之后,已經西遷,雁門郡外面對的敵人是檀石槐所部的鮮卑人。

檀石槐是鮮卑部落首領投鹿侯之子,在漢桓帝年間在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奪東漢,向北抗拒丁零,向東擊退扶余,向西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故土,甚至一度攻至倭國,東西達一萬四千余里,南北達七千余里。

在永壽二年(公元156年)至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檀石槐不僅率軍襲擾云中郡,還多次攻打緣邊九郡及騷擾遼東屬國。

漢桓帝甚為憂患,欲封為王,請求和親。檀石槐堅辭不受,反而加緊侵掠,他在廣闊的領土上建立三大部落,各置大人統領。

張遼所在的雁門郡經常遭到胡人的殺掠洗劫,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雁門郡的軍民曾與一些匈奴人聯合反攻檀石槐,卻大敗而還,死傷慘重。

那時張遼只有八歲,少年時代就經歷了大量的邊塞戰亂,讓其擁有了果敢堅毅,陣前無畏的性格。

史籍記載,張遼在背并州刺史丁原征召為刺史府從事之前,在雁門郡擔任郡吏。

趙普在仔細思量之后,覺得此事或許還有得補救,在丁原沒有為董卓舉薦張遼之前,他必須得先下手為強。

此刻,程磊和周倉皆被他派出去辦事,身邊已經無他人可用,至于黃蓋其人,因他在京中沒有職務,辦起事來多有不便。

于是,趙普便親自帶著幾個隨從,趕去尚書臺去見盧植,至于進宮辦差,他只好事后再向漢靈帝告假了。

畢竟,事有輕重緩急,如果讓丁原先了一步,就等于在將來多了一個強敵

閱讀建安天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建安天下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1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