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第一敗家子  >>  目錄 >> 第0071章 插手政事

第0071章 插手政事

作者: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驥飛 | 大明第一敗家子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第一敗家子 第0071章 插手政事

詔書是隨著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派出的人到達南直隸和其他十三省的,至于北直隸,那就是京營的地盤,自然早就開始了!

南京,魏國公府正堂。

剛回府的徐顯宗端坐在正位上,堅毅的面龐上浮現出一絲疲憊。

“大哥,京城此舉是為何意?”

坐在正堂左側的一名青年略顯疑惑的對端坐在首位上的徐顯宗開口問道。

這個青年不是別人,正是徐顯宗的親弟弟——徐承宗!

“不管朝廷什么意思,我們魏國公府都必須要全力支持!”

徐顯宗并沒有正面回答徐承宗的問題,反而望著徐承宗開口道:“明天由你親自去衛所處理此事!”

“是,大哥!”

徐承宗起身拱手領命!

同樣的一幕還發生在云南的黔國公府,以及其他十二省都指揮使司衙門和各宣慰府中。

當這份詔書的內容傳入軍戶所之后,各地的軍戶紛紛踴躍報名,使得各地募兵所人滿為患。

畢竟,明朝的衛所制本身就是自給自足,底層士卒堪堪能夠糊口,這還是上司沒有克扣的情況,否則的話,他們根本就活不下去。

這一點,從明朝中后期糜爛的衛所制度就可覷一二。

山東都指揮使下轄的一個軍戶所內。

“敢問兩位官爺,這告示上說得可是真的?”

一名二十歲出頭的青年有些戰戰兢兢在募兵處前,對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派來的吏員和經歷開口詢問道。

“當然,這是皇帝陛下親自下的旨意,誰敢假傳圣旨!”

負責募兵的兩人頓時翻了個白眼。

“那…我能參加嗎?”

青年弱弱的問道。

青年名叫陸遜,乃是山東濟南衛的一名軍戶,他的父親已經年老,眼看就要離開軍隊,而他就要替代父親,前往軍中效力,卻沒想到就在這時,朝廷竟然派人來軍戶所募兵,其待遇之好,讓無數軍戶所內的年輕人為之向往。

本來他們從一出生就已經注定了成為軍人,原本還以為這一生就如父親那般平平淡淡,混口飽飯,卻沒想到…

“只要是符合標準的軍戶子弟,都能參加!”

……

這樣的一幕發生在大明所有軍戶所內。

那些軍戶在看到告示的第一反應是不信,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敢想象朝廷能夠如此大手筆!

各地軍戶所將領也很不情愿京營在他們的衛所內募兵,但是,在朱祁鎮那道圣旨和五軍都督府的嚴令下,他們只得低頭遵令。

……

二月底,一道夾著內閣票擬的奏折副本,呈上了朱祁鎮的案頭,奏折中字里行間所呈現出來的信息,讓朱祁鎮心中一揪,急忙讓金英讓司禮監將這道奏折扣下,并且急召內閣三楊和戶部尚書劉中敷到乾清宮議事。

這道奏折是由山西、河南、湖廣、陜西四省上奏的,原因是他們境內的逃民增多,管理起來非常困難。

最重要的是,因為逃民增多,各地的賦稅肯定會下降,從而不可避免的會被朝廷追責,盡早上奏,將這個難題丟給朝廷才是正道!

和其他兩省主官相比,奉宣德皇帝旨意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的于謙上奏的奏折中不僅將所遇到的問題上報,并且還附上了建議,建議朝廷下令各地編制逃民周知冊,用于清查逃亡戶口的通知文冊。

在‘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的古代,朝廷對百姓的流動限制非常嚴格,原因就是經常會出現逃民的現象,而一旦逃民過多,那勢必會影響當地的賦稅、徭役征發,對于社會秩序的穩定也是非常不利的。

于謙建議的逃民周知冊就是記錄百姓的鄉里、姓名、口數、戶籍類別,原有土地數及賦役負擔情況等條目。

若再有逃戶,就按冊督促逃戶復業。

這種限制逃亡的政策在明朝深受廣大農民百姓的痛恨。

不過,這也是古代資訊落后時的不得已之法。

內閣三楊和戶部尚書劉中敷都對于謙的建議非常滿意,決定按照于謙的建議,在逃戶較多的山西、河南、湖廣、陜西四省及南北直隸各府、州、縣編制逃民周知冊。

但來自后世的朱祁鎮卻深知,造成逃戶增多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引起的,古人一向都崇尚故土難離,若不是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沒人愿意逃離故土!

很快,三楊和劉中敷便來到了乾清宮。

雖然劉中敷因為想插手香皂和肥皂的買賣而被朱祁鎮下令內閣下詔申斥,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在朝中的身份地位,因為他的本意確實是想要給國庫增加收入。

但經過三楊的解釋之后,才反應過來,國庫、內庫已經正式確立,香皂和肥皂雖然收入非常高昂,但那只是朱祁鎮的個人收入,和如今戶部的國庫沒有絲毫關系。

雖然劉中敷非常后悔當時分離內外承運司,建立內庫和國庫的時候沒有阻止,但事已成型,不論是他還是內閣,都已經無法改變!

畢竟,他們不想百年之后在史書上落下個欺辱幼主的名聲!

“陛下,不知您這么急著召臣等所為何事?”

見完禮后,正襟危坐在朱祁鎮賜的獨凳上,楊士奇躬身拱手,朝端坐在正首位的龍椅上的朱祁鎮輕聲開口詢問道。

“楊閣老,朕剛剛看了內閣送過來的奏折副本,您們處理得很好,朕很滿意!”

朱祁鎮站起身,三楊和劉中敷見此,也下意識的要站起身,但卻被朱祁鎮擺手制止。

朱祁鎮目帶尊敬的神色,看向坐在殿中的三位內閣大學士和戶部尚書,沉聲道:“但是有一點,朕不能認同!”

三楊和劉中敷一愣,目露疑惑的對視一眼,然后再轉頭看向朱祁鎮,等待著他的解釋。

“關于山西、河南、湖廣、陜西和南北直隸逃戶增多的奏折,朕已經讓金英下令司禮監扣下了!”

“這…”

四人聽到朱祁鎮的話頓時一愣,楊士奇站起身,面色凝重的向朱祁鎮躬身拱手道:“陛下,這是關乎各地安寧的大事,還請陛下給臣等一個合理的理由!”

話中隱藏的意思就是,若朱祁鎮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的話,那他們就會去找張氏,繞過皇帝,強力施行!

朱祁鎮眉頭微皺,但他心中深知,目前他還遠沒有到達語出成憲的地步,不能和內閣乃至張氏抗衡,他這些時間能夠鬧騰出這么多事,張氏和內閣都在后面緊緊盯著呢,一旦事有不對,他們就會立刻出手糾正!

然而,這次朱祁鎮首次在地方政事上和內閣意見不同,使得皇權和臣權出現了首次碰撞。

內閣在這個時候,已經展現出了它能夠和皇權相抗衡的屬性。

“你們知道逃戶增多的根本原因嗎?”

朱祁鎮并沒有緊張,反而開口向三楊問道:“四省的奏折只是說逃戶增多,卻對根本原因含糊其詞。于謙雖然巡撫山西、河南兩省,但主要是兵事,對這件事,他的奏折依然是來自兩省布政使,然后以此給出的建議,并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

“這……”

三楊一愣,沉默的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一絲憂慮和震驚。

憂慮的是若真如朱祁鎮所言,那造成這些省份逃戶增多的原因肯定非常嚴重,才會讓各地布政使不敢上報朝廷。

至于感到震驚,則是因為朱祁鎮能夠從奏折中的字里行間看到連他們都沒有發現的疑點,這已經具備了一個合格君主的意識了。

“那依陛下的意思,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楊士奇恭敬的向朱祁鎮躬身拱手請示道。

“朕覺得此事不宜聲張,讓于謙暗中調查之后,再做決定!”

朱祁鎮沉吟半晌,看向三楊:“不知三位閣老以為如何?”

“老臣覺得陛下此舉甚善!”

一向非常看好于謙的楊士奇率先開口支持。

“臣等附議!”

楊榮和楊溥也出聲附和。

至于戶部尚書劉中敷,在皇帝和內閣達成決議的情況下,則根本就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力,現在的六部只剩下執行權,決議權則已經被內閣分走。

“陛下,為了防止意外,臣建議朝廷應該派出欽差,吸引當地官府的注意力,避免于謙的調查受到地方官的掣肘!”

楊士奇隨即開口建議道。

為了于謙,楊士奇真可算得上是盡心盡力了。

事實上,此時楊士奇心里已經相信了朱祁鎮的判斷,那就是地方官肯定在這件事上對朝廷隱瞞了最關鍵的根本原因,否則,他也不會提出讓朝廷另派欽差的建議了。

皇帝和大臣,朝廷和地方,從來都是相輔相成卻又相互對立的存在,雙方互相依靠卻又斗智斗勇!

“那閣老覺得應該派誰去呢?”

朱祁鎮點點頭,同意了楊士奇的建議,并開口問道。

“臣以為,都察院左都御史顧佐可堪當此任,再讓大理寺、刑部、戶部派員足以!”

“既然如此,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下吧,朕會讓東廠…哦不,現在應該是國家安全使司,派人協助,并且讓樊忠領一千羽林衛隨行護衛!”

“臣等遵旨!”

四人齊齊起身,躬身拱手領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第一敗家子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