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不良人  >>  目錄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作者:庚新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庚新 | 大唐不良人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不良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此次斬首行動,可與二十年前,蘇定方雪夜突襲東突厥可汗王帳,一戰滅東突厥的行動相媲美。

但其難度,又遠非那一次可比。

首先沒有風雪掩護,唐軍難以做到不驚動突厥人。

失去了隱蔽性,也就沒有突襲的可能。

其次,此次也沒有大唐二十萬軍馬十面張網,形成的優勢。

在正面戰場上,唐軍與突厥正在鏖戰,而且還處在劣勢。

至于蘇定方這支人馬,不過區區五百余人,正與之前蘇大為縱橫草原時人數相當。

原本就是出來察看地形的。

以五百,破人家有防備,人數也遠多于自己的王帳,這種技術難度,不說地獄級別,那也是險到殺貓級別吧。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去考慮兇險程度,甚至都不考慮成敗。

只憑一股意氣。

今日,大唐必勝,必滅突厥!

“臣程知節,將此戰之情呈于陛下……

敵甚奸猾,以兩萬軍突襲我軍大營,后總管蘇海政激戰連場,未能決出勝負。

其時,突厥仆從鼠尼施等部落,又率兩萬多騎加入戰場,形勢萬分危機。

幸而前總管蘇定方,率五百精騎飛馳直搗敵軍大營……

由是,突厥人恐而大潰……

我軍追擊二十余里,斬殺千五百人。

突厥軍丟棄鎧甲、兵器、牛馬無算。

此戰之后,我軍聲威大震,各部望風而降……”

以上,是程知節的春秋筆法。

也是軍中慣用之術。

形勢好,很好,非常好。

就是沒抓到阿史那賀魯這小子,讓他給跑了。

也不提混亂中,唐軍仆從亦有部落作亂,想要混水摸魚。

而唐軍此戰也死傷不少,折損人數幾乎與殺傷的突厥人相等。

這一戰,若非蘇定方神兵天降,找到突厥人的大營并以五百破三千,上演了一出以弱勝強的奇跡,唐軍最后是什么結果,真的不好說。

此戰,除了蘇定方表現亮眼。

蘇大為也一如繼往的發揮穩定。

他是第一個沖向突厥人的大營,也正是仗著他個人強大的武力,與異人之能,突厥留守大營的猛將,無人是他一合之敵。

被他一路挑下馬的不下十人。

突厥人的防線在蘇大為面前跟紙糊的一樣,一捅就破。

突厥人連聲爽都來不及喊,就被蘇大為砍瓜切菜般,來了個強行破門,波潮迭起

別說突厥狼騎,就是蘇定方帶兵多年,似蘇大為這般勇武的猛將也不多見,或許只有昔年瓦崗山單雄信、裴行儼等廖廖數人,才能與之相提并論。

也不知帳中人是否是阿史那賀魯,最后突厥人拚命,不惜以八百狼騎將蘇大為團團圍住,而且這些人皆死戰不退。

等蘇大為終于透陣而出,帳中突厥人的高官和大將,早就逃遠了。

一氣之下,蘇大為及蘇定方等四處放火,到處添亂,滾滾濃煙沖天而起,突厥人的狼頭旗都被繳了兩面。

沖天的粗大煙柱很快引起戰場中人的注意。

突厥人的心理防線由此崩潰。

總管程知節也把握到戰機,親率一萬唐軍精騎出營反攻,終于鎖定勝局。

不過突厥人逃得很快。

唐軍只來得及追著屁股砍了二十里,最后顧忌大營里其余胡人仆從,擔心后方不穩,不得不放棄繼續追擊的念頭。

此戰至此告一段落。

戰后論功行賞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但是決定接下來的戰略,則更為緊迫。

此時,在唐軍大營中,明顯分出了兩派。

一派以副總管王文度和大總管程知節為首,一心求穩。

另一派,自然是以蘇定方為首,力主必須急追突厥人,務必不能給突厥人喘息的機會。

雙方各執己見,聽起來都有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蘇大為站在將領中,冷靜看著一切。

大總管行營內,帳中以蘇定方和王文度為首,明顯分成兩批人。

兩邊早已爭得面紅耳赤。

王文度輕輕咳嗽幾聲,伸手下壓,示意眾人先收聲,然后向著大總管程知節抱拳道:“大總管,敵軍雖然逃走了,但我軍也損失不少,突厥人來去如風,需得提防他們再玩奸計,以在下所見,當前應該先穩住我軍陣腳,好好梳理各營……

一邊穩扎穩打,一邊整訓士卒以及仆從軍,如果要行軍,務必結陣而行,四面列隊,人馬批甲,敵來就迎戰,此為萬全之策。

還需提防突厥人的誘敵之策,不可輕易與之浪戰。”

這番話,得到了帳中許多將領的認同。

后總管蘇海政便連連點頭,頗有些心有余悸的道:“突厥人的確擅于用騎,若是不做好準備,我軍與之交鋒,很難有勝算。”

坐在上首的程知節撫摸著胡須,微不可見的點了點。

他心中也是想要求穩。

這次突厥人的作戰,使他又仿佛又看到了全勝時期的突厥狼騎。

來去如風,作戰悍勇。

而且狡猾如狐。

一擊不中,便遠遁千里。

唐軍要想取勝,并不容易。

昔年李靖滅西突厥,大唐可是傾國之兵,名將盡出,最后還有強大的情報支撐。

可這次有什么?

兩個折沖府,五萬人,就這么點人手,想滅西突厥?

不會有那么容易的。

千萬不能冒進,萬一浪掉了本錢,唐軍死傷太多,等回長安,只怕還要被陛下怪罪。

臨老了在軍旅生涯中添上一筆污點,卻又何必?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程知節心下打定主意,帶著威凜的目光在帳中一掃,那些嗡嗡議論之聲立刻沉寂下來。

“我意已決,就以……”

果然來了。

蘇大為冷眼看著一切,心中暗想。

他記得上一世看過的史書里記過這段,說王文度進讒言,所以唐軍每日騎馬,披甲結陣,因此戰馬大多瘦死,士卒疲勞,沒有戰斗意志。

蘇定方心急如焚,對程知節說:“天子下詔征討敵人,如今卻只是防守,馬餓兵疲,遇上敵人就會失敗。怯懦成這個樣子,如何能立功呢?

再說您是大將,然而領軍在外打仗的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要看副將的眼色才能決斷,何至于此?

我建議把王文度關起來,迅速表奏朝廷,等待天子的命令。”

結果人家程知節根本沒鳥他。

該聽王文度,還是聽王文度的。

大軍磨磨蹭蹭到了恒篤城,有胡人部落歸附,王文度又說:“這些胡人現在投降,等我軍撤回后還會復叛,不如殺光他們,取他們的財物以壯軍中士氣。”

蘇定方則說:“如果這樣處置,那便是自己當賊,又怎能說討伐叛逆?”

結果程知節和王文度還是不聽,最后分財物時,只有蘇定方一點沒拿。

這些,都是史書上所記載的。

但是做為穿越者,親身經歷這一切后,蘇大為覺得,史書只怕是在YY了。

王文度是否是李治的人,是否懷有密旨?

答案是肯定的。

否則程知節瘋了,做大總管的處處忍讓聽從王文度的意見。

從事后結果也看出來,王文度稱自己有皇帝密旨,李治也只是暫時除去他的職務,沒多久又起復。

這答案很明顯了。

那么王文度是李治的人,是不是吃錯藥了故意想讓唐軍失敗?

以蘇大為看,絕不可能。

王文度此人用兵如何不清楚,但絕不是蠢才,不然也無法取得李治的信任了。

他提出的幾點,能得程知節的認可,就說明有一定的道理。

程知節再糊涂,也不至于拿唐軍的生死去開玩笑。

喪師辱國這種事,程老魔就算得了帕金森也是不會干的。

他瘋了,要作這種死?

實在是突厥玩的這手突襲,打在唐軍軟肋上,不但兇險,還暴露出唐軍許多問題。

首先是,在情報和用間上,落在了下風。

突厥人能神不知鬼不覺的給唐軍玩了一手突襲,數萬人潛至三十里外,唐軍都沒有發覺。

雖然眼下沒提,但這件事背后的問題大了去了。

唐軍上下的情報系統都要面臨重新洗牌,要自查,也要清除可能存在的“老鼠”。

還要重新建立對敵的情報系統,絕不能讓類似的事發生。

在此以前,唐軍高度備戰,以防再被突厥人偷襲,也是應該的。

至于說到達恒篤城殺投降的胡人,也不是突然神經錯亂。

而是此次大戰中,大唐仆從軍中,有不少草原來投靠的部落,居然趁火打劫。

趁著唐軍于突厥人大戰時,暗下手腳,想要攪亂唐軍建制。

這也是程知節遲遲無法增援蘇海政的原因。

唐軍大部份力量被這些反水的仆水給拖住了,平定叛亂,找回唐軍建制,著實花了一番功夫。

糾枉必然過正。

有了這次的經歷,唐軍上下,從王文度到程知節,對胡人投靠的態度自然越發謹慎。

在恒篤城接受當地胡人投靠不要緊,可是誰能保證這些人的忠誠?

若是唐軍與突厥人作戰,這些人在后方放一把火,或是斷了唐軍補給,那就是地獄級難度。

唐軍弄個全軍覆沒也不稀奇。

兵兇戰危,不得不小心從事。

這些史書上看起來寥寥幾筆,把某人寫成十足壞蛋的方式,實在太過淺薄,也太小看古人了。

對于這些,現在身處局中的蘇大為,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和合理性。

但你要問他支不支持程知節和王文度的戰略。

那肯定是不支持。

打定主意后,蘇大為目光掃過全場,在臉色鐵青的蘇定方身上停留片刻,他站出來,向程知節叉手道:“大總管,請聽我一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不良人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4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