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流寇  >>  目錄 >> 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

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

作者:傲骨鐵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傲骨鐵心 | 大流寇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流寇 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

“前番大朝,漢班足足少了一半,足見這些漢官心中所想,又何必強人所難?”

布木布泰同姑母哲哲的意思大致一樣,都認為朝廷中那幫漢官已然不可信,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將這些漢官也帶到關外去。

范文程卻道這些漢官雖然很多人氣節都不堪,比如當年都降過李自成,如今一個個又都是搖擺之輩,對大清根本沒有忠心可言,如此輩者,理當全殺了才好。

但范文程卻認為這些漢官殺不得,因為這幫人個個都是漢人中的精英之輩,其聲望及人脈都絕非普通漢人百姓可比。

因此若將這幫漢官留給順賊,則無益是使賊如虎添翼,加快賊之一統局面。但若使這些漢官盡皆出關,則以他們的才智,將來一定能為大清張目。再差,也能使賊之統一北方進程為之變緩,有利于將來大清再次入關。

“眼下我大清被迫出關,滿洲國族本就人丁稀少,若輕易舍棄這些漢官及至漢軍八旗,恐我滿洲越發獨臂難支”

寧完我進一步補充了范文程的意見,認為大清眼下岌岌可危,滿洲一族本就人丁稀少,現遇大難當及時調整過往政策,吸納漢官及漢軍諸旗充入滿洲,使他們為大清效力,而不是視這些漢官及漢軍八旗如洪水猛獸加以提防戒備。

“依奴才看,當年太祖皇帝在遼東頗恨漢族讀書士人,見了就殺。太宗皇帝卻反其道而行之,重用漢官,比如范文程與老臣,還有鮑承先等,又招降洪承疇,重用孔、耿、尚等降將,方有甲申入關之壯舉!”

寧完我直言不諱,稱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制定的出關相關政策以滿洲人為重,忽略了漢軍八旗及漢官,這樣一來即便大清能夠安全出關,不再重視漢官的政策也必定導致大清難以再入關征服中國。

“大勢在我,不用強求,漢人便忠我;可大勢若不在我,縱百般好言,施以百般恩攏,漢人亦不忠我。若要這大勢在,我大清必然更改舊弦,不能再如從前了,要不然便如當年李自成般,成也快,去也快。”

寧完我言辭懇切,一點也不諱言,當真是肺腑之言。

換言之,他寧完我也是一條腿邁入棺材之中,大清對他恩重,他一漢人在清廷已是做到位極人臣,此生沒有別的追求了,更不可能臨老再改頭換面。

他只盼死后能入祀賢良,留得千古美名,功蔭子孫。

倘大清真完了,他寧完我這輩子心血便盡付東流,子孫也要因他而得禍,還要落個千古罵名,故無論如何他也不能看著大清完蛋,因此這才同范文程入宮覲見兩位太后,指出漢官漢人對大清的重要性。

“只要咱大清能穩住陣腳,漢人有句話,叫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這話用在眼下雖有所不妥,但也是恰當不過關內是占不住,可關外尚在我大清之手。論勢,我大清兵馬仍強于他關內,故奴才想,只要礪精圖治,收拾人心,不棄漢官,時機一旦成熟,這些漢官必將為我大清再次入關的急先鋒。”

范文程進一步補充道:“我朝雖丟了關內,可關內卻是三股勢力,陸賊是一股,南都之明朝是一股,西賊張獻忠是一股,所謂一山難容二虎,況三虎?陸賊起于流寇,同明朝必不會相讓,且與西賊也絕無可能并為一家,因此奴才以為用不了多久,三賊必會互攻伐”

基于此事實,范文程斷定大清一旦出關,則奪取北京的順賊明面上看著為中國勢力最強者,但實際卻是處處受敵。

寧完我打了個比方,道:“奴才說句不中聽的,這北京城現在就如一塊肥肉般,順賊想吞,明朝也想吞,那大西張賊更想吞,但三家誰也不會坐視任何一方吞下這塊肥肉”

寧完我的意思也就是說大清現在出關是明智的,因為兩虎相爭看著是兇猛,可兩虎誰也不能獨吞,反而會互相牽制,局面便將對退出關內的大清有利啊。

“只要我大清在關外休生養息,這中國的天下仍將是我大清的!”

寧完我說著就顫悠悠的站了起來,老淚縱橫的模樣讓哲哲同布木布泰都是動容。

哲哲卻擔心將這些不忠于大清的漢官帶出關,這幫漢官很有可能會替順賊為內應。

“太后不必擔心,但使大清在滿洲便在。太祖皇帝時還未有滿洲,那時的八旗,皆是歸附部落,各族都有,其中不乏漢人,直到太宗時方定滿洲一稱,而族名一定,各族皆自居滿洲,又何曾出現皇上所擔心的那幕?”

范文程所言打消了兩位太后的顧慮,是啊,從前可沒有什么滿洲,就是今日的滿洲,又何嘗不是由并非滿洲之各族組成。

以前能有漢人入滿洲成為真滿洲,今日怎么就不能再吸納漢人進來。

太祖太宗不擔心的事情,她們又何必杞人憂天,難道太祖太宗還不如她們英明么?

“一入滿洲便為滿洲!只要朝廷堅持以滿洲為國本,繼續以旗餉供養滿洲,那便根本不慮漢人雜了我滿洲。奴才可以斷定,將來維護我大清,維護我滿洲之人,必定是那些漢人。”

寧完我是親歷建州是如何一步步壯大起來,見識遠比兩位太后要多,也要深遠。

他強調將在京漢官全部帶往關外不僅能使順賊失去統一北方的臂助,更能讓大清從中受益。并說出關之后對漢官絕不能歧視對待,要真正視之為真滿洲,使漢官同滿洲一樣,這樣漢官們在得到大清好處的同時,更能體會到作為國人的自豪,如此,自不必擔心他們會斷了滿洲的根腳。

“化漢為滿,使漢軍漢官皆為滿人,而不以漢人自居奴才一直以為滿洲就如一潭池水,若無以外流匯聚,則池水終有枯竭一天。便是不枯,亦如一潭死水,此于國于滿洲皆不利。唯有時常往潭中匯入外流,則潭水才能不枯不死。”

寧完我、范文程盡攜漢官出關的建議打動了哲哲向布木布泰,二位太后沉思之后以皇帝名義下旨,著在京漢官不論品級一律出關。

宮中旨意傳出后,于滿洲權貴及漢官之中引發軒然大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流寇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8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