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南明北歸  >>  目錄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依法治國

第二百三十五章 依法治國

作者:思歸北鴻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思歸北鴻 | 南明北歸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南明北歸 第二百三十五章 依法治國

徐楓起身踱了踱步子,又笑吟吟地說:“當然咯,大家也不要有壓力嘛。咱們的職位雖有大小,爵位雖有高低,但大家始終都是為陛下效力的。所以嘛,只要大家把差事辦好,我定不會多做為難的。”

閣臣們一言不發,但緊張的心情好歹有了些許的緩解。

徐楓重新落座,面帶滿意地笑容望著眾臣。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徐楓第一次開內閣會議,便以雷霆手段將光祿大夫楊在解職。這一記殺威棒打得眾臣暈頭轉向,無疑起到了震懾效果。

現在,整個大廳上靜的連一根針跌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到。徐楓喜歡這樣的沉默,越是沉默,他的威嚴和震懾力就越為充足。

終于,戶部尚書張有譽顫巍巍地站起了身來。徐楓曾任戶部左侍郎,張有譽正是他的頂頭上司。

徐楓見他起身,自己也恭恭敬敬地站起身來。一是表示對老長官的恭敬;二也是頗為敬佩他清正的官聲。

張有譽一振笏板,微微頷首說:“稟齊王。老臣以為,變法之事雖有必要,卻也不能操之過急。宋時王安石變法便是反例。現在,我大明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猶如病入膏肓之人,若是用虎狼之藥,只怕虛不受補,反而壞事。”

徐楓深作一揖,笑著說:“多謝張大人提醒,在下銘記在心。”

張有譽也微微行禮,然后坐下了。

閣臣們見徐楓對張有譽如此客氣,心中的戒懼更是減輕了幾分。他們只是不知,徐楓是只對老上級如此,還是對別人也同樣如此。

徐楓也坐下說:“變法要大家同心協力。我一個人也不能把事事都辦得周全。我先講講變法的方略,大家聽聽。若覺得有哪里不妥的,就請指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是。”眾臣齊聲應道。

“這第一嘛,當然是要做‘數目字’的改革,也就是我在蘇州做的那樣。”徐楓伸出一根手指說:“蘇州的試點很成功,所以我打算將這一條推廣到我們尚能控制的府道州縣去。”

徐楓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咱們要改善民生。朝廷讓利于民,民才能支持我們。”

“敢問齊王,如何讓利于民。”說話的正是大理寺少卿姚思孝。

徐楓緩緩答道:“最好的方式就是發展商業。我朝開國以來便重農抑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我們只有商業繁榮了,國家才能富強。”

“可是……”一個頗為干練地中年官員站起了身來。他躊躇一番,說道:“農乃立國之本,商雖能富民,卻教人鉆營銀錢之利,終是民生之末。豈能本末倒置呢?”

“這位大人,可否報上姓名和職務?”徐楓笑問。

他略吃一驚,低著頭,十分緊張地答道:“下官吏科給事中徐及。”

“哦。”徐楓笑道:“原來是我的本家。”

此言一出,眾臣都有些忍俊不禁。

徐及也是尷尬一笑,道:“齊王說笑了。下官不過不過是從七品的綠豆芝麻官,齊王貴為王爵,又是內閣首輔,在下豈能比肩。”

“剛才我不是說了嗎?咱們都是為陛下效力,何必以爵位區分呢?”徐楓呵呵一笑,接著說:“徐大人所言有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是這樣想的吧?”

群臣沒有人說話,似乎是默認了。其實徐楓十分明白這些比自己年長四百多歲老人們的心態,無非就是“重農抑商”。

于是他解釋道:“農業是立國之本,這點沒有錯。但商業卻不是教人鉆營。為商者,須得有童叟無欺的價格,物美價廉的商品。不如此,便無人來光顧。因此,一個成功的商人,就必得是一個正直清正的人。其實嘛,咱們為官也是一樣的。”

“齊王。”說話的仍是那徐及。“為商者,固然有品性端正之人。但也有尖刻自私的小人。若是小人為商,則是一大害呀。”

“徐大人說的不差。”徐楓向他點頭表示贊賞。

“所以,咱們就得以朝廷的手段來干預。”徐楓說:“我們只要發現有人以次充好、坑蒙拐騙,便以偷盜罪論處。”

徐及仍然心有不平,說道:“可是……商終為細枝末節。齊王為何如此重視呢?”

“時日久了,你就會知道,商并不是什么細枝末節。”徐楓說完一頓,又面向眾臣們說:“聽說我這齊王府原本就是桂林富商的宅邸。只不過因為戰亂,他們都逃走了。現在,我要把他們都重新召回來,讓他們恢復對朝廷的信心。”

“原來齊王是要以商安民。”張有譽說完,便拱手贊道:“齊王之策,果然高妙。”

“其實我……”徐楓想要解釋,但只怕越解釋越麻煩,便呵呵一笑,道:“正是如此。”

閣臣們這才紛紛議論,起了一陣嘰嘰喳喳的喧嘩聲。

徐楓輕輕地咳嗽了一聲,眾臣會意,立即禁聲。

“第三項改革,便是要整頓吏治。”徐楓此言一出,眾臣都有些緊張。

遠有王安石變法,近有張居正改革。但無論是王安石還是張居正,但凡涉及吏治的,往往都逃不開裁撤冗員這一條。

因此,大家才會有些心驚,無非是擔心自己被裁撤,失去了這個“鐵飯碗”而已。

徐楓早已看穿了他們的心思,便是輕聲一笑,道:“大家不要擔心。我不會剝奪大家的官位和俸祿。我要做的只有三件事。第一,剝奪錦衣衛的辦案之權。第二,裁撤廠衛。第三,廢除庭杖制度。”

徐楓的這三條改革綱領讓眾臣更是驚嘆。他們無不瞪大了眼睛,以極其吃驚地目光望著徐楓。

徐楓微微一笑,說:“錦衣衛假借皇權,大興詔獄。早已是民怨沸騰。你們不知道,后世還有不少人寫來抨擊呢。所以,錦衣衛可以存在,但他們只能充當儀仗隊和跑腿辦事的文員,絕不能再有隨意抓人、審案的權力。”

“至于廠衛嘛,也和錦衣衛一樣,令人談虎色變。什么東廠西廠,也是假借皇權,迫害忠良。我朝宦官之禍屢禁不止,源頭就在廠衛跋扈。所以,我要廢掉廠衛,斷絕這些宦官干政的可能。”

說到這兒,徐楓端起茶杯來輕輕呷了一口。眾臣仍然瞪著眼睛望他,吃驚尤甚。

“還有這個庭杖制度,也真是害人不淺。”徐楓說:“大臣犯了什么罪,就判什么樣的刑罰。何以要庭杖呢?簡直是蔑視人權。所以,我不管以前怎么樣。自我以后,庭杖制度就要永久地廢除。”

徐楓一番話說完,眾人卻久久回不過神來。徐楓的話里已明顯有叛逆之嫌。什么“蔑視人權”、什么“民怨沸騰”。

若是時光倒退二十年,有大臣膽敢這樣給皇帝上書,定是難逃一死。

但這話落在閣臣們的耳朵里,卻是久旱逢甘霖一般。

他們愣了半晌,只聽“夸嚓”一聲,茶杯從一個大臣的手中跌落,摔成了碎片。眾臣一驚,隨即便跪倒在地,嚎啕大哭了起來。

他們在明朝為官,或多或少地都受到過錦衣衛和廠衛的刁難。也有人受到過庭杖的處罰。甚至在場也有人因庭杖而落下了小小的殘疾。

徐楓見眾人跪伏滿地、嚎啕大哭,一時也有些慌亂。但只要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

他們深受其苦,卻無處訴苦。徐楓將他們心里想說的話都說了出來,將他們想做的事也都提了出來。

所以,不管徐楓前兩條的改革方略,他們是否認可。單憑著第三條整頓吏治的措施,他們無不感激涕零、真心擁護了。

“總之,我的改革方略總結起來只有四個字,‘依法治國’。”徐楓說:“只要我們能夠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精神,國家就定會富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南明北歸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