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納米崛起  >>  目錄 >> 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

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

作者:嶺南仨人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嶺南仨人 | 納米崛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納米崛起 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

燧人系的發電設備研發公司,為浮空城市研發的發電方案,即不是核聚變,也不是太陽能,而是地熱能。

沒有錯,是地熱能。

準確來說,是金星的空氣熱能。

要知道,在金星地表附均氣溫都在424~462攝氏度之間。

而剛好,金星大氣層的氣溫,是隨著海拔高度的提升,而呈現出逐步下降的趨勢。

其中海拔高度100公里處,平均氣溫為零下112攝氏度;而海拔5公里以下的區域,平均氣溫則是424~462攝氏度之間。

兩者形成的巨大溫差,為另一種發電方案,提供應用條件,那就是溫差發電技術。

該方案的設計團隊,是打算利用小型的浮空模塊,將熱交換系統布置在地面,然后使用纜繩連接浮空城市。

然后在海邊55~60公里的高度,這里的平均氣溫是27攝氏度到零下10攝氏度,在該高度設置小型的散熱模塊,這種熱交換過程中,就可以進行溫差發電。

兩者有超過400攝氏度的溫差,完全可以滿足大功率的發電。

另外這種發電模式,也避免了太陽能電池板的尷尬。

畢竟太陽能電池板需要大面積鋪設,而金星大氣層高空區域,風速太過于強勁,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又容易招風。

另外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需要面臨星球自轉的日夜交替,別忘記了金星的自轉速度,可是超級慢的,平均每自轉一圈,需要243天。

這意味著,金星的夜晚周期是121.5天為一晚上。

浮空城市在運行過程中,如果采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逐日而行;另一種就是建設超大型的碳粉儲能發電站。

選擇第一種方案,那就要安裝大功率的發動機,讓浮空城市一直維持在太陽照射的位置。

選擇第二種方案,要滿足浮空城市121.5天的夜晚用電,那需要建設的碳粉儲能發電站,規模將是非常龐大的。

太陽能電池板在近地軌道的人造衛星、空間站上使用,還馬馬虎虎可以,在金星大氣層高層使用,顯然有些水土不服了。

而燧人系的設計團隊,自然也看出了太陽能電池板在金星的水土不服,便另辟蹊徑的研發了空氣溫差發電系統。

要知道,藍星的一部分火電站中,高溫高壓的鍋爐水蒸氣,都不一定有462攝氏度、92倍大氣壓。

金星的大氣層

,就算是一個天然的大鍋爐,用來發電簡直是天造地設。

除了利用充沛的底層大氣層熱能,金星還有另一個被人忽視的能源來源,那就是風力。

浮空城市的高度,平均風速30~50米每秒,風能資源比藍星上的任何一個風力發電場都要好。

風車掛上去,估計就可以瘋狂發電。

另一個風力發電公司,就在做這方面的技術研發,只是他們遇到一些難題,那就是機械齒輪式的風車傳動軸,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強勁的風力。

平均30~50米秘密的風速,相當于日常臺風,而且都是超強臺風。

藍星之前的風力發電機設備,在臺風天都不會發電的,而是選擇收起扇葉之類,避免風機被臺風損傷。

而風力比藍星更加恐怖的金星大氣層高層,當前沒有哪一個公司的風力發電機,可以扛得住這種可怕強風。

當然,這些困難并不是不能解決的。

之前藍星的風力發電設備研發公司,之所以不研發可以硬抗臺風的設備,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必要。

因為臺風天氣又不是天天有,專門了硬抗臺風,設備的成本可能要提升十幾倍以上。

為了最多幾天時間的臺風天氣,就增加十幾倍的生產成本,就算是設備研發公司愿意砸錢,估計也沒有哪個發電公司愿意購買。

就是因為沒有需求,藍星的風力發電設備,達不到臺風發電級別的強度。

但是現在金星的特殊環境,導致風力發電設備,必須保證可以在臺風級天氣下平穩發電,因此必須進行技術升級。

齒輪傳動軸會出現機械磨損?

沒關系,改用磁懸浮軸承。

機體強度不夠?

沒關系,使用復合型硅烯—碳納米管材料。

發電功率不穩定?

最小發電功率都足夠用了,再加上碳粉儲能發電站,消化不穩定的發電。

對于聯邦而言,十幾倍的制造成本,也是可以承受的,畢竟風力發電機的價格,是可以通過內循環體系抵消的。

在聯邦特殊的內循環體系之中,很多資本時代的成本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

聯邦現在計算的生產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剔除了資本成本的。

當前聯邦的生產成本構成,通常是物質成本+能源成本+加工成本+人力成本+研發成本。

這種情況,已經完美閉合的內循環體系,會導致產品的生

產成本迅速下降。

聯邦只要有足夠的物質和能源,基本可以無限制的暴產能。

升級改造后的風力發電機,成本提升十幾倍又如何?聯邦玩得起。

因此金星開發計劃,又開始了修改,添加了測試底層大氣熱能發電項目、高空風力發電項目。

至于之前的準備的太陽能發電項目,被直接取消了,只保留了碳粉儲能發電站這一部分。

金星開發計劃在逐步完善之中,將初稿中的不合理部分剔除出去,添加一部分因地制宜的項目。

這就是聯邦的優勢,哪怕計劃已經落實了一部分,發現錯誤的地方,可以快速的修正過來。

而不是像資本時代那樣,就算是發現技術路線錯誤了,但是資本為了不虧本,可能會硬推下去。

就像當初和燧人系死磕的硅谷系,明明在光刻法上舉步維艱,但是他們仍然不會放棄光刻法,因為他們無法接受損失。

如果當初他們改用納米線路線,估計會死得更加慘重,這就是資本社會的殘酷現實。

一旦失敗了,就很難掉頭重來。

聯邦這邊卻不一樣,形成完美內循環體系后,哪怕技術研發走錯了,也可以快速更換路線,因為聯邦損失得起。

在半步踏入宇宙后,單純的資本公司,已經越發的不適應發展。

畢竟私人公司是要盈利的,而宇宙開拓的初期,注定是很難回本的。

西方的商業公司之中,曾經在航天領域商業化得最好的企業,莫過于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太空探索公司的戰績輝煌,卻沒有看到這個公司,深層次的致命弱點。

那就是盈利能力,太空探索公司的盈利模式非常脆弱,只能依靠NASA的訂單,一旦NASA出現經費問題,或者是米國經濟衰退,那太空探索公司將無法獲得訂單。

一個商業公司無法獲得訂單,這距離破產已經不遠了。

這就是商業公司在進入宇宙初級階段,將要面臨的致命問題,無法在短期內獲得盈利。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納米崛起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