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稱心  >>  目錄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孝恭的忠告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孝恭的忠告

作者:苦瓜炒蛋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苦瓜炒蛋花 | 大唐稱心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稱心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孝恭的忠告

第二天的羅逸倒是很快離開了尉遲敬德的家,雖然尉遲寶琳有所挽留但羅逸也知該是回家的時候。

但是這一出門卻是恰巧見到一個中年男子。

這個人見到羅逸是一愣,而羅逸還真見過這人。那是在皇宮,經人介紹過,這人可是初唐最猛的王爺李孝恭。

而李孝恭顯然也認識羅逸,事實上現在整個長安最紅的就是羅逸,他又豈能不知。

“河間郡王。”羅逸此時是對李孝恭行禮。

“以后就是一家人,不必拘禮。”李孝恭此時也是笑道,顯然他也知道羅逸和長樂公主是有婚約。

此時李孝恭明顯是來找尉遲敬德的,但尉遲敬德昨晚明顯和他喝酒,導致現在宿醉不醒。

“若是有空,本王還得去一趟你羅府,本王聽說太上皇在你那里避暑。”

“正是。”羅逸是笑著點頭。

其實羅逸對于李孝恭還真有些了解。

如果按輩分來算,李孝恭應該喊李淵一聲堂叔,喊李世民一聲堂弟。

說起來,李孝恭和李淵家的這個關系,還真不算遠。大家都知道,李淵的爺爺李虎,是著名的西魏八柱國之一。李家后來能夠得天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李虎奠定的基礎。而且,后來唐朝開國之后,李虎被追封為唐太祖。這也是為什么其他朝代,開國君主都是太祖,唯有唐朝是高祖的原因。

李虎一共有八個兒子。這其中,長子和次子都早逝,老三李昞,就是李淵的父親,后來繼承了李虎的爵位。而李虎的七兒子李蔚,就是李孝恭的爺爺。

簡單來說,李世民的爺爺是老三,李孝恭的爺爺是老七,他們的太爺爺是一個人。

李孝恭出生于公元591年。這一年,距離隋朝開國已經過去了十年,距離隋朝南下滅陳統一天下則剛過去兩年。

李孝恭的父親,名叫李安,和今天某位大導演重名。這個隋朝時候的李安,受祖蔭入仕,已經做到了行軍總管的級別,深受隋文帝楊堅的信任。

出身在這樣的家庭當中,李孝恭的童年,自然也就不用多說了。

不過,李孝恭的父親李安,并沒有活到李淵起兵的時候,而是在隋文帝在位期間,就已經去世了。公元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的時候,李孝恭正和家人身在長安。

這一年,李孝恭二十六歲,李世民十九歲。

等到李淵拿下了長安之后,李孝恭和其他李家人,終于到了李淵麾下。對于自己這個侄子,李淵還是很信任的,直接授予山南道招慰大使的職務,領兵出巡巴蜀。

不得不說,李家人當中,人才真的是不少。李孝恭雖然不是那種最頂級的名將,但也只是相對于后來他的某個搭檔而言。李孝恭的真實水平,還是比較厲害的。

在奉命出巡巴蜀之后,李孝恭的第一戰,就打得十分漂亮。當時巴蜀之地,基本還是隋朝舊部駐守,沒有出現太大規模的割據勢力。當時李淵還沒有自己稱帝,而是尊楊廣的孫子楊侑為帝。李孝恭出使巴蜀之后,打著楊侑的旗號,很快就拿下了三十余州,為唐朝后來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出使巴蜀之后,李孝恭又奉命和朱粲戰斗,同樣取得了很大的戰果。

就這樣,到了武德二年,李孝恭被封為信州總管,而且李淵給了他權宜授官的權力。這個權力,就非同小可了、畢竟人事權這個東西,歷來都是最重要的。李淵敢放手,足以見李淵對這個侄子信任到什么程度。

武德三年,當時已經平定關中和隴西的李淵,開始考慮對付洛陽的王世充。按照李淵原本的計劃,是先統一關中,然后再統一北方,最后由北南下,徹底平定中原。而等到李淵統一關中之后,這時候,王世充就是李淵必須要對付的敵人了。

要對付王世充,李淵并不頭疼。畢竟當時從雙方的實力來看,王世充根本就不是李淵的對手。

但李淵頭疼的問題在于,害怕在和王世充死磕的時候,南邊的蕭銑,或者東邊的竇建德,趁機過來摘果子。如果等他把王世充打垮,自己也傷亡慘重的時候,這時他們兩家忽然跳出來摘果子,李淵是真的吃不消。

對此,李淵一方面做好準備,派出自己最能打的二兒子李世民,去對付王世充。結果,李淵算對了一件事。那就是東邊的竇建德,真的趁機來偷襲。但可惜的是,李世民打垮了王世充以后,順道把竇建德也給一戰打垮了。

而南邊,當時李淵采取的方法,是派出數支大軍,前去騷擾蕭銑。不求滅掉蕭銑,只求能夠拖住蕭銑即可。當時李淵派出了三股大軍,分別由廬江王李瑗、黔州刺史田世康、信州總管李孝恭分別率領。前兩路大軍,基本沒給蕭銑造成什么壓力,就無功而返了。

唯有李孝恭這一邊例外。

以李孝恭本人的能力來說,面對這種級別的戰事,其實并不足以徹底打敗蕭銑,最多也就是能拖住蕭銑而已,這也是當時李淵的原本打算。

但是,大家當時都算漏了一點,那就是當時和李孝恭一起統兵的人。

這個人,就是堪稱唐代第一名將的李靖!也是羅逸好朋友李德謇的那個好爹!

李孝恭剛剛統兵之時,還不太信任李靖。所以在面對蕭銑麾下大將文士弘的時候,還吃了一場敗仗。不過,在此之后,李孝恭就基本上全都聽李靖的計策了。再之后,李靖率兵一路突襲,一口氣打到了蕭銑的都城江陵,蕭銑也就此投降。

這一戰,對于唐朝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之喜。如果這一戰只是拖延住蕭銑的話,李淵或許也能統一天下。但這個統一的時間,恐怕就至少要延后數年了。

平定蕭銑,雖然大部分計策都是李靖出的。但作為這支大軍真正的主帥,李孝恭還是得到了他應有的獎賞,被拜為荊州大總管,負責統轄荊州地區。后來,李孝恭又招降了嶺南的馮家,讓李家的統轄范圍擴張到了南海之濱。

到了這時,李淵差不多已經統一天下了。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在隋末這場逐鹿天下的戰事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北強南弱。隋末最強的幾個割據勢力,如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淵等勢力,幾乎都在北方。而南方,除了蕭銑之外,其他勢力基本都比較弱。至少,相對北方的那幾個,是很弱的。在江浙一帶,當時有個叫杜伏威的割據勢力,在武德三年初就歸降了李淵。然后,在李淵的支持下,這個人很快掃平了江浙一帶,所以江浙一帶也算不戰而降。等到李淵打垮了竇建德的舊部劉黑闥以后,地盤徹底和杜伏威相接。這個時候,杜伏威并沒有什么別的意思,而是直接去了長安,安心做一個太平王爺。

但問題是,杜伏威愿意降,他麾下的勢力可不一定愿意。

就在杜伏威抵達長安之后,他麾下一個很重要的大將,直接擁兵自重,再次叛出李唐。因為當時杜伏威的勢力,已經基本拿下了整個江浙地區,所以輔公祏這一反,整個江浙地區瞬間就丟了。

到了這時,李淵不得不派出李孝恭為帥,前去征討輔公祏。

順便說一下,當時的李淵,其實也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他的次子李世民雖然更加能打,但是,先后掃平整個北方的李世民,聲威已經太大了,嚴重威脅到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所以,自從李世民打垮了劉黑闥之后,李淵基本上就不讓李世民再碰兵權了。

當然,雖然換上了李孝恭,結果還是一樣的。當時唐朝已經占據了大半個天下,李孝恭麾下,又有李靖、李績等頂級名將。這要是還能輸了,李孝恭干脆撞豆腐死了算了。

李孝恭出兵之后,僅花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滅了輔公祏。至此,唐朝徹底統一天下。

從整個唐朝統一天下的過程,我們也可能看出。北方的幾場硬仗,全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南方,則大多是由李孝恭打下來的。雖說前者難度肯定更大,但從戰功來看,其實相差不多。

但是李孝恭和李世民相差的,或許也就是李淵兒子這個身份而已。

掃平了整個南方的李孝恭,這時非但沒有任何得意,反倒開始有些害怕了。

因為他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當時作為李淵兒子的李世民,都尚且受到限制,何況是他這個侄子至于像李世民那樣去爭取皇位,李孝恭很清楚自己的斤兩,干脆就沒這個打算。

等到輔公祏被平定之后,這時的李孝恭,已經有了樹大招風的跡象。畢竟在當時,大半個南方幾乎都受他轄制。就在這個時候,有人開始誣告李孝恭謀反。對于這項指控,李淵選擇了堅決徹查,將李孝恭召回了長安。當然,經過一番審查之后,發現李孝恭并沒有任何謀反的跡象,所以就把他放了,然后封為宗正卿,實封一千兩百戶。

后人推測,當時誣告李孝恭謀反這件事,極有可能是李淵在背后指使的。因為當時李孝恭的權力,實在是已經有點大的嚇人了。大到李淵不得不節制自己這個侄子。而通過這場子虛烏有的謀反案,先將李孝恭調回來,然后再徹底除去他的兵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當然,若是李孝恭真的有意要造反,那自然更好,可以提前查出來。可以防范于未然。

就這樣,自武德七年以后,李孝恭開始身居長安,做了一個安穩王爺。

身居高位、功勞極大,卻又沒有實權的李孝恭,其實最是安全。在后來的玄武門之變當中,滿朝文武基本上都需要站隊的時候,聰明的李孝恭是怎么做的呢?他選擇了中立,既不幫李建成,也不幫李世民,因為他知道,無論最后誰坐上了皇位,他都是皇親國戚,何必去做那可能掉腦袋的事情呢?

事實證明,李孝恭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后來李世民登基后,并沒有追查李孝恭,而是對他繼續重用。

當然,李孝恭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雖然身居要職,但始終非常低調。到了晚年,李孝恭的郡王府中歌女舞女近百人,整日花天酒地,沉迷在歌姬舞女之中難以自拔,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十四年之久。

歷史上的貞觀十四年,李孝恭因病暴亡,享年五十歲。追贈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謚曰元,配享高祖廟庭。

回顧李孝恭的一生,他能成功,能成為當時唐朝除李世民之外最大的一個功臣,主要靠三個優點:一是家世出身好:二是隊友太牛;三是自己相對謙虛,能聽得進李靖的勸誡。

而后來拿下了整個南方,完全可以說是功高蓋主的李孝恭,竟然還能平穩落地,安享晚年。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他知進退,不貪戀權力了。

所以羅逸覺得李二作為殺功臣比較少的皇帝,可以說有因為他的原因,也有因為這些個武將都是識時務的。

尤其是李孝恭,觀其事跡,羅逸覺得他對于李二的威脅其實挺大的。但是他卻能充分做到明哲保身。

而羅逸與他寒暄了一會兒倒是真的準備起身告辭。

“對了羅逸,其實本王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河間郡王盡管說便是。”

李孝恭此時是接著說道:“所謂伴君如伴虎,哪怕是太子也同樣危險。本王惜英雄重英雄,你若是早生幾年,定當能夠在戰事上建功立業,但是現在,切勿鋒芒太露。”

李孝恭的勸告,羅逸此時聽了是由衷的點頭,可以說李孝恭是第一個這么勸他的人,讓他心生感激。

只是,羅逸是真的有自己的事要做……

“河間郡王的話,讓羅逸受益匪淺,改日有空,定當登門拜訪。”

“很好。”李孝恭此時也是點頭,為了表示對羅逸的認可,算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也算是正式把羅逸認可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后輩。

羅逸此時也算是感慨,這尉遲敬德和李孝恭都是當世名將,連他們都在這個時候選擇明哲保身,現在他也該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鋒芒露過頭了……

請:m.lvsetxt.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稱心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