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秦五百年  >>  目錄 >> 第67章 想象力

第67章 想象力

作者:輕風千里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輕風千里 | 大秦五百年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秦五百年 第67章 想象力

在漢武帝時期,漢軍要深入北方草原打擊匈奴,最大問題是容易迷路,一旦有了指南針,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造紙術、印刷術,是可以近期發明出來的。

不僅僅是節省制造成本,更是節省存放空間。

在咸陽王宮、各級官署衙門,需要大量的空間存放相關檔案資料。

子嬰又再沉思起來,思忖著還可發明什么物品,或改善什么技術。

越來越多的物品和技術,在子嬰腦海中浮現。

腳踏三錠紡車、諸葛連弩、三弓床弩、寒鴉箭、煉鋼術等等,還有更多更多,可以在這時期發明出來。

子嬰作為一國之君,要進行各種發明創造,總不可能赤膊上陣,天天指揮、監督工匠,最好有信得過的臣子協助管理,再挑選出合適的工匠、合適地點進行研究實驗。

這方面,最好還是跟尉繚商議。

接下來,子嬰在布帛上畫著圖案。

第二天,子嬰召尉繚前來。

尉繚首先匯報了秋收情況。

今年秋收順利,沒有發生耽誤莊稼收割的現象,預計收成不低于去年同期。

“丞相請看!”

案桌上放著三塊布帛,每塊都有一個圖案。

第一塊布帛上畫著的是曲轅犁。

當尉繚看到第一塊布帛時,立即被吸引住了,拿起布帛仔細看了又看,神情中流露出驚訝、歡喜之色。

“妙啊!妙啊!”尉繚贊不絕口。

現在的耕犁,犁轅是直的。

而圖畫出來的耕梨,犁轅是彎曲的,轅頭大不相同。

“此耕梨,為名‘曲轅犁’。犁轅改為彎曲,長度縮短,轅頭這里安裝的是可自由轉動犁盤,這樣不僅讓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于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便于調節翻耕深淺,節省勞力,提高耕作速度。”

子嬰在詳細解說著。

此時的尉繚,激動萬分,說道:“真是妙!此‘曲轅犁’,是大王所想出來的?”

原本的耕梨,犁轅是直的,耕作不僅更費力,又難以調節要翻土的深淺,轉彎不方便,操作不靈活。

有了這種大王所說的“曲轅犁”,明顯節省了人力和畜力,讓農戶們更快做完原本事情,騰出時間干其它事。

原本的直轅犁,一直伴隨著古代農耕民族,直到唐代才改進成曲轅犁。

“正是我想出來,現在的耕梨犁轅是直的,稱作‘直轅犁’。”

曲轅犁、直轅犁,很好,名如其實。

“天才!大王真乃天才也!”

尉繚開懷一笑,豎起大拇指夸贊著,很少有這么興奮過。

大王居然有如此想象力,接連發明椅子、象棋、餃子、曲轅犁,還發明了許多新詞語,是古往今來難得的天才。

“丞相再看看這兩種!”

第二塊和第三塊布帛上,畫著的是龍骨水車、水轉筒車。

尉繚一看圖畫,就能大體上知曉這兩種物品的妙用。

此時此刻,他心中的驚駭、激動,不知怎么來形容,大王乃超級天才也!

“此物乃龍骨水車,可……”

子嬰在詳細講解著。

龍骨水車可用手搖、腳踏、牛轉、水轉或風轉驅動。

龍骨葉板用作鏈條,臥于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池塘邊。

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驅動鏈輪,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

如此連續循環,把水輸送到需要之處,可連續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運方便,還可及時轉移取水點,既可灌溉農田,若遇水災時可用于排澇。

龍骨水車,是東漢末年十常侍之一的畢嵐發明,三國時期的馬鈞加以完善。

“此物取名為‘水轉筒車’……”

子嬰指著第三幅圖案詳細解釋著。

所謂水轉筒車,是利用水流沖擊水輪轉動的農業灌溉機械。

筒車一般要安裝在有流水的河邊上,且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動水輪不停轉動,從而將地槽里的水通過水輪上的木筒或竹筒提升到高處,最終流進農田進行灌溉。

這水轉筒車,最初發明于隋朝,唐朝時才廣泛應用。

最后,子嬰道:“龍骨車和水轉筒車,亦是寡人想出來也。”

“妙啊!妙啊!”

尉繚心中的激動,任何言語皆無法形容。

“大王竟能想象發明出如此之多實用之物,大秦之幸!天下之幸也!”

子嬰心中嘿嘿一笑,現在才剛剛開始而已,以后還會有更多東西發明出來呢!

不過,他不打算一下子把太多東西說出來,要真是這樣做,別人不把秦王當“妖孽”才怪。

現在,把這三種東西展現出來,已經夠驚世駭俗的了。

子嬰打算每隔一段時間,“發明”出一兩種物品。

子嬰道:“丞相,曲轅犁、筒車、龍骨車的作用,制作方法,寡人已告之,命工匠制作,應當不成問題。”

尉繚道:“不成問題,待上朝時,再向眾臣說明。”

兩日后,麒麟殿朝會。

眾臣行跪拜禮后,子嬰開始發話了。

“眾位卿家,寡人給大家看看三種東西,名為‘曲轅犁’、‘龍骨水車’、‘水轉筒車’。”

隨即,子嬰命人拿著三種圖案,給臺階下的眾臣過目,由尉繚進行相應的講解。

眾臣們皆仔細看著圖案,越聽越驚、越聽越喜,這三種物品也太神奇了!

待尉繚講解完畢后,臣子們是震驚中又有疑惑。

之前大王發明了象棋、椅子,不會這也是大王發明的吧?

子嬰俯視著眾臣,見大家有疑惑之色,朗聲道:“寡人即位以來,夙夜憂思,恐不能中興大秦。寡人為了大秦、為了天下,殫精竭慮,苦思改善農耕灌溉之法,終于有所發明。”

明明是古代人的發明創造,子嬰剽竊過來后,說成是自己發明出來,還很是心安理得,沒有半點臉紅,心跳沒有絲毫加速。

眾臣聽后,大呼我王圣明。

能有如此天才大王,更是讓臣子們驚喜。

要發明創造新物品,或改善原有物品、技術,并不是容易之事。

大王即位以來,已經發明過不少物品了,臣子們好奇起來,大王為何能屢屢想象出來?

丞相右長史盧德問道:“敢問大王,此三物,是如何想出來?”

子嬰道:“想象力,乃是寡人最大特長,所以才能每隔一段時日,想象發明出一物。日后,還會有更多物件發明出來。”

以后要“發明”出來的東西很多,子嬰先告訴大家自己的“特長”,讓臣子們有心理準備,以后再發明出更先進物品,不至于太驚世駭俗。

發明出三件物品后,由丞相安排下去,命人建造。

尉繚表示,在明年開春之前,會把曲轅犁發放到大秦轄地內每一家農戶。

子嬰只管搞發明,指導技術,相應的事情由臣子們去做。

經子嬰之口說出,“想象力”一詞,成為了這個時空的詞匯。

在現場記錄的史官,做好相應記錄,記錄秦王嬰發明的物件,以及秦王的特長。

朝會結束后,臣子們陸續離去,太史令司馬匯在收拾竹簡筆墨,準備離去。

子嬰下得臺階,走近司馬匯,向他道:“等等!”

司馬匯起身,等著大王吩咐。

子嬰看著離去的眾臣,等全部臣子都離開麒麟殿后,再屏退侍從。

偌大麒麟殿,只剩下子嬰和司馬匯兩人。

子嬰看向司馬匯,微笑溫言道:“司馬卿,不知里面如何記錄,寡人瞧瞧!”

說罷,伸手要去拿卷好的竹簡,他很想看看史官是怎么記錄自己的。

史官在夏商的時候便已有之,記錄君主的言行與政務得失,君主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

歷史上不乏不屈服于皇權的史官,比如唐初的史官褚遂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弟篡位,試探性問褚遂良史書能否修改一下,褚遂良的反應是:想都別想。

司馬匯立即做出阻止的動作,正色道:“大王,君主不得翻閱史書典籍,這乃古往今來之規矩。”

子嬰停下手來,總不可能硬搶。

他哈哈一笑,低聲道:“寡人當然知道。此處沒有第三人,讓寡人看一小會也無人知曉。”

司馬匯仍然不肯,嚴肅道:“大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這史官還挺有骨氣的,子嬰沒辦法了,只得轉身離去。

他邊走邊想,自己的發明創造,史官肯定會如實記錄,自己作為現代人穿越而來,言行舉止跟這時代的人有些不同,不知是否會被寫成古怪之人。

秋收過后,天氣愈發寒冷,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隆冬。

函谷關外,聯軍大營。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大地一片蒼茫。

諸國軍隊兵士們,皆龜縮在營帳內取暖,人心思歸。

不僅如此,糧食供應還出現了困難。

執戟郎營帳,韓信和下屬們烤火取暖。

“還不撤兵,反正函谷關又打不下,待在這里無用,不如撤兵。”

“哎!我不在家,家中只有家母和媳婦耕種,還要養小兒小女,甚是艱難!”

“不知何時才能撤兵回家!”

韓信這些為數不多的下屬們,幾乎個個都想回家了。

要是在以前,誰敢談論撤兵回家,那是動搖軍心,搞不好要掉腦袋。

可軍中士氣低迷,人心思歸,越來越多士卒在談論這個話題,將軍們也不去管了。

在下屬們面前,韓信對于家中之事很少提及。

某士兵向他道:“不知韓大哥家中有多少兒女?”

韓信無奈一笑,淡淡道:“尚未娶妻,何來兒女?”

下屬們都驚呆了,韓信都二十五歲了,居然還未娶妻。

在這時期,要是二十五歲還沒結婚,那屬于骨灰級光棍。

在下屬們看來,韓信好歹混得比自己好,不知為何還未娶妻。

帥帳中,項羽每天都很是焦躁,范增曾經提過退兵,但項羽一時還未下定主意。函谷關難以逾越,可他憎恨秦國,誓要滅秦,又不甘心無功而返。

劉邦營寨中,劉邦同樣焦躁。

許多部下見到劉邦這樣,還以為主公是因為不能滅秦而煩惱。

這天,曹參、樊噲、夏侯嬰、酈商等武將商量好過來安慰劉邦,蕭何也在這里。

曹參安慰道:“沛公,雖暫時無法滅秦,然六國同仇敵愾,暴秦絕難再東出。”

酈商也道:“曹將軍說得沒錯,還望沛公莫憂。”

樊噲道:“諸國同心滅秦,若秦軍敢出來,那是白白送死。”

劉邦道:“六國聯軍,退兵乃早晚之事。各國皆有本國疆土、百姓。我們的疆土百姓在何處?”

原來主公是為這事而憂慮。

是啊!大家一想很有道理。

沛公跟項羽分兵后,一路西征,幫助韓王收復韓地,后來又向西南部進軍,直至武關前。

可大軍所到之處,打下的地盤中,除了韓地外,皆屬于楚國國土,恐怕是要歸還給楚國的。

撤兵后,六國軍隊皆返回自己的國家。

可沛公不是王,沒有自己的國家和地盤,該怎么辦呢?

夏侯嬰道:“沛公,起兵擊暴秦,咱們的功勞僅次于上將軍。各國得上將軍庇佑,才得以保存。”

樊噲大聲道:“沒錯了,我們就算搶,也要搶一塊地盤。除了上將軍,我們不怕誰。”

在眾將中,以曹參最有才能,他說道:“沛公跟上將軍交情尚好,何不跟上將軍商議,劃出一塊地盤,給沛公稱王建國。

蕭何道:“曹將軍言之有理。不過,聽說上將軍正煩著,不如等決定退兵之日后再與之商議。”

劉邦在沉思著,是不是找項羽商議呢?

他現有掌控之地,是韓地以南、武關東面一帶,在各城池有少量駐軍。

這本身地盤就不大,加上要直接面對武關,秦軍一旦出武關,就沒有任何戰略緩沖空間,再加上土地比較貧瘠,劉邦可不想在這樣的地盤上建國稱王。

要想在其它地方建國,除了硬搶外,唯有依靠項羽了。要是項羽能夠出面,讓諸侯劃出一塊地方給劉邦,這乃上上最佳選擇。

可諸王誰會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土地分出來給劉邦?就算項羽肯出面,都不一定能辦成。

劉邦想想,還是先找項羽幫忙,要是還辦不成,到時候再做計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秦五百年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9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