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勛二代  >>  目錄 >> 第七十四章:大明寶鈔

第七十四章:大明寶鈔

作者:八百楚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八百楚 | 大明勛二代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勛二代 第七十四章:大明寶鈔

乾清宮東暖閣:

“啪”

茶盞碎裂的聲音從東暖閣里傳了出來,引得站在外面等待面圣的張忠一時愕然抬頭。

片刻后,腳步聲響起。

新任戶部尚書陳山垂頭喪氣的走了出來,緊隨其后,司禮監太監金英也一臉復雜的走了出來。

張忠看著陳山失魂落魄的從自己身邊走過,隨即走向金英,問道“陛下可是因為儲濟倉一事大發雷霆。”

“永春伯說得極是。”金英低聲道“死的儲濟倉大使王松雖然只是個九品,但是畢竟是文官,一步步科考出來的,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給事中都已經炸開鍋了。”

“今日彈劾戶部尚書與彭城伯的題本已經擺滿御案了。”金英擔憂道“而這涉事的兩人都是皇爺親近之人。”

張忠聽了,不由了然,他心里明白陳山可謂是朱瞻基的心腹近臣,而彭城伯張昶更是朱瞻基的親舅舅,此事牽連這兩人,也難怪朱瞻基今日如此動怒。

“永春伯還是快進吧!”金英提醒道“只是一會你注意些,皇爺今日心情很糟糕,你不要再惹怒他了。”

“多謝提醒。”張忠對金英感激道。

隨即兩人便結束談話,一前一后的進入了東暖閣。

待行完禮,張忠不由偷偷瞥了一眼朱瞻基,見他臉上的怒意已經消退漸漸平靜下來,只是兩頰殘留的紅暈,顯示了朱瞻基先前的憤怒。

“儲濟倉的事,你也聽說了吧?”朱瞻基問道。

“是”張忠連忙應道。

“朕此次召見你,為的是讓你去趟彭城伯府。”朱瞻基徐徐說道“出了那樣的事,如今京師百官,群情激憤,那個孫二郎是保不住的。”

張忠聽到此處,心中咯噔一聲,因為他知道自己又得接下一個得罪人的苦差事了。

果不其然,便聽朱瞻基繼續說道“彭城伯乃是國舅,朕不能太掃他的臉面,你今日去趟彭城伯府,將朕的心意告訴他,讓他以大局為重。”

“是”張忠無奈應道。

“你也不用太擔心。”朱瞻基見張忠一副不情愿的樣子,失笑道“畢竟日后,你也要喊他一聲舅舅的,有這層關系在,他不會太難為你。”

張忠聽了,只好訕笑一聲俯身稱是。

“哎!”

“不要覺得你難,朕比你更難。”朱瞻基苦笑的拿起一本題本徐徐說道“此次事件皆因寶鈔而起,這不又有人上書建議朕放開金銀禁令,廢棄寶鈔。”

“可這寶鈔制度乃是太祖皇帝所立,朕身為后繼之君,焉能不顧祖宗家法。”朱瞻基繼續說道“而且,寶鈔發行以來,鈔發漸漸行不通,朕又何嘗不知,可若真的放開了金銀禁令,恐怕這寶鈔會立刻崩壞。”

張忠聽了心中也是一陣無語,這好比飲鴆止渴了,朱瞻基知道這個寶鈔無用,可是囿于祖宗家法又不能廢除。

可民間商人百姓也不傻呀!

這寶鈔就是朝廷謀財的工具,朝廷缺錢,就大把的印,然后這些寶鈔流通到民間,隨著一輪輪貶值,百姓手里錢便到了朝廷手里。

吃虧多了,百姓也便長了教訓,到了如今大明寶鈔已經毫無信用可言了,雖然朝廷明面禁止民間使用金銀,但不耽誤人家依舊拋棄寶鈔,青睞金銀。

朱瞻基見張忠沒有反應也不在意,只是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太祖皇帝想起了宋元時期紙鈔的便捷,便想效仿發行紙幣。”

“可是,自從洪武八年開始印發紙幣大明通行寶鈔之后,為何效果卻不盡人意呢?”朱瞻基蹙眉問道。

“那是因為朱元璋出身于對經濟最無知的環境中,對權力斗爭有著豐富的經驗,卻對金融、財政、貿易卻一竅不通。”張忠聽了朱瞻基的話,不由在心中腹誹道。

張忠想起前世,看過的有關論述大明寶鈔成敗的書,又瞧了瞧愁眉苦臉,百思不得其解的朱瞻基,決定給老朱家的人普及一下基本的經濟常識。

“陛下,臣得知儲濟倉一事后,找來了宋元時期,有關寶鈔的書籍,臣仔細研究后,如今有些心得,想稟告陛下。”張忠下定決心后便不再遲疑,直截了當道。

朱瞻基聽了,不由一愣,失笑道“你能想著為朕分憂,朕很高興,但是你一個武勛之后也懂財政嗎?”

張忠不由心中腹議“起碼比你老朱家的人懂得多。”

雖然心中如此想,但張忠面上,依舊誠懇道“臣先說一說自己的看法,若不行。陛下一笑了之便是了。”

朱瞻基想了想,失笑道“也罷,你盡管說來。”

“臣認為本朝寶鈔與宋元時期的紙鈔比起來,缺陷非常明顯。”張忠說道。

“其一,大明寶鈔完全沒有準備金制度,所有的紙幣都是不可兌換的。”張忠徐徐說道。

朱瞻基見張忠說得有理,不由坐直了身體,也嚴肅起來,說道“你詳細說來。”

“是”

張忠也不遲疑,侃侃而談道“紙鈔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背后有準備金,紙鈔可以隨時兌換錢幣或者銀子,人們不是看重這張紙,而是看重它對應的實際財富。”

“根據當初的設計,每一貫鈔票,對應于一千文錢、銀一兩,每四貫鈔票對應于黃金一兩。”張忠繼續說道。

“雖然朝廷公布了紙幣與黃金、白銀、銅錢的兌換比率,但是,這個比率只在民間拿真金白銀換紙幣時有效。”

“這有何問題嗎?”朱瞻基疑惑問道。

“自然是有問題的。”張忠失笑道“這就好比有一個人持有一兩黃金,到朝廷就可以按照官方比率換回四貫的紙幣。但是,他如果不想要紙幣了,想拿回黃金,朝廷卻將兌換的窗口關上,不予理睬。”

“陛下若是那個人,會不會從心里覺得朝廷是以勢壓人,而且隨著寶鈔的貶值,那個用黃金換了寶鈔的人財富會縮水,那時他還會信任寶鈔嗎?”

朱瞻基被問道一時啞口無言。

“這也便是太祖皇帝要禁止金銀的原因吧。”朱瞻基若有所思道。

“的確”張忠說道“太祖皇帝也考慮到了這點,于是發布禁令,民間不得以金銀進行交易,也不準以物易物,必須使用紙幣和銅錢,違反的就是犯罪。”

“而禁止了金銀交易,而銅錢的數量又很稀少,民間只有使用紙幣這一個選擇了。”

“那為何結果沒有如太祖皇帝設想的那般完美呢?”朱瞻基繼續問道。

“太祖皇帝自然是英明神武,可是陛下這錢幣涉及天下萬民,各行各業,它影響的范圍實在太廣了,而且這民間商業運行自有其規律,非一人之力可扭轉的。”張忠苦笑道。

朱瞻基沉默片刻,問道“這寶鈔可還有其他缺陷?”

“有的”

張忠繼續說道“其二,寶鈔的發行不限量,朝廷想印多少印多少,一旦戶部沒錢,立刻印寶鈔。”

“而且寶鈔也不分界(所謂分界就是按批次的意思)。”

“如此情況下,民間流通的寶鈔便十分的混亂,這會讓使用的百姓商人更加無所適從,而且朝廷也不便管理。”

朱瞻基聽到此處,思忖良久后不由頷首,隨即一臉詫異的看著眼前的張忠,他實在是愈發看不清這個妹夫了。

作為武勛之后,張忠擅長火器,征討漢王,南征交趾時屢建功勛,雖然在張忠這個年紀已經十分出彩了。

但朱瞻基還是沒想到,張忠還懂財政,這的確可稱得上文可安邦,武可定國了。

“金英端杯茶水,讓永春伯潤一下嗓子。”朱瞻基想到此處,不由吩咐道。

“是”

金英連忙將茶杯端給張忠,心想“永春伯真是頗得皇爺看重呀!自己以后應當與他多結善緣。”

張忠接過茶杯,先向朱瞻基謝恩,這才輕輕啜了一口。

片刻后張忠繼續說道“其三,寶鈔之所以通行,最重要的保證是朝廷允許民間用寶鈔納稅。”

“然而如今的情況是朝廷花錢時盡量多使用寶鈔,而收錢時卻少收寶鈔。”

“就比如這民間繳納商稅時,只能七成用寶鈔,剩下的三成用銅錢或者金銀。”

“民間為了湊齊繳稅用的金銀,必須花高價去購買,結果紙幣立刻出現了大貶值。”

“而隨著寶鈔的持續貶值,戶部在收稅時也更加偏好金銀,如此一來便形成了惡性循環,導致如今大明寶鈔名存實亡。”

“哎!”

朱瞻基聽完張忠的話,不由嘆氣道“朕今日才弄明白,原來我大明寶鈔問題如此之多。”

“可恨,那些戶部官員無能,無法為朕分憂。”朱瞻基感嘆道。

隨后朱瞻基看向張忠,眼中精光一閃,笑道“永春伯對于大明寶鈔如此了解,朕若讓你執掌寶鈔的發行,你能否解決掉寶鈔的問題,讓大明寶鈔能通行天下。”

張忠聽了,一時猶豫不決,雖然他知道紙幣因為便捷性,在他那個時代,已經成為各國普片性的選擇。

但在大明朝,在如此復雜的情況下,張忠對于能否改變寶鈔,心中沒底。

ps:本月最后一天了,求一波票.

ps2:感謝“不愛吃韭菜”“沉默de劍”的月票

“℅凊猦潯藍”“大黑松”“情書生”“?血色殘陽”“瓊崖公子”“ss109”“lovehani”

“天星道”“lei_”“書友160408163558004”“長安”“殤”“舊事酒濃!”等人的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勛二代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1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