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紐約1995  >>  目錄 >> 75 選角

75 選角

作者:十一是十一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十一是十一 | 紐約1995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紐約1995 75 選角

師徒倆分開行動,蘭迪去接洽WCW的艾瑞克·畢雪夫,身為摔角界的“老前輩”,蘭迪想要見到畢雪夫還是很容易的。

兩人見面后,其實沒談什么實際的內容,只是透露了白奎因想要跳槽的意向,等待畢雪夫報價。

但這一消息卻通過蘭迪的一些老朋友傳到了老麥的耳朵里。

施壓的工具,除了向老麥透露白奎因正在和WWF的對頭WCW接洽的情報,還包括了白奎因即將發布的第一支MTV。

白奎因越火,他跳槽給WWF帶來的損失也就越大,就不知道老麥能忍到什么時候。

白奎因的首發單曲It's my life簡直就是MTV屆省錢的典范之作。

仗著這首歌是邦妮和弗雷克的電影主題曲,大量使用了電影鏡頭。

現在邦妮和弗雷克已經進入了錄像帶市場,MTV的推出可以幫著提升電影的關注度,租錄像帶的觀眾越多,韋德馬克映像就越賺錢,所以韋德馬克映像連授權費都給免了。

然而全用電影片段也顯得太沒誠意了,所以白奎因增加了一段摔角表演,提醒觀眾自己的摔角手身份,白奎因還打算在單曲宣發過程中不斷強調自己摔角手的出身。

增加的片段調用了四臺高速攝像機,拍攝白奎因使用“Fire Bomb”炸彈摔的場景。

這四段高速慢鏡膠片將會交給一個新成立沒幾年的數碼特效團隊,“維塔數碼”。他們會把素材加工成一個長達二十多秒的全景旋轉慢鏡頭,之所以選這個新西蘭公司,不為別的,就圖便宜。

原本按照MTV劇本是要將臨時代打的杰里科的臉替換成蘭迪的。

蘭迪舊傷太多,挨白奎因一下炸彈摔,很有可能受傷,風險太大了。

后來發現特效加工時間太長,性價比不高,就放棄了,干脆不換臉了,就讓杰里科出鏡吧。

提到換臉,麥克·科克本來在約翰吳的電影變臉中,為白奎因爭取了尼古拉斯凱奇的弟弟這一角色的試鏡。

等等,這么說有些不準確,是換臉前的尼古拉斯凱奇的弟弟,一個反派角色。

由于會中文這一優勢,白奎因在試鏡時獲得了導演約翰吳以及他的好友同樣來自港島的張姓制作人的青睞,兩人甚至提出可以為其修改角色設定,增加一些近身肉搏戲份。

結果最后一輪試鏡時,變臉的制作人更中意另一個意大利裔年輕人亞歷桑德羅·尼沃拉。

那是一個毫無經驗的新人,看來約翰吳和張制片的話語權還不夠。

至此,白奎因錯失一次和尼古拉斯凱奇同框的機會。

七月初,獨立日橫掃全美票房,首周末拿下5000萬美元,接棒六月票房第一的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勇闖奪命島,成為7月最賣座電影。

7月15日,環球音樂終于將白奎因的Fire Bomb樂隊的首單It's my life的MV放了出來,電臺同步解禁,單曲碟上架。

看過電影或者看過白奎因摔角比賽的觀眾很快就發現,Fire Bomb的主唱原來就是白奎因啊。

沒看過電影或者摔角的,見到MTV中大量的電影劇情和摔角鏡頭,自然也會問問主唱到底是誰,畢竟It's my life作為一首流行搖滾歌曲,其質量確實過硬,沒發單曲之前,僅靠電影中驚鴻一現,就產生了一定的傳唱度。

不過更讓人意外的是,一開始跑去唱片店為白奎因捧場的,竟然是喜歡莎拉飾演的“巴菲”的男女中學生們。

這是“巴菲”男朋友的歌,“巴菲”還在MTV里面出鏡了,買買買……

由于吸血鬼獵人巴菲的熱映,白奎因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現在莎拉比他還要火,大女主的青春校園劇真是捧人啊。

莎拉本就是童星出身,曾經和大部分童星一樣,遇到了成年以后的轉型危機,但童星的優勢在于,一旦轉型成功,會比以往更加受到歡迎。

商是對流行趨勢最為敏感的群體,莎拉已經接了好幾個品牌的代言,大多是需要青春女孩形象的快消品。

曾經和莎拉合作過,并且害她成為麥當勞拒絕往來戶的漢堡王,似乎也有意向再次合作。

吸血鬼獵人巴菲第一季即將完結,莎拉已經接到數個新片邀約。

這不,剛在環球音樂的錄音室錄完第二張單曲的白奎因一回家,就看到莎拉和她的經紀人利茲·米勒在客廳討論工作。

見到白奎因,莎拉從沙發上跳起撲到男人的懷中,當著經紀人的面,一通亂吻,撒夠了狗糧,這才道明如此興奮的原因。

“我接到A級大制作的試鏡邀請了!”

“哪一部電影?女主角嗎?”白奎因打心眼里為女朋友高興。

“蝙蝠俠與羅賓1.6億大制作,我是女配角,蝙蝠女!”

女經紀人利茲·米勒趕緊糾正,“只是試鏡邀請,競爭這個角色的女星很多呢!其實我們還有別的選擇……”

白奎因從利茲·米勒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話語,猜到利茲并不莎拉參與這個項目。

“其他選擇是什么?”白奎因抱著莎拉坐到沙發上,試圖參與到兩人之前的討論中。

莎拉卻伸手揪住白奎因的耳朵,說道:“又忘了嗎?你答應過不干涉我的工作的!”

白奎因有些尷尬,不久前兩人才吵過一架,立下了互不干涉對方工作的約定。

這還要從吸血鬼獵人巴菲的續約說起。

白奎因認為莎拉和韋登一口氣簽了七季的吸血鬼獵人巴菲是一種短視行為,會把自己束縛在一個形象里面,而喪失更多的機會。

算起來,莎拉目前的定位還是青春偶像,觀眾受眾以青少年為主。

劇集剛和FOX簽約的時候,由于FOX一貫的保守作風,導演兼編劇的韋登不得不對第一季的劇情做出一些修改,以適合FOX觀眾的口味。

莎拉的角色巴菲,打鬼,打惡魔,打惡靈,卻因為角色設定年齡只有17,還未成年,不能有太過性感的畫面,感情線只能止步在互有好感的小曖昧。

白奎因經歷了兩部電影的籌備工作,思維方式已經變成制作人的角度。

在他看來,“巴菲”就是個標準的青少年偶像角色,如果七季拍完,莎拉除非去文藝片里脫光光,否則大眾已經形成的刻板印象,會讓那時候二十五歲的莎拉根本接不到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

但莎拉卻希望把能抓到手的東西都先握住,現在考慮那么遠根本沒用,將來什么情況都還不知道呢。

因此兩人吵了一架,冷靜下來之后,相互約定不干涉對方的工作和事業。

現在莎拉一句話,就把躍躍欲試想要給出參考意見的白奎因給堵住了。

利茲·米勒趕緊說道:“莎拉,讓QB提提建議唄,最后拿主意的不還是你啊。”

有人架臺階,倔強的莎拉也只好同意,說道:“另外一個角色是女主角,是個科幻電影,號稱大制作,實際上主要成本都在特效,而且試鏡時間也有沖突……”

利茲補充道:“那部電影叫星河戰隊,是五十年代出版的海因萊因的少年系列科幻小說中的一部,迪士尼旗下的試金石影業制作,預算一個億,不過大頭確實都會花在特效上的,他們邀請的都是年輕演員,沒有能單扛票房的明星。”

由于白奎因從來就沒激活過關于莎拉的記憶碎片,他真不知道未來的莎拉扮演過什么樣的角色,這個建議也不是很容易給的。

莎拉的態度很明確,蝙蝠俠與羅賓是大制作,和大牌明星合作,盡管只是女配角之一,但也很好啊。

利茲·米勒可能是擔心蝙蝠俠與羅賓的競爭過于激烈,希望選個比較穩妥的星河戰隊。

蝙蝠俠系列的前三部,口碑和票房都很好,盡管大家都知道這一部蝙蝠俠和一手打造這個系列的蒂姆·伯頓沒有關系了,但導演喬·舒馬赫依然是第三部永遠的蝙蝠俠的導演。

好萊塢相信續作,有前作的口碑,續作至少不會大撲。

星河戰隊既然以特效為主,演員發揮的空間可能不大,即便是女主角也有可能成為特效的陪襯。

熟悉莎拉脾氣的白奎因,簡單權衡一下利弊,還是建議莎拉去試試蝙蝠俠與羅賓,而且可以在她被青春偶像形象固定下來之前,先積攢一些大制作的資歷和人脈。

既然女朋友,白奎因也不能僅僅在口頭上說說,立即當著莎拉和利茲·米勒的面打電話給哈維,探聽這部電影的情況,幫著尋找能夠決定選角的關鍵人物。

“嗨,QB,我的小朋友,我看到你的MTV了,老實交代當時你一定要分一部分邦妮和弗雷克的錄像帶發行收益,是不是就想到這個辦法了,用歌曲再帶一波熱度,昂?”

哈維雖然說話嘻嘻哈哈,但依然表達了問罪的態度。

白奎因只好解釋是自己摳門,為了節約MTV制作費用才用的權宜之計。

哄好了哈維,談話終于進入了正題。

“蝙蝠俠與羅賓啊,這項目我知道啊,華納今年的大制作,我還有個小金絲雀想要塞進去呢……等等,你不是想要演羅賓吧?

別想了,那個角色已經到了最后一輪試鏡了,他們看中了克里斯·奧唐納,那個憑借聞香識女人一炮而紅的小子,而且你比喬治·克魯尼壯太多了,羅賓怎么能比蝙蝠俠壯!”

白奎因趕緊解釋:“哈維,不是我要演羅賓,而是我女朋友莎拉得到了蝙蝠女的試鏡邀請……”

對面陷入了沉默,過了十多秒,哈維才開口:“我們的目標不一致,QB,我希望烏瑪瑟曼獲得毒藤女,但是我了解過蝙蝠女的情況,選角只是過場。

華納里面有人已經鎖定了那個角色,甚至為了讓金發小妞能演蝙蝠女,特地讓編劇把蝙蝠女從戈登探長的成年女兒改成了阿福管家的未成年侄女。”

聽筒另一邊的三人紛紛表現出失望的情緒,但哈維卻話鋒一轉:“如果你想要爭取一下的話,我可以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他是我們的人,很巧,小莎拉也是,如果他愿意幫忙的話,還是有希望的。”

一個在劇組里有影響力的猶太人,果然是個好消息。

哈維囑咐白奎因等消息,便掛斷了電話。

盡管還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莎拉當晚還是賣力地回報了白奎因。

每個人在不同的人面前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前一天白奎因還在請哈維幫忙搞定試鏡,第二天卻變成他在試鏡別人。

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篩選,美國精神病人的幾個主要角色也進入了最后一輪試鏡。

韋德馬克映像特意租借了一個華納的攝影棚,簡單搭建了一些場景用于試鏡,可見克里斯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

白奎因翻看了一下資料,進入最后一輪試鏡的男主角人選有三個人,之前全都沒有見過。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來自英國的伊萬·麥格雷戈,曾經主演過猜火車,他扮演的毒蟲形象非常傳神,喬·德雷克和克里斯一致認為他能夠演好精神分裂的男主角。

第二候選人是托比·馬奎爾,童星出身,顏值和演技都不錯,曾經陷入酗酒的麻煩中,但奧利弗·斯通導演認為正是那段經歷可以讓托比·馬奎爾能把帕特里克·貝特曼(電影男主)演繹到位。

最不被看好的第三候選人恰恰是白奎因的關系戶,來自哈維推薦的本·阿弗萊克。此人個子挺高,和白奎因相差不多,大學學得是導演,但個人興趣在表演,除了童年和高中畢業后的客串演出經歷外,只在幾個沒什么名氣的小成本文藝片中擔任過重要角色。

最關鍵是本·阿弗萊克的表情表現不夠豐富,大家普遍認為不適合,只是因為白奎因的推薦,才一直讓他留到最后一輪,讓白奎因親眼見見差距,淘汰了也無話可說。

試鏡的流程是選定劇本中的兩個段落,由選角導演幫著搭戲,在鏡頭面前表演。

讓白奎因糾結的是,三個人全都激活了記憶碎片!

伊萬·麥克雷戈激活的是年輕版的星球大戰著名角色歐比旺。

托比·馬奎爾激活的是蜘蛛俠。

而本·阿弗萊克則是蝙蝠俠!

歐比旺,蜘蛛俠,蝙蝠俠,真的很難選擇啊!

白奎因想得頭痛,找了個借口出去透透氣,順便整理下思緒。

剛轉出廁所,便見到試鏡后本該離去的本·阿弗萊克正和另一個青年蹲在墻角聊天。

白奎因好奇心作祟,便向兩人走去,準備問問本·阿弗萊克和哈維到底是什么關系,能獲得他的推薦。

當他靠近時看到另一人的臉,幾個角色形象接連冒了出來,有的風光、有的落魄、有學生、有軍人、也有宇航員。

此人年紀輕輕,最多比白奎因大三兩歲,同齡人中只有小李子能激活這么多角色。

這是個寶藏啊!

兩人也發現了向他們走來的白奎因,本·阿弗萊克率先迎上來,之前試鏡的時候他就和白奎因交流過,此時顯得頗為熱絡,“QB,真沒想到能在這碰到你,我們是特意留下來想找克里斯托弗·莫里亞蒂先生談點事情的,對了,這是我的伙伴,馬特·達蒙。”

馬特·達蒙……有意思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紐約1995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8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