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  >>  目錄 >> 第五百九十五章 繼續開拓

第五百九十五章 繼續開拓

作者:嶺南仨人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在線閱讀 | 嶺南仨人 |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 第五百九十五章 繼續開拓

李唐使團的行程繼續。

但是鄭森對于李唐使團并沒有太多興趣,畢竟雙方話不投機,哪怕是坐在一起,估計也很難達成什么條約。

就在此時。

從江南各地的移民工作,隨著冬季的到來,變得越發活躍起來,此時剛好是西北風,

對帆船和蒸汽船都有加速效果。

而且冬季的東南亞各地,特別是中南半島東海岸、呂宋群島北部,氣溫會變得相對涼爽一些。

這種氣候有利于移民的初步適應。

目前移民部的移民運輸船,規模擴大到了327艘,其中排水量300噸左右的木帆船210艘、排水量800噸左右的木帆船106艘,排水量1800噸的蒸汽木帆船21艘。

為了確保安全,

一路上都是成群結隊出發的。

每一次運輸移民,都是10艘起步,

其中一部分是運輸移民的移民船,

一部分是運輸物資的物資船,還有護航的戰艦。

不過護航戰艦通常是采用接力方案,即由東海第一分艦隊、流求分艦隊、呂宋分艦隊負責各自的轄區護航任務。

由于江南大水災的影響,之前停了八天多的航運迅速恢復。

23艘運輸船組成的移民和物資船隊,從鎮江府出發,借助西北風和河流流動,迅速出長江口,然后調整帆面,改東行為南下。

這一條航線,人革聯的船只早已經摸得清清楚楚。

通常就是舟山—泉州—建安—漳州—澎湖—屏東—黑潮海峽(或東沙海)—呂宋州的定南港。

沿途都有補給港口、修船廠,以及臨時安置的醫院,確保移民的生存率。

現在西北風非常凜冽,臺風過后東南沿海幾乎都是晴空萬里,正是遠航的好時機。

而在呂宋州,

分艦隊的參謀長王忠帶人回去流求組建新艦隊,

之前的流求分艦隊,則改名為呂宋分艦隊,

負責呂宋州的保衛工作,

同時繼續下南探索。

宋魯和呂宋州州長安構,一起坐鎮呂宋大島。

目前整個呂宋大島的原住民部落已經被收服,給本地增加了4.3萬人口,加上陸續移民過來的8.2萬人(其中一部分來自嶺南和廣南),讓定南港的開發速度加快了很多。

定南港北側就是呂宋大島少有的走廊平原,沿著河流一個個定居點鋪設開來。

從江南移民過來的蕭火一家,被分配到定南縣的清水村,村里面二十多個姓,還有三分之一的原住民。

他熟練的拉著一頭大水牛,來到自家的70畝地旁,隔壁的黎管正在給甘蔗施土肥。

“大管哥,你種這么多甘蔗,到時候吃什么?”

似乎有些聽不懂他在說什么,黎管沒有回答,只是比劃了幾下。

聽不懂彼此在說什么,這是各個移民村的通病,蕭火一家來自江漢州巴陵,

而黎管則來自廣南州的小部落,雖然都用漢字,

但是口音和各地方言,

一時間是很難改變的。

埋好了半畝地肥料后,黎管在水渠旁洗手,然后向正在放牛的蕭火喊道:“你剛才說什么?”

聽了一會,蕭火才勉強聽出幾個字,又比劃著說道:“大管哥,我是問你種那么多甘蔗干什么?種糧食多好。”

交流了半天,黎管終于明白了,然后笑呵呵的回道:

“你小子懂個屁,以后糧食收購價格會越來越低,我在廣南可看到很多人種甘蔗,官府收購甘蔗可比糧食高很多。”

“可大家都不種糧食,那豈不是要餓死?”蕭火還是覺得不靠譜。

其實他們不知道,人革聯對于農作物收購價格,是在不斷調整的,通過這種價格調節,讓各地區的形成各種專門的農業區。

比如廣南州的交趾府,糧食收購價格明顯偏低,而甘蔗收購價格卻偏高,目的就是為了將交趾府引導成為白糖生產基地。

而呂宋州初期并不會轉型,但并不意味著甘蔗不能種植,只是收購價格和稻谷持平,生產的白糖也足以用于滿足呂宋州本地的需要。

呂宋州產業布局,是銅礦開采業、港口服務業、漁業和糧食種植,要成為聯盟在南洋的糧倉。

畢竟南洋群島的雖然可以種植水稻,但密布熱帶雨林的島嶼內部,是沒有辦法大規模開發的,還不如發展以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園經濟。

因此南洋群島需要呂宋州這個糧倉,作為壓艙石存在。

呂宋大島的南部,則是好幾個破碎的群島,上面不是荒無人煙,就是南島人的原始小部落。

林三刀、常谷雨一路南下,除了勘探水文、制作島嶼的地形圖,就是在搜集當地的動植物樣品。

另外就是埋設主權石碑,收復沿途的小部落。

一路上,艦隊并沒有遇到相對發達的封建王國,只有一些南島人組成的小部落。

直到新歷4年1月13日。

剛寫完航海日志的常谷雨,發現艦隊熱鬧了起來。

走出船艙,他發現不遠處是一大片陸地,看起來是一個不小的島嶼。

勘探水文的小船先過去探路。

探索島嶼對于他們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很快他們便找到了適合登陸的位置。

登陸之后。

常谷雨和林三刀站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木架子上,拿著望遠鏡眺望整個島嶼,發現這個島嶼的面積非常廣闊。

林三刀指著西南方向說道:“咦!西南方向有煙霧,看來這里有人。”

“要過去接觸一下嗎?”常谷雨問道。

“距離才5~6公里,而且應該在海岸線旁邊,待會派三艘船過去看看。”

五個多小時后,去接觸原住民的三艘船,有一艘返回到臨時泊地,給林三刀帶來一個意外的消息。

林三刀有些無奈:“又是一個獵頭部落。”

“剿滅吧!”常谷雨也是一臉郁悶。

畢竟有吃人風俗的獵頭部落,沒有同化的價值。

隨著林三刀一聲令下,又有好幾艘戰艦跟著過去。

傍晚時分,那夕陽下,西南方向的獵頭部落已經被徹底剿滅,只留下熊熊燃燒的營地。

返回的船只中,帶回來了繳獲的戰利品,主要是一些有可能存在文字的東西,是少量的青銅器,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石頭、貝殼和陶器。

這些東西只是作為考古研究,并沒有實際的價值。

在查看這些東西的常谷雨,發現了好幾個陶板,上面用特殊的黑陶和紅陶組合,燒制成為文字和圖案。

他很快就搞明白了這些文字,因為南島人的文字變化不大。

“這是海圖?”

其中一個陶板上,有呂宋群島、流求島、南洋群島的粗略方位,以及島嶼輪廓。

雖然距離和輪廓存在誤差,但大體還是可以分辨出來的。

陶板一共有12塊,年代似乎有些久了。

根據翻譯出來的內容,常谷雨知道這些陶板的含義,除了其中3塊有些特殊之外,剩下的9塊都是這個部落的歷代大巫傳承下來的。

也就是說,這個部落至少經過了9代的傳承。

這個部落叫赤力谷,大概在200年前,從婆羅洲大島逃亡過來,然后在這里定居下來。

而那3塊特殊的陶板,其實是他們從婆羅洲帶過來的,其中一塊是海圖,一塊是婆羅洲的粗糙地圖,一塊是描述一種花草和大蟒蛇的事情。

常谷雨并沒有太在意,只是將這件事記錄在航海日志之中,等日后有機會過去婆羅洲,再去這個部落的故鄉看看。

船隊在這里休整了三天,便開始環島航行,將島嶼的輪廓確定下來再說。

兜兜轉轉了半個多月,才再次回到第一次登陸的位置。

這個島嶼面前非常大,是呂宋群島之中,僅次于呂宋大島的大型島嶼,面積大概在9.4萬平方公里左右,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

經過討論,島嶼被林三刀命名為“高地島”,和呂宋群島中部的星羅群島不一樣,常谷雨認為這里有良好的農業發展潛力。

畢竟星羅群島的島嶼太多,又沒有大島嶼。

而高地島的高海拔,在熱帶其實是一個優勢,高海拔可以抵消太過于炎熱的熱帶氣候,同時可以阻擋一部分熱帶氣旋的入侵。

加上這個島嶼有9.4萬平方公里,是目前人革聯控制區內的第二大島嶼。

第一大島是呂宋島10.99萬平方公里,然后就是這個高地島,面積大約是9.4萬平方公里,第三是流求島的3.6萬平方公里,第四是瓊州島的3.39萬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高地島的面積差不多時三個瓊州島。

要不是人口太少,這里都可以設置一個單獨的州了。

現在只能暫時劃分到呂宋州,暫時定為高地島府,成為呂宋州的第三個府。

呂宋州目前有北呂宋府、南呂宋府(包括星羅群島自然保護區),以及林三刀等人剛剛開拓的高地島府。

初步探索完成高地島的沿海地區,林三刀和常谷雨商量之后,決定由常谷雨留下來,帶一個營的兵力,在這里建設一個港口。

而林三刀則帶來一支蒸汽船小分隊,繼續南下探索一個月,在回來和他們匯合。

繼續南下的5艘蒸汽船,并沒有開啟蒸汽機,而是依靠風力航行,除非是遇到太過于猛烈的逆風逆流環境,不然他們不會隨便使用蒸汽機。

就在十幾天后。

他們又看到了一個比較大的島嶼。

實際上呂宋群島、南洋群島的區域內,那些小島嶼有三萬多個,特別是那種島礁,更是隨處可見。

這也是為什么,從閩地、流求起源的南島人,可以遍布整個呂宋群島、南洋群島、太平洋諸島的原因之一。

一路上的淡水和食物補給,都沒有太大問題,唯一需要擔心的問題,或許只有東南亞頻發的臺風天氣。

蒸汽船緩緩靠近島嶼,由于擔心觸礁,林三刀沒有急于求成。

在傍晚時分,才找到一片適合停泊的海岸。

休息了一晚上之后。

第二天一起來,他就帶著上百名水兵,拿著步槍和裝備,正式登陸了這個島嶼。

“頭!你看我發現了什么?”一個水兵指著一大片樹木底下興奮的說道。

林三刀定睛一看:“我靠!竟然是一大片胡椒?這里有這么多胡椒?難道是原住民的胡椒種植園?”

很快他們發現更多的胡椒藤,還有肉豆蔻、南丁香。

后面這兩個東西其實是東南亞的原生種,東亞大陸是沒有的。

而原產東亞地區的豆蔻,也就是草果,和東南亞肉豆蔻并不是同一個東西。

至于南丁香,和東亞丁香也完全不一樣。

南丁香是金桃娘科的,而東亞丁香則是木犀科的,前者常作為食物調料使用,后者則是中藥材和香薰料,我們常說的丁香花,就是指著東亞丁香。

“發達了!這竟然是野生的。”林三刀感覺這一趟掙大了。

哪怕是人革聯大力發展本土的香調料產業,但由于沒有獲得胡椒、肉豆蔻、南丁香的原始植株,加上南洋那幾個王國對外銷售的香料,都是干料為主。

外界并不知道香料的原始植株,目前也就天竺地區有這些香料種植。

東亞因為氣候和交通因素,要等到二十世紀才有引進種植。

林三刀發現的這個島嶼,其實還是香料群島的其中一個島嶼,上面生長了大量的野生胡椒、肉豆蔻、南丁香。

他迅速命令隨船的植物學家,對于這些野生胡椒、肉豆蔻、南丁香進行樣品采集,同時搜集它們的種植環境數據,方便以后進行引種栽培。

之后的十幾天,林三刀一直這個被他名為胡椒島的地方,直到采集到兩百多公斤胡椒粒、五百多公斤的肉豆蔻、六十多斤南丁香,還有一些小苗。

林三刀才念念不舍的帶人返回,由于擔心小苗出意外,他返回的時候,直接啟動蒸汽機,將速度飆升到15節。

只用了8天半,他就返回到高地島的陶板港,看到初具規模的陶板港,還有一個多月沒有見面的同袍。

常谷雨無奈的說道:“老林,這一次我就不能跟你回去定南港了,你帶著一部分艦隊返回定南港,那邊來了五千多移民,上面需要你過去護送他們過來高地島開荒。”

“那真是太遺憾了,對了,我帶回了很多胡椒、肉豆蔻、南丁香的小苗,高地島的氣候和胡椒島相類似,我將小苗留一半在這里,你嘗試種植一下。”

常谷雨眼睛一亮,香料可是好東西。

他還在為高地島的經濟發展發愁,如果可以成功種植這些香料,他完全可以將這里打造成為人革聯的香料種植基地。

畢竟要對于這些地區進行長期的穩定統治,最好就是讓該地區變得有價值起來。

礦產、特產、良田、漁場、牧場之類,都是可以產生經濟價值的。

不然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如何讓人有興趣移民過去。

比如中原幾千年都沒有徹底占領的漠南、漠北、內西域,就是因為經濟利益不足以驅動封建王朝。

這些地區在農業時代,就是一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如果這些地區是華北平原那樣的優質耕地,估計早就被中原王朝吃干抹凈了。

人革聯開拓南洋的計劃,并不是隨隨便便開拓的,而是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做好了各種準備。

就在林三刀帶著一部分艦隊返回呂宋島的時候。

鄭森則出現在舟山群島,這個人革聯的科技研發中心,他這一次是過來觀看一個龐然大物的。

請:wap.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