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目錄 >> 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

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

作者:執筆見春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執筆見春秋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

帖木兒帝國戰勝的消息,現在還沒有傳到大明來,但基本上朱英已經可以確定戰局了。

畢竟他所改變的目前只涉及到大明,中亞的局勢不會因為他的動作會有太大的變化。

或許唯一不知道的就是麾下的趙秀才趙元弘跑到君士坦丁堡去了。

只是就現在的大明而言,尤其是單兵武器火繩槍的不斷改進,就現在整個世界來說,已經沒有對手可言了。

唯一的對手只能說是距離。

就算是知道帖木兒要你動兵來進攻大明,朱英只會是笑而不語。

能夠抵達大明邊境,都算是他輸。

戰場必然會控制在草原或者吐蕃,這完全沒有絲毫需要擔心的地方。

在如今的大明,可以說是太平盛世,但卻有那么一個地方,如今還是起起伏伏的叛亂不斷。

云南。

這個曾經是沐英鎮守的地方,隨著大量的漢人不斷通過民屯,軍屯,商屯遷徙過去。

使得漢人的數目快速增長,比之白族,彝族這兩個大族的人口都要來得更多一些。

只是因為地處偏僻的關系,所以并沒有能夠搭上大明京師發展的快班車。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云南的優勢太低了,而且土著部落非常多。

不管是貨物的傾銷還是收納,都顯得沒那么頻繁。

在朱英這里,收到了一本彈劾沐英之子沐春的奏章。

“啟稟殿下,西平侯沐春枉顧大明律法,兼并大量土地不說,更是豢養家兵上十萬,整個云南地區只知沐家不知皇家,如此下去,豈非是猶如唐朝時期的藩鎮割據一般。”

“我大明如今軍政分離,唯有云南軍政一體,大小事務皆由西平候府處理,掌控偌大的權力。”

“每年所產生高額的軍餉,都拿來被供給私軍。”

“其所在云南之流官,與當地土著長官相互勾結,在大量兼并漢軍的同時,還侵占現在大量的民屯土地,甚至是多數民族的耕地也被吞并,致使當今云南禍亂不斷。”

“臣聽說,沐氏一家在云南各府、州、縣境內,已達五千頃的田產之多,甚至于紅河南岸土司區前后縱橫四百余里之地,皆被沐氏一家圈為‘勛莊’。”

“那里生活的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土官,都是直接向沐氏納貢。”

“以上種種不過是沐氏冰山一角,具體詳細皆是在奏章中有所寫明。”

華蓋殿里,朱英坐于上首,下邊說話的是云南承宣布政司布政使卓增平。

桌增平作為云南承宣布政司布政使,按理說權力是很大的,可一直被壓制得很慘。

之前沐英還好,畢竟那是跟隨著朱元璋打下江山的義子,只是現在換成了沐春還這樣,心里頭就有些不服氣。

趁著這次述職的機會,直接上奏彈劾。

按照現在的規矩,彈劾的奏章是需要進入內閣審核之后,才能到朱元璋或者朱英這里,是為了防止增加多余工作量,搞風聞奏事,憑空捏造的把戲。

現在桌增平能夠在華蓋殿親自講述,說明其奏章上的內容,不說完全真實,至少大部分都沒有問題。

“現在云南的情況,很是復雜,你也在云南待了數年。”

“你說如果現在撤下沐家,那么云南的事務由誰來負責統管。”

朱英對于云南土地兼并的事情,并沒有生氣的表現,只是把奏章放在一邊淡淡的問道。

“這”桌增平頓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朱英擺擺手:“行了,便就這樣吧,你在云南也任職了數年,這次回來就不用再過去了,再聽從吏部的調令吧。”

桌增平聞言還想說上兩句,但看著太孫殿下的神情,也就把想說的話咽了下去。

他沒想到自己如實彈劾,反而是要被調出云南。

難道就因為沐英是陛下的義子嗎。

桌增平走后,朱元璋這才從屏風后出來。

“大孫是因為覺得咱念著沐英的好,所以才對沐家照顧?這可不像大孫平日的風格。”朱元璋有些意外的說道。

本意是讓大孫單獨來處理,沒想到大孫一直非常看重土地兼并的事情,到沐家這里反而是輕輕放過,還把桌增平給調出云南。

朱英解釋道:“調他出云南,是因為這次上奏的事情一發生,他自然跟沐家勢如水火,也算是為了讓他好過一點,不至于去跟沐家硬碰硬。”

朱元璋眉頭一挑:“大孫是覺得云南這個地方,咱們管不了了?”

朱英搖頭道:“自然不是,關于云南的這些事情,其實我也大概是了解一些的,但現在的云南跟我大明其他疆域看似差不多,實則是相差很大。”

“云南的局勢很復雜,主要是大量土著部落的存在,就大大小小幾十個民族,其中的矛盾非常的尖銳,不能按照一般的方式去管理。”

“對于大明來說,云南的問題不在于土地兼并,而是在于教化。”

“沐家確實有兼并了大量土地的行為,看似是違背了大明的律法,可這也是云南的現狀不得已而導致的,如果不能掌控足夠多的土地和權勢,那么本身就無法鎮壓整個云南。”

“縱觀整個朝廷,不管是派誰去都沒有意義,唯有永世鎮守,通過一代代的教化,才能慢慢把云南真正變成我大明屬地。”

現在的云南,其實跟吐蕃,西域,安南沒有什么區別。

只不過因為其地理位置的關系,對于大明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明初時期,殘留的蒙古貴族,還想著從云南整兵再次反攻大明。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甚至于朱元璋都會當做安南一樣的看待。

教化云南,說起來簡單,其中最關鍵的是大量的人口遷徙,要知道元末之后的大明本身漢民就少,各處都是百廢待興,還要遷徙大量的人口過去,對于大明本身的發展都有影響,可朱元璋依舊還是這么做了。

“大孫說的沒錯,云南對于大明來說很是重要,所以當年咱就讓沐英鎮守,他的忠誠咱可以放心。”

“沐春也是個好孩子,聽話懂事,對于咱們大明也是一片赤城。”

“土地兼并的事情,放在云南根本不叫個事,不能用京師這邊的方式去處理,這一點大孫做得很不錯。”

“不過大孫想來也不會一直這樣放任下去,那個時候咱已經是不在了,對于沐家,多少有幾分情誼,不要太過了。”

朱元璋很明白,不是漢人主導的地方,就很難是朝廷的直接統治。

所以現在沐家掌控整個云南的軍政大權,也是朱元璋的授意。

當年朱元璋殺貪官殺了那么多,但是云南地區幾乎都沒怎么動,本身去了那邊就跟流放差不多的感覺。

各種土著部落,隨時都有造反的可能,這是文化的不同,跟沐家所謂的壓迫沒有任何關系。

只是朱元璋很清楚,云南的現狀是不符合大明心中預期的,大概有個十年八年的,等云南的局勢穩定下來,那么沐家就不能像現在這樣了。

沐英是從八歲起,就一直跟隨在朱元璋的身邊,比太子朱標還要早很多。

養育了這么多年,況且沐英真的跟朱元璋還有馬皇后很親,也很懂事聽話,說沒感情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也猜到,大孫動手整治云南的時候,估計自己已經不在了,所以才會補上這么一句。

在朱元璋心里,沐英也是猶如兒子一般,甚至就感情上比多數兒子還要好。

讓沐英鎮守云南,其實跟敕封藩國沒有多大區別。

“爺爺放心便是,我不會做那等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大明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阿瓦,孟艮,麓川,包括后邊的瀾滄,蘭納,白吉等國,這些都是未來大明可以去發展的方向。”

“大明的事業,沐家的事業,不會僅僅只是在云南就停止,而是會一直的朝著前面去發展。”

朱英在說這個話的時候,語氣很是堅定。

他要讓大明的文化往全世界的方向傳播,首先打造的就是整個亞洲版塊。

就當今世界來說,教化,從來就不是溫和的。

尤其是對于絕大多數的民族而言,憑什么去放棄自己的信仰,來學習大明的文化?

大明的教化,用嘴去傳播嗎?

真要有什么跑過去傳教之類的,這可是會被人當成異教徒的。

就算是目前朱英正在籌備的洪荒神話,也只是想要打開一個突破口。

真正讓別人的臣服并且選擇歸順的,從來只有刀劍和大炮。

當他們說漢語,寫漢字的時候,自然也就成了大明的子民。

“真想看到大孫主宰萬國的那一天,想必是會非常的精彩吧。”

“這在歷來的王朝中,將會是我大明擁有著最為遼闊的疆域,最為廣袤的百姓。”

朱元璋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希冀。

他曾經也有著這樣的夢想,不過后來慢慢的放棄了。

現在他在大孫的身上,看到了這樣的希望。

按照現在的發展形勢,于大孫的統治下,或許再過三十年,不,也許只是二十年的時間,就能真正的掌控更多的國家。

把他們變成現在云南一樣的情況。

這是多么值得頌贊的豐功偉績。

朱元璋是真的很想很想,親眼見到這么一天的到來。

“爺爺說什么呢,活到百歲那是最起碼的,至少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定然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現在孫兒已經專門用了大量的款項作為醫學方面,主要就是在養生這塊,目前已經有了很好的成果,所以爺爺不用想那些。”

朱英當即說道。

朱元璋聽聞,哈哈大笑起來。

“咱今年已經到了古稀之年,活到百歲那還有三十年,大明今年已經建國三十年,大孫是想讓咱再當三十年的皇帝嗎。”

“等到那個時候,大孫都已經是過了天命之年了,這歷來王朝,豈有聽聞五十歲的太孫。”

朱英說道;“五十歲的太孫怎么啦,這是多好的事情,我就想爺爺一直陪著我。”

“現在什么事情都有爺爺頂著,我才不想去當什么皇帝,做太孫自在多了,很多事情也要輕松簡單些,沒那么麻煩。”

朱元璋無奈道:“自古以來,哪家的太子太孫不想著當皇帝,偏偏就出了你這么個備懶的。”

朱英反駁道:“別人是別人,我是我,反正當太孫挺好的,真希望就這么一直當下去。”

聽著這話,朱元璋苦笑的同時,也拿朱英沒有辦法。

他知道朱英說的這話可不是只是給自己講好聽的,而是心里頭真是這么想的。

除了一些必要的接見,大孫甚至很是煩大臣無論什么事情都要過來匯報,更多的心思是放在練兵跟民生之上,真正的做到了放權大臣。

想到這里,朱元璋不由的囑咐兩句:“現在大孫放權倒是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但官員這么多,難免會出現一些渾水摸魚,攪亂民生之輩,也不能都不放在心上。”

朱英聽話這話,便就順勢說道;“先前爺爺讓百姓告御狀,我覺得挺好的,所以打算往這方面發展一下。”

告御狀被一些開明君主當作下情上達、建言立政的重要手段,且被視為一種防微杜漸、平息民怨的治國安邦之道。

但從各代王朝的政治實踐來看,就其整體而言,是反對和壓制進京告狀的,對這樣的行為經常表達出一種消極、規勸甚至是恐嚇的態度,對上訪百姓動輒處以“杖一百”或“充軍”的訓誡和懲罰。

唐太宗李世民時,上書言事者大多希望他親自處理,以防壅蔽。

對此,魏征的意見是:“此乃不識大體者,州縣之事豈要陛下親自審斷”

對于大量的“擊登聞鼓”者,唐右金吾將軍上疏曰:“訟者所爭皆細故,若天子一一親之,則安用吏理乎!”

顯然,,過多的“越訴”會侵犯“下官”的正常職權,打破國家權力運作的正常秩序、造成“上”(朝廷)與“下”(地方)關系紊亂。

而朱元璋是鼓勵告御狀的,于《大誥》中甚至是號召百姓監督舉報官吏,允許百姓捉拿貪官污吏,繞過上級行政直接押解到京城告御狀。

《大誥》在頒布之后確實收到了一定效果,洪武朝的安定和諧與朱元璋嚴刑峻法,厲行反腐有直接關系。

只是朱英知道,這樣極端的律法很難持久,不管是在朱元璋之前,還是一直延續到后世,如此律法再不曾實施過,僅僅洪武年間的曇花一現。

且對于治理地方來說,也是治標不治本。

圍繞告御狀所形成的百姓、朝廷、地方三者關系,在某種意義上呈現出一種朝廷與底層民眾共同施壓于地方的格局。

朝廷與底層民眾在與地方官府違法亂紀、官僚主義、欺上瞞下的斗爭中具有某種利益的一致性。

沒有哪個皇帝希望自己國家的官員都是貪官污吏,但個人的精力并不能去探明。

在此過程中,朝廷為國家利益和社會正義代表的角色。

百姓與地方的矛盾,經由“進京”被帶到了京師,從而轉變為這些群體與朝廷的矛盾,以及朝廷與地方的權力博弈。

朝廷既需要通過上訪這種渠道監督和震懾地方官員、使之不敢肆無忌憚,也需要地方官員的擁護和支持,通過加強地方在處理上訪問題上的作用與功能,使之承擔更多的責任而減輕朝廷的壓力。

只不過朱元璋現在給告御狀的百姓的權力太大了,使得地方上的政權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如果在一些事務上,官府不能讓百姓滿意,那么就能通過‘告御狀’來威脅甚至是敲打官府。

目前地方上一些官府來花錢了事,為自己的烏紗帽妥協百姓很是常見。

如此下去也影響到了政權通行。

所以朱英打算就這個方面,進行改善。

不管是什么權力,一旦失去了束縛,都會變成危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4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