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目錄 >> 第773章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

第773章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

作者:執筆見春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執筆見春秋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第773章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

第773章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京師開始變得越發的熱鬧起來。

即便再是寒冷的天氣,也絲毫阻擋不了孩子們在街道上玩耍的快樂。

洪武三十二年年底的第一場雪,也在這個時候下了起來。

鵝毛般的大雪,覆蓋了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縱眼望去,盡是白茫茫一片。

關于吐蕃的事情,朱英其實現在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當年蒙古人肆虐歐亞,靠的就是這一套游擊的打法,他們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從來不跟敵人正面對決,依靠騎兵的高機動能力,尋找敵軍的薄弱之處攻之,橫掃整個歐亞。

吐蕃太大,堅城太少,簡直是騎兵的主場。

即便朱英派出所有的大明騎兵過去,也只能是攆著帖木兒騎兵到處跑,況且現在跟北元又已經撕破了臉,借力打力也變得麻煩起來。

計劃有變,隨著鐵軌的修建,大明應該先集中力量,將整個北元拿下,而后再以降服的草原騎兵去攻打帖木兒,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只不過對于吐蕃來說,情況就比較糟糕了。

雖說凜冬降臨,讓帖木兒的騎兵也不能四處劫掠,可是吐蕃大多數土司的糧食都已經被搶光了,他們根本無法挨過這個冬天。

可以預計到,大部分的吐蕃之民會在這個冬天被凍死,餓死。

好在朱英心善,在入冬前下了一道緊急令旨。

給烏斯藏都司城運送了大量的糧食,同時傳令吐蕃所有百姓,皆可到烏斯藏都司城避難。

與此同時,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布帛運往烏斯藏都司城。

這些糧食主要就是以番薯為主,兼之以少量的大米。

對于忍受饑寒交迫的吐蕃百姓來說,能有一口熱食,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殿下心善,如此這些吐蕃之民亦是當感恩戴德,且也對吐蕃進行了一番清理,來年開春那些韃虜也很難再搜集到糧食了。”

坤寧宮中,黃觀笑著說道。

這段時間他也算是空閑了下來,畢竟現在蒸汽機的技術已經達到了瓶頸,暫且來說想要有更大的邁步幾乎很難。

不管是蒸汽火車,修建鐵路,還是對蒸汽機的其他應用,暫且達到了穩定的狀態,因此黃觀也從中抽身出來。

朱英嘆口氣道:“來年開春便是北伐,這一場戰,也不知道要打幾年才能結束。”

“草原太大了,想要徹底納入到大明的統治中來,只能是以建城的方式,修建鐵軌通火車,而后慢慢占據整個草原,實行教化。”

“唯有如此,才能是一勞永逸。”

僅僅只是打敗,對于朱英來說其實意義不大,布局了這么久,當然是想把草原隱患徹底解決。

也省得后世再跑出個滿清啥的,就算是大明覆滅,重新在中原這片土地上建立新王朝,亦或是新時代的,也只能是漢人。

黃觀拱手作揖:“殿下大義,如此徹底收服草原,我大明再無草原憂患,自可傳頌千古。”

這番話黃觀是真心實意,真要做到了這一點,那么朱英在歷史上,絕對可以號稱千古一帝,名垂青史了。

朱英笑道:“行了,這些話就不用說了,北伐是爺爺的心愿,我意快速擊潰北元,不跟他們耗費太多的時間,只是我大明如今兵強馬壯,可能夠作為統帥的將領并不多。”

“許多從學院結業的學子,他們的資歷,經驗尚且欠缺,北伐又事關我大明國運之事,我意挑選大明中所有將領,黃愛卿覺得如何。”

聽聞這話,黃觀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深意,不由問道:“殿下的意思是,把秦王,晉王,燕王,齊王,也從倭國調遣回來嗎。”

朱英道:“有些話不妨明說,爺爺對于淮西武將勛貴們,一直是心有芥蒂,現在的這些老將們,個個功勛卓越,已然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這等殲滅草原之大事,在爺爺的心里還是想著讓自家子孫去做。”

“我那幾位皇叔在軍事謀略上,自小就受到爺爺的教導,秉承了爺爺的天賦,行軍打仗不弱他人。”

“且幾位皇叔去了多年,爺爺雖嘴上沒說,實則心中也是想念,趁著這件大事,也把大家都召集回來,也算是能夠團圓一次。”

自古無情帝王家,但在朱元璋這里就是個例外。

雖說在老朱的心里,最在乎的莫過于太子一系,但其他的皇子皇孫,怎么說也都是自己的骨肉至親,感情上也是很重視的。

黃觀也沒想到,殿下竟然如此不顧及藩王之事,要知道對于歷代王朝來說,藩王都是很大的麻煩,哪個皇帝不是想著辦法去壓制,殿下這邊卻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反而是更加在意親情團圓。

原本黃觀想勸說兩句,只是心里一想,就現在的大明,哪里還用擔心藩王之憂。

太孫尚且年少,就已經牢牢掌控兵權在手,即便是所圖謀,又能掀起什么風浪來。

且黃觀看了看殿下身上穿著的衣裳,即使天寒地凍,也未是厚衣包裹。

這非是逞能,在外行走的時候,黃觀都冷得直哆嗦了,殿下還是神態自若,甚至接近殿下身邊的時候,還能感受到熱氣升騰。

傳言殿下有高深武功傍身,果然不虛。

這等情況下,就是熬壽命,哪個藩王能夠熬過殿下。

就在此刻。

大殿門突然被撞開,朱英看去,只見劉和慌慌張張,搖搖晃晃的撞了進來。

朱英見此,當即皺眉問道:“何事如此驚慌。”

劉和哆嗦著跪倒在地:“陛下病重,請殿下速去。”

朱英一驚,當即起身趕過去。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并沒有在坤寧宮,而是在華蓋殿。

當朱英趕到的時候,太醫已經到了。

華蓋殿內殿,朱英看到太醫正在把脈,揮手止住了宦官宮女的拜見,便等候著。

顯然太醫也是剛到,來了有三位太醫。

這三位太醫朱英也認識,正是太醫院最德高望重的三人。

朱英在此前就在太醫院安排了專用的馬車,所以才能趕來如此迅速。

朱英看去,此刻老爺子閉著眼睛,也不知情況如何。

沒多時,前邊的太醫走了過來。

“拜見太孫。”

朱英道:“免禮,陳太醫,我爺爺現在如何。”

陳太醫白須白發,有幾分清瘦,聞言當下回道:“我與劉太醫,張太醫已輪流為陛下把脈過,辯證之下,斷定為太陽陽明合癥,此為太陽,陽明兩經同時受外邪入體。”

“謂太陽之發熱惡寒無汗,與陽明之煩熱不得眠等癥同見,表里之氣升降失常,故不下利澤上嘔。”

“陛下年邁體虛,又過度操勞,致以雙邪之氣入體上沖而不受,方才昏厥。”

“治法先解太陽之表,表解而陽明之里自和。若利則宜葛根湯表而升之,利自可止。嘔則加半夏,表而降之,嘔自可除。”“臣已經安排人去抓藥煎藥,待陛下更衣,則由劉太醫以銀針之法,先行為陛下散熱去邪,穩固中元,當可蘇醒。”

陳太醫說得很詳細,這是宮廷里的流程,他必須要詳細說清楚對陛下的把脈辯證結果,包括藥方還有治療的手段。

在這里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由專門的宦官進行詳細記載。

朱英聽懂了,大致的意思就是受了寒,導致感冒,所以渾身怕冷發熱,上吐下瀉,然后老爺子就昏迷了。

里頭已經架起了火堆,而宦官宮女正在為朱元璋更衣擦拭,依然還有些淡淡的臭味。

朱英聞言點點頭,他不懂醫術,自然要選擇相信太醫。

再則說,每年在醫學堂投入這么多資金,要是連老爺子這點風寒都治療不好,那他就真的會動怒了。

朱英也不上前去影響,讓跟著的郭忠搬了一條椅子過來,他就在這里等候著。

里頭朱元璋已經更衣,劉太醫打開藥箱拿出銀針,一邊給朱元璋扎針,一邊說著自己正在扎哪個穴位,旁邊宦官則進行記錄入冊。

不多時,一聲悶哼傳來,朱元璋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咱這是怎么了。”醒來的朱元璋明顯很是虛弱,看了看周邊的景象,下意識的開口問道。

朱英連忙迎了上去:“爺爺,您受了風寒,這才導致昏厥過去。是劉太醫施針為爺爺暫緩癥狀,那邊太醫院已經在煎藥了。”

朱元璋聞言,微微抬起手,朱英連忙握著。

“咱先前正在查閱奏章,沒成想腹中翻滾,頭疼欲裂,頓時就失了神志。”

“看來咱真是老了,身體不中用了。”

朱元璋說話的時候,有幾分費力。

朱英連忙道:“不是多大的事情,最近天寒地凍的,爺爺也是偶染風寒,好生歇息一番就好了,沒多大的事。”

朱元璋認真的看了看大孫,而后輕聲嘆息道:“咱剛才啊,看到你奶奶了。”

朱英大駭,忙道:“爺爺切莫多想,此當為爺爺思念過甚。”

朱元璋卻是偏過頭去,不想再聽,繼而說道:“咱有些乏了,大孫先下去吧。”

朱英道:“孫兒哪也不去,就在這里守著爺爺。”

朱元璋轉過頭來,低喝道:“胡鬧,咱要你守著作甚,速速退下,咱得歇息了。”

說到這里,朱元璋微微一頓,對旁邊劉和吩咐道:“傳咱諭旨,自今日起,由太孫監國,獨斷乾坤。”

旁邊劉和當即跪下回道:“遵旨。”

朱英眉頭緊鎖,遲疑幾分后,對旁邊陳太醫使了個眼色,這才說道:“爺爺,孫兒先行退下了。”

朱元璋沉默著沒有說話。

朱英也只能走出后殿。

前殿,朱英沒有走,而是等候著。

沒多久,幾名太醫就出來了。

朱英當即問道:“陳太醫,這是怎么回事。”

當時老爺子說出那句話,說看到你奶奶了,朱英對著老爺子的眼神,看到的是極度的思念,還有一種讓朱英感受到害怕的異常。

陳太醫跟旁邊的兩個太醫對視一眼,兩人拱手退后,陳太醫這才嘆息道:“陛下怕是過度思念,從而在昏厥之際而神志模糊,從而看到了一些幻象。”

“本來這算不得太大的事情,可陛下對于皇后思念過甚,此一幻象致以陛下陷入心疾之癥,從而萬念俱灰,氣血低迷。”

“倘若長久以往,臣擔心會使陛下龍體欠安,氣血失調,本身陛下所犯之風寒邪氣郁結體內,若長期如此,只怕脾胃不和,進而食欲不振,病癥難消啊。”

病來如山倒,朱英完全想不到,昨日還好生生的,突然老爺子就這樣了。

“可有什么法子。”朱英不由問道。

陳太醫道:“身病易治,心病難醫。要想陛下振作,首先就是先解除陛下心癥方可。”

“臣先為陛下治理邪氣之癥,而后開一些安神理氣的方子以作輔助,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想個法子,讓陛下先振作起來。”

這時殿門打開,朱英轉頭看去,來的是寧妃。

“娘娘。”朱英拱手道。

寧妃臉上焦急,問道:“陛下龍體如何了。”

朱英遲疑了下說道:“無所大礙,此刻正在靜養。”

寧妃道:“我先進去看看陛下。”

當下,寧妃就向里面走去。

只是沒有多久,又出來了。

朱英聽得清楚,老爺子說自己沒事要歇息,不要再來打擾他。

寧妃長期陪在朱元璋身邊,當然是發現了異常,出來后就詢問太醫。

陳太醫看了看太孫,見其點頭,這才把先前說的再復述了一遍。

寧妃也沒想到,陛下竟然突然就有了心疾。

不過寧妃到底是過來人,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等陛下歇息一兩日,身體好轉了些,到時候太孫讓小文承過來陪著。”

“陛下最疼小文承了,他是陛下的開心果,有他在陛下的心病自然會散開。”

朱英眼前一亮,趕忙向寧妃作揖:“多謝娘娘提點。”

寧妃說道:“都是一家人,這也是我份內之事。太孫先回宮吧,我在這里守著就行。”

朱英想了想道:“那就有勞娘娘了。”

現在老爺子讓他監國,分明就是不想再去處理政務了。

雖說現在很多事情都是七部在處理,但實際上即便是走流程,許多安排還是要皇帝這里恩準才能施行。

之前都是朱元璋在辦,現在必須是朱英頂上。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3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