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目錄 >> 第816章又要搬家的藩王們

第816章又要搬家的藩王們

作者:執筆見春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執筆見春秋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第816章又要搬家的藩王們

大明皇長孫!小說,請

一七小說1qxs

大明皇宮,華蓋殿里。七部尚書,還有朱元璋爺孫倆正在議事。朱英正在講述著連續海上驛站,從而抵達東勝神洲的計劃。“在原倭國北部,有一孤島,名為蝦夷,世受幕府迫害,現在我們應該把那里解救出來,教化其民。”“之后在這里建造海上驛站,作為前往東勝神洲第三站之處。”大明的蒸汽鐵甲艦已經停止制造了,因為數目已經達到了五百之多。再多的話,對于石炭的消耗也太大了。現在大明境內,到處都在修建火車鐵軌,在石炭的消耗上,側重自然優先保障火車運輸。況且大明本身就是海域霸主,有沒有鐵甲艦其實并沒有多大區別。在沒有海上驛站進行補給的情況下,缺少石炭的蒸汽鐵甲艦,就顯得有些尷尬。朱英說完后,工部尚書沈溍拱手作揖道:“殿下,是否應該考慮下暫緩東勝神洲之事。”“如今涼國公正囤兵暹羅,待開春即征天竺,或可先行打造前往天竺之海上驛站,以備遠征事宜。”“恕臣直言,東勝神州之事尚且縹緲,當年去的五萬遠征軍,迄今尚無下落,不知生死。”“殿下所見之古籍,當只是小說話本所杜撰出也不一定,何須為此耗費如此之大去尋。”沈溍的面色帶著幾分擔憂。所謂的東勝神州,那只是傳言里的故事,幾乎很少有人會覺得真的存在。最主要的是尋找東勝神州這件事,本身代表的意義。在如今的許多大臣看來,太孫這是想要跟曾經的秦始皇一樣,去尋找那只在傳說之中,才存在的遙不可及的不老仙丹。也許是孝心,想要獻給陛下,也許也是為了自己。可縱觀歷史,但凡跟這些神仙之說扯上關系的,哪個王朝有好過。沈溍想要勸說太孫,放棄這個想法,雖然現在大明國力強盛,可尋仙之事,就是個無底洞,誰知道要投入多少。太孫還年輕,尚且不到而立之年,倘若從現在就開始尋仙,這是要尋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又或者四十年。這又要消耗多少錢財。朱元璋皺眉開口道:“東勝神州之事,是咱定下來的,大孫不過是計劃其中,關于此事,爾等就不用多說了。”陛下都開口了,相當于此事已經定下,沈溍只能心中嘆息一聲:“臣謹遵諭旨。”朱英則道:“我知諸位大臣心中所想,然東勝神洲并非是無稽之談,也非是不可尋之縹緲之處。”“這天下,從未有不老不死之人,自然也不存在什么不老仙丹,我亦不會作此癡心妄想。”“這一點,請諸位大臣放心。”“之所以要安排此事,乃是為我大明之將來作考慮,如今至今已近五年,然無音訊,自是說明地域之遼闊,也亦說明古籍之真實。”“這等龐大且富饒之地,自當為我大明所有,如今四海賓服,又有蒸汽鐵甲船這等利器,當要有探索天下之心,而非只在眼前之事。”“于夏商心中,天下便是那河南大地,于始皇心中,天下為九州大地。”“然今日之天下,不只四海,更有南洋,西洋,中東,乃至于更遠之處。”“誰又能知,今日之所見天下,又是所有之天下呢。”“我倒是想要瞧瞧,這天下,到底是有多遼闊。”朱英這話,展現出一股無與倫比之氣場,這等丈量天地之事,唯有古來圣賢才會去做。原本還惴惴不安的眾臣,此刻再不多做其他心思,同時對于朱英之語肅然起敬。這也表面,同樣的事情,其實換個說法,性質就不同了。尋東勝神州,可以是君王荒唐,找不老仙丹。亦可以是君王圣賢,欲探天下之廣。“好大孫,說到咱心里去了,咱大明現如今有這實力,自然要做一些有遠見之事。”“諸位愛卿莫要耽誤,立即按照先前計劃行事。”朱元璋哈哈大笑道。“臣等謹遵諭旨。”到了這份上,眾臣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了。一輛從草原開往南京城的豪華車廂火車上。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正在這里。自高麗滅國后,瓦剌遷徙極北之地,殘留的韃靼族再也對大明構不成了威脅。他們只能躲在大森林里,茍延殘喘的過著日子。而現在,依舊有大量的草原民,不斷的想盡辦法從大森林里跑出來。三王出發之前,就已經有將近七萬的草原民投靠大明了,這個數目隨著冬季的到來,還在不斷的增加。不僅是普通的牧民,已經有許多零碎的部落完全投靠。這些部落的族長,算是比較良善的了,不忍心部落跟著自己一起消亡,即便是知道投靠大明后,自己將會失去貴族的身份。這也預示著韃靼正在崩碎,即便再是頑強抵抗到底,也不過是成為大森林里的遺民罷了。因此三王也沒有必要再留守在草原上,算是班師回朝。“每次坐這火車,我都想不通,太孫的腦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夠弄出這種東西來。”“如果沒有火車這個東西,我們大明何以征服草原,完成這古往今來的第一大事。”“就是封良居胥,也比不得吧。”朱棡感嘆著說道,這可比趕路要舒服多了。豪華車廂是特別打造,不僅有單獨的房間,還有床鋪,桌椅。喝茶,下棋,飲酒,觀賞風景,讓整個過程變得舒適而不單調。朱樉也點頭道:“確實是好東西,正是因為有這等社稷神器,才能我大明能夠超越歷朝歷代,達成今日之壯舉。”“今日之大明,疆域遼闊已經是古往今來之第一,如今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高麗,倭國,草原,西域,已然盡入我大明之手。”“老三的岳丈穎國公,此刻正奉父皇之命,率大軍征伐吐蕃,想來要不了多久,吐蕃一地也能完全歸入我大明疆域。”“曾經何時想過,我大明有今日之強盛,如此征伐,非但未有窮兵竇武之嫌,反而是越戰越盛,簡直不可思議。”“每每想來,不由感嘆太孫之能,當真是曠古爍今。”朱樉這話,乍一聽有些拍太孫馬屁的嫌疑,但真細想起來,感覺這都是往小了說。朱棣即便是在心里對太孫有諸多意見,但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是太孫帶領了大明走上今日之強盛。“或許我們應該想想,現在關于藩國之事。”眼瞧著兩人只是對太孫夸贊,朱棣很無奈的同時,也只能先行開口。現在倭國突然就這么沒了,且還劃分為大明四省,然而他們的藩國該怎么辦呢?按照太孫定下的規矩,大明藩王的藩國,不得在大明疆域之內,只能在大明疆域之外。這么一搞,難不成他們又要搬家不成?“咳咳,或許太孫應該有安排吧。”沉默片刻,大家都不說話,朱棡只好輕咳兩聲,說了句廢話。朱樉嘆息一聲道:“現如今涼國公正在籌備征討天竺,太孫的性子,你們也應該都知道,他指定是不想著我們去到藩國過安生日子。”“咱們先前能夠呆在倭國,那是因為還有所作用,現在倭國已平,四省已立,我們如果還想待在原處,怕是不太禮貌了。”朱棣臉都黑了。好一個不太禮貌。按照朱樉這意思,完全就是聽太孫安排了,并不想惹上什么爭端。甚至還有不等太孫開口,自己先行提出的意思。不過在朱棣的心里也很清楚,倭國原來的藩國,估計是保留不住了。哪怕是強行保留下來,其實也沒有任何意義。那里的礦藏太多太誘人,現在已經歸了朝廷,太孫自然不會是再交給他們。即便是現在不對付,等父皇駕崩,估計太孫那里反手就是一場針對。要是老二老三跟他沆瀣一氣還能抵抗一二,可看這架勢,如果反抗,怕是老二老三會先聯合起來,把他綁了送給太孫。朱棣開口道:“既然是要搬家,那也得找個好地方去。”朱棡應道:“還能去哪里,自然是去天竺啊,咱們現在也別指望著當什么藩王了,就當個遠征的將軍也挺好的,給大明打下些疆域。”“就算是把藩國搬到天竺去,到時候把天竺打下來,不還是又得搬家,我算是看透了。”“照著咱們大侄子這意思,甭想著過傻子安生日子,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當個大將軍吧。”朱棡直接把話敞開了說,發生了這么多事情,現在朱英的一些想法可以說是昭然若揭。他根本就沒有要讓幾人安穩當王爺的意思,現在唯一過得比較安穩的,也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吳王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的情況不同,他是把這太孫之位讓出來,有了朱元璋的愧疚,才會如此。而且朱允炆并非是什么武人,也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可以說對大明朝廷構不成任何威脅。相當于就是在占城那邊給了座城池養老罷了。寧王朱權雖然在高麗,但卻沒有設立藩國,也就跟個封疆大臣差不多的意思。如今大部分的皇子其實都已經到了封王的年紀,但是朱元璋卻沒有再進行封王了。朱棣聞言,也只能說道:“罷了,罷了,大將軍就大將軍吧,打了大半輩子的仗,真要去搞什么地方治理,那也是瞎弄。”“左右還是奔波的命,也合著這心意。”朱樉贊同道:“咱們也不須想太多,至于世子他們,照著咱大明這情況,反正是有朝廷安置,以后大明的疆域大了,隨便找塊不錯的地,也算是個藩國了。”“我等現在立下的功勞越多,太孫自然不會虧待他自己的弟弟們,瞎操心也無用。”聊開了,三王干脆無所謂了。反正他們也沒有辦法去反抗,還不如順其自然。朱棡有些興趣的說道:“前些日子聽京師那邊傳聞說,太孫要計劃設定一條航線,以作為驛站給蒸汽鐵甲艦補充,直接抵達東勝神洲。”“五年前派出了五萬遠征軍,那可都是咱們大明的精銳,現在又搞海上航線,看太孫這意思是,是非要尋得東勝神洲不可了。”“涼國公要是聽到這消息,估計會挺高興的,他的長子藍太平,就是當年遠征軍的統領,現在這么久時間過去了,一點消息也沒有。”“老二老四你們說,要不咱們也去找那東勝神洲得了,說不定還真有呢,到時候藩國設在那邊,也不用盡想著搬家的事了,豈不美哉。”朱樉擺擺手:“別扯了,有沒有還是兩說呢,五年行軍,怕是走了上萬里之遙,現在還沒個音訊,連狀況都不知道。”朱棣聽著這玩笑話,卻不由得有些深思。如果真有那地界,去那邊當個藩王,確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天高皇帝遠的,還真不用再擔憂大明這邊找麻煩。在三王返京的路上,朝廷已經定下政策,開始對去往東勝神洲的海上航線進行打造。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把蝦夷那邊定點。一道令旨下去,朝廷這邊的隊伍就已經出發了,各類準備建設驛站的物資也在籌備,準備向著蝦夷島進行運輸。沒人會覺得蝦夷可以反抗大明,畢竟倭國都已經敗了,人數更少的蝦夷只不過是囊中之物。按照朱英的計劃,帶去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驛站的建造所需。抵達蝦夷后,建造的隊伍會順勢繼續乘船北上,尋找合適的驛站位置。這次朝廷動用了蒸汽鐵甲艦五十艘,小福船三百艘,全力打造海上航線的驛站。因著上次運送遠征軍的關系,這幾年來對于北境的地圖,也基本上探查得差不多了,直接抵達白令海的路線,大致也有個基礎的規劃。等著驛站的位置敲定下來,就是由小福船開始運送石炭,保障蒸汽鐵甲艦航行所需。在規劃上,這是一條從南京出發,直接抵達白令海峽的路線。而根據大明內閣的合計,將會是五億寶鈔的預算。

大明皇長孫!小說,請

一七小說1qxs

大明皇宮,華蓋殿里。七部尚書,還有朱元璋爺孫倆正在議事。朱英正在講述著連續海上驛站,從而抵達東勝神洲的計劃。“在原倭國北部,有一孤島,名為蝦夷,世受幕府迫害,現在我們應該把那里解救出來,教化其民。”“之后在這里建造海上驛站,作為前往東勝神洲第三站之處。”大明的蒸汽鐵甲艦已經停止制造了,因為數目已經達到了五百之多。再多的話,對于石炭的消耗也太大了。現在大明境內,到處都在修建火車鐵軌,在石炭的消耗上,側重自然優先保障火車運輸。況且大明本身就是海域霸主,有沒有鐵甲艦其實并沒有多大區別。在沒有海上驛站進行補給的情況下,缺少石炭的蒸汽鐵甲艦,就顯得有些尷尬。朱英說完后,工部尚書沈溍拱手作揖道:“殿下,是否應該考慮下暫緩東勝神洲之事。”“如今涼國公正囤兵暹羅,待開春即征天竺,或可先行打造前往天竺之海上驛站,以備遠征事宜。”“恕臣直言,東勝神州之事尚且縹緲,當年去的五萬遠征軍,迄今尚無下落,不知生死。”“殿下所見之古籍,當只是小說話本所杜撰出也不一定,何須為此耗費如此之大去尋。”沈溍的面色帶著幾分擔憂。所謂的東勝神州,那只是傳言里的故事,幾乎很少有人會覺得真的存在。最主要的是尋找東勝神州這件事,本身代表的意義。在如今的許多大臣看來,太孫這是想要跟曾經的秦始皇一樣,去尋找那只在傳說之中,才存在的遙不可及的不老仙丹。也許是孝心,想要獻給陛下,也許也是為了自己。可縱觀歷史,但凡跟這些神仙之說扯上關系的,哪個王朝有好過。沈溍想要勸說太孫,放棄這個想法,雖然現在大明國力強盛,可尋仙之事,就是個無底洞,誰知道要投入多少。太孫還年輕,尚且不到而立之年,倘若從現在就開始尋仙,這是要尋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又或者四十年。這又要消耗多少錢財。朱元璋皺眉開口道:“東勝神州之事,是咱定下來的,大孫不過是計劃其中,關于此事,爾等就不用多說了。”陛下都開口了,相當于此事已經定下,沈溍只能心中嘆息一聲:“臣謹遵諭旨。”朱英則道:“我知諸位大臣心中所想,然東勝神洲并非是無稽之談,也非是不可尋之縹緲之處。”“這天下,從未有不老不死之人,自然也不存在什么不老仙丹,我亦不會作此癡心妄想。”“這一點,請諸位大臣放心。”“之所以要安排此事,乃是為我大明之將來作考慮,如今至今已近五年,然無音訊,自是說明地域之遼闊,也亦說明古籍之真實。”“這等龐大且富饒之地,自當為我大明所有,如今四海賓服,又有蒸汽鐵甲船這等利器,當要有探索天下之心,而非只在眼前之事。”“于夏商心中,天下便是那河南大地,于始皇心中,天下為九州大地。”“然今日之天下,不只四海,更有南洋,西洋,中東,乃至于更遠之處。”“誰又能知,今日之所見天下,又是所有之天下呢。”“我倒是想要瞧瞧,這天下,到底是有多遼闊。”朱英這話,展現出一股無與倫比之氣場,這等丈量天地之事,唯有古來圣賢才會去做。原本還惴惴不安的眾臣,此刻再不多做其他心思,同時對于朱英之語肅然起敬。這也表面,同樣的事情,其實換個說法,性質就不同了。尋東勝神州,可以是君王荒唐,找不老仙丹。亦可以是君王圣賢,欲探天下之廣。“好大孫,說到咱心里去了,咱大明現如今有這實力,自然要做一些有遠見之事。”“諸位愛卿莫要耽誤,立即按照先前計劃行事。”朱元璋哈哈大笑道。“臣等謹遵諭旨。”到了這份上,眾臣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了。一輛從草原開往南京城的豪華車廂火車上。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正在這里。自高麗滅國后,瓦剌遷徙極北之地,殘留的韃靼族再也對大明構不成了威脅。他們只能躲在大森林里,茍延殘喘的過著日子。而現在,依舊有大量的草原民,不斷的想盡辦法從大森林里跑出來。三王出發之前,就已經有將近七萬的草原民投靠大明了,這個數目隨著冬季的到來,還在不斷的增加。不僅是普通的牧民,已經有許多零碎的部落完全投靠。這些部落的族長,算是比較良善的了,不忍心部落跟著自己一起消亡,即便是知道投靠大明后,自己將會失去貴族的身份。這也預示著韃靼正在崩碎,即便再是頑強抵抗到底,也不過是成為大森林里的遺民罷了。因此三王也沒有必要再留守在草原上,算是班師回朝。“每次坐這火車,我都想不通,太孫的腦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夠弄出這種東西來。”“如果沒有火車這個東西,我們大明何以征服草原,完成這古往今來的第一大事。”“就是封良居胥,也比不得吧。”朱棡感嘆著說道,這可比趕路要舒服多了。豪華車廂是特別打造,不僅有單獨的房間,還有床鋪,桌椅。喝茶,下棋,飲酒,觀賞風景,讓整個過程變得舒適而不單調。朱樉也點頭道:“確實是好東西,正是因為有這等社稷神器,才能我大明能夠超越歷朝歷代,達成今日之壯舉。”“今日之大明,疆域遼闊已經是古往今來之第一,如今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高麗,倭國,草原,西域,已然盡入我大明之手。”“老三的岳丈穎國公,此刻正奉父皇之命,率大軍征伐吐蕃,想來要不了多久,吐蕃一地也能完全歸入我大明疆域。”“曾經何時想過,我大明有今日之強盛,如此征伐,非但未有窮兵竇武之嫌,反而是越戰越盛,簡直不可思議。”“每每想來,不由感嘆太孫之能,當真是曠古爍今。”朱樉這話,乍一聽有些拍太孫馬屁的嫌疑,但真細想起來,感覺這都是往小了說。朱棣即便是在心里對太孫有諸多意見,但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是太孫帶領了大明走上今日之強盛。“或許我們應該想想,現在關于藩國之事。”眼瞧著兩人只是對太孫夸贊,朱棣很無奈的同時,也只能先行開口。現在倭國突然就這么沒了,且還劃分為大明四省,然而他們的藩國該怎么辦呢?按照太孫定下的規矩,大明藩王的藩國,不得在大明疆域之內,只能在大明疆域之外。這么一搞,難不成他們又要搬家不成?“咳咳,或許太孫應該有安排吧。”沉默片刻,大家都不說話,朱棡只好輕咳兩聲,說了句廢話。朱樉嘆息一聲道:“現如今涼國公正在籌備征討天竺,太孫的性子,你們也應該都知道,他指定是不想著我們去到藩國過安生日子。”“咱們先前能夠呆在倭國,那是因為還有所作用,現在倭國已平,四省已立,我們如果還想待在原處,怕是不太禮貌了。”朱棣臉都黑了。好一個不太禮貌。按照朱樉這意思,完全就是聽太孫安排了,并不想惹上什么爭端。甚至還有不等太孫開口,自己先行提出的意思。不過在朱棣的心里也很清楚,倭國原來的藩國,估計是保留不住了。哪怕是強行保留下來,其實也沒有任何意義。那里的礦藏太多太誘人,現在已經歸了朝廷,太孫自然不會是再交給他們。即便是現在不對付,等父皇駕崩,估計太孫那里反手就是一場針對。要是老二老三跟他沆瀣一氣還能抵抗一二,可看這架勢,如果反抗,怕是老二老三會先聯合起來,把他綁了送給太孫。朱棣開口道:“既然是要搬家,那也得找個好地方去。”朱棡應道:“還能去哪里,自然是去天竺啊,咱們現在也別指望著當什么藩王了,就當個遠征的將軍也挺好的,給大明打下些疆域。”“就算是把藩國搬到天竺去,到時候把天竺打下來,不還是又得搬家,我算是看透了。”“照著咱們大侄子這意思,甭想著過傻子安生日子,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當個大將軍吧。”朱棡直接把話敞開了說,發生了這么多事情,現在朱英的一些想法可以說是昭然若揭。他根本就沒有要讓幾人安穩當王爺的意思,現在唯一過得比較安穩的,也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吳王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的情況不同,他是把這太孫之位讓出來,有了朱元璋的愧疚,才會如此。而且朱允炆并非是什么武人,也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可以說對大明朝廷構不成任何威脅。相當于就是在占城那邊給了座城池養老罷了。寧王朱權雖然在高麗,但卻沒有設立藩國,也就跟個封疆大臣差不多的意思。如今大部分的皇子其實都已經到了封王的年紀,但是朱元璋卻沒有再進行封王了。朱棣聞言,也只能說道:“罷了,罷了,大將軍就大將軍吧,打了大半輩子的仗,真要去搞什么地方治理,那也是瞎弄。”“左右還是奔波的命,也合著這心意。”朱樉贊同道:“咱們也不須想太多,至于世子他們,照著咱大明這情況,反正是有朝廷安置,以后大明的疆域大了,隨便找塊不錯的地,也算是個藩國了。”“我等現在立下的功勞越多,太孫自然不會虧待他自己的弟弟們,瞎操心也無用。”聊開了,三王干脆無所謂了。反正他們也沒有辦法去反抗,還不如順其自然。朱棡有些興趣的說道:“前些日子聽京師那邊傳聞說,太孫要計劃設定一條航線,以作為驛站給蒸汽鐵甲艦補充,直接抵達東勝神洲。”“五年前派出了五萬遠征軍,那可都是咱們大明的精銳,現在又搞海上航線,看太孫這意思是,是非要尋得東勝神洲不可了。”“涼國公要是聽到這消息,估計會挺高興的,他的長子藍太平,就是當年遠征軍的統領,現在這么久時間過去了,一點消息也沒有。”“老二老四你們說,要不咱們也去找那東勝神洲得了,說不定還真有呢,到時候藩國設在那邊,也不用盡想著搬家的事了,豈不美哉。”朱樉擺擺手:“別扯了,有沒有還是兩說呢,五年行軍,怕是走了上萬里之遙,現在還沒個音訊,連狀況都不知道。”朱棣聽著這玩笑話,卻不由得有些深思。如果真有那地界,去那邊當個藩王,確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天高皇帝遠的,還真不用再擔憂大明這邊找麻煩。在三王返京的路上,朝廷已經定下政策,開始對去往東勝神洲的海上航線進行打造。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把蝦夷那邊定點。一道令旨下去,朝廷這邊的隊伍就已經出發了,各類準備建設驛站的物資也在籌備,準備向著蝦夷島進行運輸。沒人會覺得蝦夷可以反抗大明,畢竟倭國都已經敗了,人數更少的蝦夷只不過是囊中之物。按照朱英的計劃,帶去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驛站的建造所需。抵達蝦夷后,建造的隊伍會順勢繼續乘船北上,尋找合適的驛站位置。這次朝廷動用了蒸汽鐵甲艦五十艘,小福船三百艘,全力打造海上航線的驛站。因著上次運送遠征軍的關系,這幾年來對于北境的地圖,也基本上探查得差不多了,直接抵達白令海的路線,大致也有個基礎的規劃。等著驛站的位置敲定下來,就是由小福船開始運送石炭,保障蒸汽鐵甲艦航行所需。在規劃上,這是一條從南京出發,直接抵達白令海峽的路線。而根據大明內閣的合計,將會是五億寶鈔的預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4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