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  目錄 >> 第0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

第0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

作者:風少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少羽 | 大明:我 | 調教木匠皇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第0888章 萬稅,萬稅,萬萬稅

山西被大同賊子給占了,

洪承疇的平西大軍敗了,

就連洪承疇本人就逃跑去河南了。

美其名曰為圣上分憂解決河南流寇之患,那河南的流寇怎么來的?

而且河南有成國公朱純臣的十幾萬大軍在,用得著你那兩萬人入河南去平流寇?

崇禎氣的是眼前一黑,渾身都在發抖!

只感覺這大殿里是寒風呼嘯,凍得他骨髓都要被凝固了。

這大明到底是怎么了?

為什么自己挑選的臣子總是這樣讓自己失望?

為什么自己就是打不贏張好古那個活曹操?

難道是自己錯了?

不可能!

我可是太祖洪武皇帝的血裔,是大明的皇帝,從小飽讀圣賢詩書,少時就聰慧無比,長大了更是被不知道多少大儒包圍著。

他朱由校呢?

一個只知道去玩什么奇技淫巧的昏庸之人,最后竟然是他成了皇帝!

朱由校能治理好大明嗎?

什么中興之帝,什么納仁大可汗,他要是真的那么厲害,怎么會養出來張好古這個活曹操!

朱由檢惱怒著,再看看滿殿群臣,此時這滿堂朱紫的文武大臣們,這些衣冠禽獸正氣凌然的東林君子們,正在毫無形象的對著敵黨破口大罵。

一個個吹胡子瞪眼,殿內是吐沫星子橫飛,這個罵那個閹黨,那個說這個貪污朝廷軍餉,還有說這個拖延后勤,那個是賊子內應的。

看著這大明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的景象,朱由檢一開始還覺得是滿殿群臣都在為了大明社稷而憂慮,都是一些忠直良臣,現在再看來,朱由檢只覺得他們吵鬧。

滿堂大丈夫,竟無一人能有治國安邦之言!

“哎...”

深深的嘆了口氣,朱由檢算是對這些人死心了。

一旁的司禮監稟筆王承恩連忙上前:“皇爺,您可要保重龍體啊。”

“朕乏了,莫要管他們了,扶朕回去。”朱由檢聲音有些沙啞。

王承恩也顧不得其他,連忙扶起朱由檢,幾個小太監跟在后面,擁簇著他們的崇禎皇帝離開,而這時,滿殿群臣還吵得厲害,無一人發現他們如此努力表演想要取悅的對象,早就走了。

直到一個小太監匆匆回來傳話說皇爺病了,命群臣散朝,并讓內閣抓緊給出一個收復西北,應對遼東的法子來,這時群臣才面面相覷。

朱由檢病了,真的病了。

倒不是身體出現了什么問題,純粹就是心病。

朱由檢這一病,內閣大學士們就難受了,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三人皺著眉頭,如今大明的局勢實在是不好啊。

西北的甘陜已經失陷,山西又被史可法給打下了下來,如今史可法的兵鋒可以說直指直隸了。

而山東還有周遇吉牽制著朱純臣的大軍,朝廷布置在直隸的兵馬眼下相當一部分都要調到西邊去進行防御,甚至這都不一定夠!

溫體仁皺著眉,看著內閣里那還是前朝張好古執政時期留下的輿圖和沙盤,他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處置,只能是皺著眉裝深沉了。

施鳳來也是不知道如今該如何是好,撫須瞇眼,也是不發一言。

其實倒不是這兩人真的什么也不懂,相反,他們雖然不是精通軍略但起碼也粗懂一些,但正是因為懂一點,才知道如今大明直隸的局勢多么危險。

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愈發不敢說話,生怕自己的布置一不小心就成了導致大明京師淪陷的罪人。

楊嗣昌也是無奈,他看向溫體仁和施鳳來:“要不,從南邊調兵?”

“南邊調兵?調兵進來那些人可就不太好控制了啊。”施鳳來皺眉說道。

他可是知道崇禎朝這些衛所兵的德性。

溫體仁則是嘆了口氣:“唉,施閣老,如果不從南邊調兵,直隸可就難保了。”

施鳳來點了點頭,表情似是無奈又似是欣喜:“那,就從湖廣、江浙、兩廣、川貴調兵北上吧。”

楊嗣昌又說道:“嗯,湖廣、江浙為第一批,先調十萬兵將進京。”

溫體仁搖了搖頭:“十萬不夠,應付不來如今的局勢,先調二十萬吧。”

施鳳來深深的看了溫體仁一眼,二十萬兵!

這可是要把湖廣和江浙給掏空了啊。

楊嗣昌沉吟著:“也行。”

顯然,溫體仁看的很明白,大明朝廷存在,京師之地不失,他們才是尊貴的閣老,才能保全家卷和土地,他們的權勢是不能有失的。

如今一切的重心都是保住直隸。

只要直隸還在,只要河南不失,南邊和朝廷還能聯系的上,失去陜西山西,失去山東影響真的不大。

左右不過三四個省,大明南北兩京一十三省,其實精華都在中原和東南,例如河南、湖廣、南直隸、浙江。

山東也是精華之地,但丟掉一個,并不會造成大明的局勢崩盤。

如今只要能保住直隸,南國的兵馬源源不斷抵達北方,朝廷就能積蓄實力,等待反攻。

甚至說句大逆不道的,他們可都是南人啊,北方打爛了管他們南國什么事?

萬一真的局勢危機,大同賊子打到京師了,讓陛下跑到南直隸不就行了?

那應天府可是大明的南都,也是京師嘛。

本著各自那不能說的想法,三人找來了兵部尚書劉鴻訓,向他敘說了三人的想法。

然而劉鴻訓眉頭一皺,當即否決:“不成!”

“湖廣、江浙兵馬入京極容易尾大不掉,那些兵馬若是在直隸撒起野來幾位考慮過影響沒有?莫忘了,朝廷如今可沒多少錢糧了,二十萬大軍入直隸,吃喝拉撒如何解決?”

“更何況若是這些人里有人一鼓動,一些心懷不軌之人趁機鬧事,二十萬大軍再反了...”

溫體仁有些不高興了:“如今不調南國兵馬北上,眼下這危局該如何解決?”

“史可法的十萬賊軍已經在山西,兵鋒直指直隸;周遇吉也帶著七八萬虎狼在山東,與成國公大軍對峙;北邊草原上的那些蒙古騎兵數次襲擾邊關,顯然是在牽制朝廷兵馬;直隸已經被三面包圍,及及可危了!”

劉鴻訓嘆了口氣:“溫閣老,這些我都明白,可朝廷沒錢再養活二十萬大軍了啊。”

楊嗣昌忽然說道:“加稅,還能加稅,再養活個三五十萬大軍,應當不是問題,只要盡快解決直隸的危機,到時候再免了賦稅即可,如今朝廷有難,百姓多辛苦辛苦也是應該的。”

三人很清楚,劉鴻訓是兵部尚書,三人的辦法哪怕得到朱由檢同意,皇帝下了中旨,內閣附印蓋章,但兵部不同意依舊可以拒詔。

他們可不是張好古執政時期那高效運轉的強勢內閣,劉鴻訓是無法抵抗張好古,但抗住他們的壓力還真不難。

劉鴻訓沉默著,忽然說道:“調二十萬大軍可以,但不能只從湖廣和江浙調,不然這些地方的兵將抱團,朝廷難以掌控指揮,而且如果其將領日生驕橫,難免尾大不掉。”

“朝廷需從湖廣、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兩廣各調兵馬入京,這樣既不會讓他們擰成一團,方便朝廷掌控,也不會讓南方各省沒有兵馬使用。”

溫體仁笑了:“劉部堂此言,老成謀國,可行。”

施鳳來和楊嗣昌也是點頭:“嗯,可行。”

劉鴻訓也是看開了,既然這三人想要調南方兵馬入場,他也必須要有一直可用的力量來使用,那就廣從南方選兵,他堂堂兵部尚書,總能收攬一批軍將來用。

四人聯名給朱由檢上了折子后,朱由檢并沒有第一時間接見四人,而是拿著折子在寢宮陷入了沉思。

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劉鴻訓在殿外候著,靜等著朱由檢的召見。

四人足足等了半個時辰,才聽到小太監說話:“幾位閣老,皇爺召見。”

進入寢宮,四人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然而,這一躬身,四人本以為能聽到朱由檢很快的說“諸卿免禮”,結果四人又是躬著身子,聽不到朱由檢的一言一語。

寢宮內,只有朱由檢默默翻著折子的書頁聲和四人有些難受的呼吸聲。

終于,朱由檢開口了,聲音有些嘶啞:“諸位閣老,免禮,賜座。”

四人這才直起身子長舒了口氣,躬身大半天,他們這腰可是難受的很啊。

而這一下,四人也是又一次體驗到了朱由檢的喜怒無常,反復無度,對天威難測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位崇禎皇帝,也許真的對儒學愛慕到了極點,喜歡到了極點,對他們這些大臣也是掏心掏肺,但他可不是什么蠢人啊。

坐在軟凳上,經歷了剛才那一出,四人也不敢坐的太結實,只是屁股稍稍挨著凳子,生怕一會兒反應不及。

朱由檢沉聲問道:“如今,必須要從南國調兵了。”

楊嗣昌說道:“陛下,如今直隸的局勢,比較土木堡之戰后的直隸,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楊嗣昌說的還是很有水準的,是比土木堡之后的直隸,這意思就是皇帝陛下您可不是英宗那個蠢貨,您是力挽狂瀾的代宗啊。

朱由檢微微皺眉:“局勢危機,朕是知道的,但危險到了這個地步,楊卿莫不是危言聳聽?”

楊嗣昌連忙說道:“陛下,請聽臣一一述來。”

“如今大同賊子看似兵分兩路,實際上是三面包圍。”

“西邊有史可法的甘陜兵馬兵進山西,東有周遇吉的山東兵馬,而北面,薊鎮邊關已經有軍報送達,漠南的蒙古諸部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如此,看似大同賊子是只動了西北一路,但成國公大軍被牽制在河南山東一線,史可法又逼近直隸,逼得朝廷不得不調兵西防,如此直隸必然空虛!”

“而此時若是北邊的漠南蒙古各部南下,薊鎮恐怕支撐不了多久,到時候難免重演瓦剌圍城,而那個時候,朝廷可無山東的備倭兵可調了。”

“而且陛下,遼東可還有著數萬虎狼呢,這柄尖刀,可一直抵在朝廷的咽喉之上啊。”

聽著楊嗣昌的敘說,朱由檢也是深感局勢危機,但他表現的很沉著:“從南國調兵,何人統率?”

劉鴻訓出列說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從南國各省分別調兵入京,各省兵馬入京,基層軍將隨行,入京后直接充入京營,由朝廷兵部統轄,另選大將統率。”

劉鴻訓的意思就是彷效嘉靖時調南軍入京,由朝廷管轄,北人掌管,組建新的京營兵馬。

朱由檢點了點頭,又問道:“如今朝廷可還有錢糧供給?”

施鳳來說道:“陛下,臣等的意思是,加稅!”

“加稅!”朱由檢又皺眉了。

哪個太平盛世的王朝會不斷加稅啊?

朱由校的時候朝廷可是不斷減稅乃至免賦,到了他這,要不斷加稅,這名聲可就徹底壞了啊。

“先帝時,朝廷屢屢減免賦稅,輕徭薄賦,遇到大災甚至免稅數年,百姓交口稱贊,曰仁。”

“為何到了朕這,就要不斷加稅?百姓豈能不怨聲載道,說朕暴戾?”

朱由檢提出了自己的憂慮。

楊嗣昌愣了愣,隨即說道:“陛下,前朝之所以動輒減免賦稅,實際上都是賊子搞出來遮人眼目的玩意罷了,說是免稅,但免得都是那些本就不值錢和收不上來的賦稅,真正的賦稅,前朝一直收著,而且收稅甚重!”

“前朝能不斷減免賦稅,糧草充足,是前朝托天時之利,無本朝這么多天災。”

“天災非人力所能阻,前朝時便言什么冰河期,天災頻現,天啟七年、天啟八年、天啟九年...屢有大災,足可見一斑。”

“而到了本朝,這個冰河期愈演愈烈,此非陛下之過,乃是天災如此,天災不斷,百姓受苦,朝廷不斷救災,糧草自然缺乏。”

聽了這番話,朱由檢心里好受多了。

是啊,天災又不是因為我這個皇帝的緣故才出現的,前朝時期天災就不斷啊。

例如那河南的大洪澇,他那先帝哥哥都親自跳進去擋洪峰了。

這小冰河期是前朝就有的,和他無關,他頂多是受到了牽連。

溫體仁又出列:“陛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有劫難,以為歷練。陛下御極以來,仁德廣布,天下臣服。如今雖有天災,但非人力所能阻;而人禍,則是賊子有心挑撥。”

“此等天災人禍,正是上天給陛下的警兆和歷練,實為告知陛下大明有妖孽出,污染天下。只待陛下力挽狂瀾,撥亂反正,滌蕩奸賊,重理朝綱,天下必然恢復太平,大明四海必定安定。”

朱由檢聽了又是不斷點頭,是啊,天災是示警,人禍是磨練,這都是老天爺警醒他,大明朝出妖孽了,要亡國了。

那妖孽是誰,還用說嗎?

肯定是遼東的活曹操張好古啊!

如果他不是妖孽,那大明哪來的妖孽?

總不可能是崇禎朝這滿朝的東林君子,忠直良臣吧?

總不可能是大明的勛貴武將,士紳良民吧?

一定是張好古!

就是那個活曹操,先是蠱惑了先帝哥哥,弄什么新政新法破壞了祖制,這才惹得天怒人怨,如今天災不斷,張好古又鬧出人禍,這都與我無關啊,我朱由檢只是被老天推到了這個位置,來撥亂反正的!

沒錯,我,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就是天命之子,為蒼天所鐘,撥亂反正!

想到這里,朱由檢心情也好多了,他看向四人:“若是加稅,百姓又要受苦了啊。”

可不是么,如今大明天災不斷,各地流民頻頻,又有士紳勛貴欺壓百姓,惹得無數人家破人亡,這大明的百姓這幾年誰不苦?

一個比一個苦!

這個時候如果再加稅,還有幾人能活?

溫體仁則是說道:“陛下,大明庇護四海,養活萬千百姓,這億萬黎民都是陛下的臣子,是托了陛下的洪福才能生活。如今朝廷有難,臣子為陛下分憂是本份。”

“苦一苦百姓,朝廷扛過這一關去,再免稅也就是了。”

楊嗣昌更是說道:“陛下,如今朝廷的危急,正是需要天下人一起用心盡力的時候,陛下坐鎮中級,我等朝臣在朝中調度四方,地方官吏提供糧草,將士前線用命,百姓豈能不盡一份力?”

“苦一苦百姓吧,這個罵名,我來擔!”

朱由檢眼前一亮,好臣子!

是啊,大明如今的危機,可不是要所有人一起用心用力的去解決?

加加稅,收上錢來,朝廷就有辦法解決此次危機了啊!

楊嗣昌又說道:“陛下,天下大亂的根源,說到底還是前朝,若不是前朝出了一個奸臣妖孽,大明也到不了如今這一步。”

“朝廷缺錢缺糧,都是那妖孽奸賊搞出來的,戶部億萬金銀憑空消失,大明銀行的庫存金銀失蹤,大明寶鈔淪為廢紙,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那妖孽霍亂天下的明證!”

“陛下,不能猶豫了,如果朝廷不能果斷處置,掃蕩妖孽,大明社稷必然崩壞,天下黎庶都要遭殃啊!”

施鳳來勐地瞪大眼睛,楊嗣昌你這個混賬玩意!

不懂為尊者諱,直言先帝有失也就算了,你干嘛閑著沒事提戶部那十幾億金銀失蹤?

你是不是覺得戶部這個差事好當?!

自己站出來顯得磊落還要踩我一腳?

朱由檢陰沉著臉,終于說道:“如此,那邊調南方諸省兵馬入京填充京營,另征平賊餉,以供大軍使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5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