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催淚系導演  >>  目錄 >>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洶涌的父愛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洶涌的父愛

作者:天下小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明星 | 輕松 | 重生 | 天下小黑 | 催淚系導演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催淚系導演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洶涌的父愛

《默默無聞》這個電影名字是譯名,但是李易卻覺得非常恰當。

因為這部電影里面的父親,的確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有一個兒子。

如果他沒有身患絕癥,或許他無法成為一個多么成功的人,但是至少,他可以陪伴著兒子成長,做一個好父親。

可惜的是,人生無常,身患絕癥的他,根本別無選擇。

這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壓抑和絕望的電影,甚至任何一個人代入其中,都會產生一種無助的絕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倒是和當初的《婚紗》很像,只是,《婚紗》里面的女兒,更大了,她至少也還有親人可以托付。

可是對于《默默無聞》里面的父親,他卻沒有任何親人可以托付,這是何等的絕望的事情。

這大概是亞洲人和西方國家的人的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國內,或許有這樣的身邊沒有任何親人的人,但是卻始終是極少數。

可是在西方國家,像男主角那樣的人,卻真的不少。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從電影的層面上來說,《默默無聞》的故事,更加有沖擊力,《婚紗》當然也很有沖擊力,但是至少沒有那么的令人冰寒到骨子里的絕望。

至少,她還可以找到值得托付的人,當然,同時,《婚紗》里面的母親,也的確比《默默無聞》里面的父親在事業上更加成功。

《婚紗》的女兒,已經上學了,或者說已經懂得了一些東西,比如死亡!

可是《默默無聞》里面的兒子,卻僅僅只有三歲,他甚至連話都說不利索,更不用說讓這么丁點大的孩子,去明白什么是死亡!

兩者看似很像,都是身患絕癥的父親(母親),都是在為自己即將永遠離開孩子而安排后事。

不過不同的是,《默默無聞》里面的父親,需要做的卻更多,需要擔心的也更多,因為他的孩子還只有三歲,他需要為自己的孩子找一個家,找到能替代他照顧孩子的人,乃至于為孩子找新的父母。

李易將兩個故事進行了對比,不好說孰高孰低,但是《默默無聞》卻的確更加的壓抑和絕望。

《婚紗》能獲得高票房,其實也很影片雖然同樣的是以死亡作為結局,但是至少,電影展現的更多的不是絕望!

李易想著如果改編成國產電影的話,會如何?

這么一想,他突然覺得,或許的確可以!

不過,如果真的要改編的話,其實挺麻煩的,因為國情不同。

國內的收養孩子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外可以說有著巨大的差別。

如果真的需要進行本土化改編的話,那么李易還得去咨詢國內的法律相關人士。

還有一點,收養人家庭,如果進行本土化改編的話,那么肯定不可能和原版的那般,因為國內和國外在這方面本身也有很大的區別。

再一個,就是父親的觀念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怎么又有新的靈感了?」慕晴見李易失神,就有些期待地問道。

「嗯,這個新聞,我覺得很適合改編。」李易點了點頭說道。

「你覺得如果把這個故事進行本土化改編,怎么樣?」李易又問道。

慕晴的反應卻讓李易頗有些意外。

「不怎么樣!」慕晴想都沒想就說道。

「為什么?」李易疑惑。

「因為,這種事情在國內就不太可能會發生。」慕晴說道。

「你的意思是,這個父親沒有親人?」李易以為慕晴說的是這個。

誰知道她卻搖頭道:「不,孤家寡人的人,或許

不算多,但是也不是沒有,我之所以覺得不適合,是因為,國內的有能力收養孩子的家庭,和國外有著巨大的差別。」

「嗯?你繼續說。」李易聞言不置可否,示意媳婦繼續。

「這么說吧,在國外,可能孩子被寄養,或者被領養的情況很常見,但是在國內,其實相對還是比較少見的。」慕晴想了想說道。

「外國人遇到這種情況,第一時間找的是領養機構,但是國內的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找的絕對不會是福利院或者領養機構之類的。」慕晴繼續說道。

「他們會優先尋找自己的親朋好友來托付,而不會寄希望于其他人。」

李易頓時就懂了,事實好像真的是這樣。

一個人可能沒有親人,或者親人都不在了,但是朋友卻大多數時候都是會有的。

仔細想想,原版的電影里面的劇情,的確如果要本土化,那需要改的地方真的就海了去了。

甚至可以說,全部都要推翻了重來。

比如,原版里面的那幾個家庭,第一個家庭很富裕的家庭,而且一開始就提出了會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國人如果聽了肯定是會非常滿意,但是外國人的觀念卻和國內有著巨大的不同,所以,影片里面的男主角果斷地PASS掉了這個家庭。

當然,也有可能是骨子里,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記住自己,雖然嘴上說希望孩子能忘掉自己,但是作為父親,又怎么可能舍得?

而這樣的家庭,那樣的一對無法生育的夫婦,如果真的收養了,那么很大的可能真的會當親生的看待,那么他們也有很大的概率會希望孩子忘掉過去。

后面的幾個家庭,也同樣如此。

那對連個公仔都要拿回來的夫婦就不提了,最后收養的那個獨生女人,如果換成是國內的話,任何一個父母怕是都不會把孩子給這樣的家庭來撫養。

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其實并不是特別的在意,是否父母雙全之類的,但是對于國內的家庭來說,卻絕對是希望孩子能夠同時擁有父母的。

不止如此,按照國內的法律法規,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所以,這樣的人,在國內也根本領養不了!

再一個那個家里已經收養了很多孩子的家庭,就更不用提了,那是歐美特色,在華國,想都不用想都知道不可能的。

越想,李易就越覺得,本土化改編,真的太麻煩了。

再加上這個故事人家原版的原型人物就是英倫那邊的人,所以,本土化改編的話,反而就有些不妥了。

當然,這樣的電影,如果李易想要運作到國內上映的話,肯定不難,而且不會有任何問題。

不過,這種電影,換成了西方背景的話,國人是否能接受?李易也不敢保證。

至于海外的票房,說實話,李易并沒有太大的信心。

畢竟,原版這部電影并沒有獲得什么太好的成績,電影始終太過壓抑了。

不過李易就喜歡這種的電影,嗯,催淚系導演的名頭不是白叫的。

《默默無聞》或許可能比《婚紗》的票房潛力要差一些,商業屬性要差一些,但是論催淚指數,卻絲毫不弱。

說實話,催淚煽情的電影,或許未必是什么經典之作,但是能催人淚下的電影,卻絕對不會差。

《默默無聞》記憶里真的「默默無聞」大概也和影片本身的導演雖然有一點名氣,但是卻也是小眾的導演,而演員方面,宣發方面,可以說,都幾乎聊勝于無。更不用說這還是一部非好萊塢電影,自然而然地「默默無聞」也變成了理所當然。

到李易手里頭,卻不同了,別看《怦然心動》國內有不少人叫囂著李易的神話破滅,可是實際上,這部片子在北美雖然票房不算多高,但是卻絕對不差。

迪恩影業這邊,詹姆斯·迪恩,當然更希望李易拍的是那種《第六感》這類的商業屬性比較濃郁的電影,但是不代表,他們就可以無視《怦然心動》這種電影了。

賺錢只是多少不同,反正都是有的賺。

更何況《怦然心動》的盈利能力就未必差了。

《怦然心動》雖然在北美院線方面,票房并沒有太高,但是在流媒體互聯網上點播率可是非常高的。

李易打消了本土化改編的念頭,不過,既然要改編自真實的事件,那么一些準備工作就需要去做了,不過,這不需要他出面,只需要知會一下迪恩影業那邊就可以了。

他們操作這類的事情,不要太熟悉。

更何況,也不需要太多的東西,因為這次的事件和其他事件不同,這只是一個小事件,無關其他人。

李易開始著手「寫」劇本。

《默默無聞》這種電影,拍起來其實挺輕松的,因為是劇情片,當然,如此一來,演員的選擇就很重要了。

男主角和小男主角尤其是關鍵。

原版的男主角雖然不算什么新人,長得也算帥氣,但是卻真的在影壇沒什么名氣和號召力。

當然,這也和原版的電影,根本也找不到那些大牌演員有很大的關系。

但是李易這邊就沒有任何顧慮了,只要合適,咖位真的不是問題。

因為整個劇組,論咖位誰能比李易大咖?

《默默無聞》的劇本,還需要打磨,李易雖然有原版的做參考,但是還是需要一些協助的。

比如找相關的當事人,比如原型人物有過接觸的那些家庭,福利機構的工作人員等等,這些都是必要的。

這方面,李易全部都委托給迪恩影業那邊。

而且既然有原型人物,雖然說電影劇情李易熟悉的很,但是如果能重走一遍原型人物的最后時光的路,李易相信會對這部電影有著更深刻的了解。

事件的原型是來自英倫,不過,這不是問題。

李易很快地就踏上了行程。

「他當時怎么說呢?很無助!是的,我永遠記得他的眼神,他是個好人,愿上帝保佑他!」福利機構的人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起來。

「他一直試圖為孩子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家庭,他企圖告訴孩子,死亡的意義,但是孩子太小了,這讓他很為難,他不知道該怎么說,孩子才三歲,那是個非常可愛的小寶貝......」

「那個孩子很可愛,真的,我們夫婦倆都非常喜歡!」李易走訪的第一對想要領養孩子的夫婦,和記憶里面的原版的電影,肯定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這對夫婦,的確很富裕,而且的確是不能生孩子,他們對孩子的也的確很喜歡。

但是李易看的出來,男主人是比較保守和傳統的那種人。

「我們的孩子當然要接受最好的教育,雖然這么說可能有些不好,但是我還是想說,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精英,而不是像他(電影里面的父親)那樣默默無聞!」男主人說道。

李易發現,這對夫婦已經領養了一個男孩,而且看的出來他們很喜歡那孩子。

當然,李易不可能真的完全走訪所有的人。

不過,這卻也足夠了。

怎么說呢?李易自己也是做父親的人,他仿佛能感受到那為父親的絕望和無助。

關于死亡,怎么去向一個三歲的孩子解釋,又怎么去告別,去面對這樣

的離去......

如果說在這之前,李易純粹地只是覺得這個故事很不錯的話,那么此時此刻,他并沒有簡單地把這個電影當成一個普通的故事了。

而是嘗試著代入到男主角的角色里,但是他很快地發現,自己有些做不到,因為他無法承受那種絕望。

平凡卻偉大的父愛,不外如是!

李易并沒有去打擾那個孩子,只是遠遠地看了幾眼,那個收養孩子的單身媽媽,對孩子很好,孩子似乎也已經從父親的離開的悲傷之中走了出來。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看著孩子的天真的笑容,李易心里卻有些復雜。

他無法想象如果孩子的父親看到這一幕,心情會是如何的?

他渴望自己的孩子獲得幸福,但是如果這是以遺忘他作為代價呢?

李易試圖靠近孩子的父親最后的時光的心境。

他的孩子像很多單身父母般乖,也像他的那個沉默父親一樣不善表達。陪兒子的最后那段時間,父親最大的遺憾是,他無法完全理解自己的孩子。

他愧疚極了,可是他沒有辦法,他要跟世界告別了。

死亡面前,他憤怒,憤怒的是他無法陪兒子一起面對這個世界。

死亡面前,他也渴望內心平靜,可因為兒子,他也無法面對這個課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催淚系導演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615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