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催淚系導演  >>  目錄 >>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不會說話的外婆卻說出了她對我所有的愛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不會說話的外婆卻說出了她對我所有的愛

作者:天下小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明星 | 輕松 | 重生 | 天下小黑 | 催淚系導演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催淚系導演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不會說話的外婆卻說出了她對我所有的愛

《外婆的家》或者說《愛·回家》開始大規模上映了。

對于這樣的電影,你不可能指望它一開始就像那些爆米花電影那樣,大爆特爆。

這是一部小成本劇情片,哪怕是李易導演的作品,可是也依然只是小成本影片。

這種電影,它不是商業大片,所以院線雖然看在李易的過去的戰績的面子上,排片給的不少,但是國慶檔畢竟是熱門檔期,所以排片方面其實并沒有占據太大的優勢。

但是結果卻出乎了李易的預料,或者說也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

雖然李易是影壇大魔王,他的電影往往都能夠創造奇跡,但是很多同檔期的電影分析之后,卻覺得,這一次李易的這部電影,并不是那種很「大眾」的電影,甚至于有些溫吞。

電影可以說沒有什么太多的高低起伏的劇情,整部電影下來,平淡如水。

這種電影或許會受到不少好評,獲得不錯的口碑,但是票房方面卻很難說能有多大的建樹。

可是有時候正印證了那句話,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想要什么。

現在的人缺什么?

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親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為此,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反而能夠被很深刻地觸動。

「昨晚剛剛看了這部戲,好像有魔力一樣,明明很平鋪直敘,明明劇情很平淡,可是我卻哭得一塌糊涂。

于是,眼淚和抽泣陪伴我走到了字幕出現的一刻。

其實我知道,我哭,不是因為電影有多感人,而是因為,我想我外婆了。

所以,狗導演是真的懂觀眾,他懂我們這些人,到底缺少什么,所以就給我們看什么,又如何能讓人不被煽情,不落淚?

有人說這部電影李易沒有煽情,可是我想說的是,當電影寫下「獻給全天下的外婆們」的時候,就已經是最最煽情的。

因為這樣的煽情才是真正的高明的煽情,他只是用這樣一個故事,來讓我們自己想到那個人,想到那一道身影,想到自己,想到很多,很多!

回到電影,很感動,好像很久沒看過那么感動的電影了吧。

一開始我跟朋友說,我一定看不下去的,因為不忍心看,明知道自己會很丟臉地號啕大哭,可是,我還是希望看到孫子能夠明白外婆的無怨付出,而深感慚愧,于是我強忍淚水,一直堅持到最后。

李易導演選角的功力真是令人折服,如果外婆的角色是一個健康而且有點像傳統棒子劇里那些嘮叨而且帶有刻薄嘴臉的老太太,估計就沒有這樣的催淚彈效果了。、

可她總是卷縮著身子,身形并不是嶙峋類的,也正因為她這個身形,更凸顯她親切的形象。白到有點發銀的頭發散亂地飄在農村灰塵夾雜的空氣里,有點迷蒙的眼神,是經歷了很多,看破了很多,還是從未經歷太多,未被污染的淳樸心情?….

我偏向后者的思考角度,在那個沒有太多物質誘惑的小鄉下,婆婆從出生到老去,用了整整八十多年的時間,對著同一個環境,同一種人,她的世界里,可能沒有太多紛擾,卻更顯珍貴。我還未老,不能徹底了解老人家的心情,面對這么一個無禮的小孫子,她顯然并沒有考慮過太多,即使被喚作「白癡」,她也不覺得是什么侮辱,因為她的世界里,只有親情,只有親人。這么樣的婆婆,我實在是打從心底里喜歡,不是因為她外表可憐,也不是因為同情,更不是替她不值,只是喜歡,喜歡她的重情,或許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她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從一開始的排斥,到后來的心疼,其實何嘗不是我們很多孫子孫女們在面對鄉下的外婆的時候的心路歷程?

讓人不禁想到,這一代的孩子們,過慣了大城市生活的孩子們,又有多少人愿意來到外婆居住的鄉下,這里沒有好吃的零食,也沒有好玩的玩具,更沒有有趣的游樂園,當然也收不到精彩的電視節目。

電影里面的外孫小武和大多數有過同樣經歷的孩子一樣,游戲機自然成了續命的寶貝。一生都在鄉下勞作的獨居外婆,全身都被曬成古銅色,皮膚失去彈性,充滿皺紋,因為素未謀面,又要獨自和外婆相處未來的一段時間,這不免讓他有些排斥和害怕,而且外婆聽不見聲音也不會說話,只會在覺得他沒有被滿足的時候,用手語表示「對不起」。

看到一些評論說,外孫小武太招人恨了,可是實際上,我卻并不這么覺得。

大家都在說外婆如何如何,想到的也是外婆,可是說太多外婆了,忽略了小孫子,當時他的表演也是很到位的,我從頭到尾就不感覺他可惡,因為我們身邊不就是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嗎?

回想起來,不要說現在的熊孩子了,就是我們自己小時候,也是那樣的橫蠻著。我甚至覺得很多都市的孩子,是不可能像小男孩一樣,最后還懂得教外婆寫信,還懂得給外婆蓋被子,我甚至認為,那只是導演一廂情愿地把這個小霸王的世界美化了。

我們很多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孩子,父母平時要工作,都是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可是小霸王們熊起來,比之電影里面的小武,真的可怕太多太多了。

電影里面的幾個節點,如在外婆看來視若珍寶的食物,小武卻不以為然,無情的拒絕掉外婆的好意,成天只愿意玩游戲機,在游戲機的電池耗盡后,他的游戲癮發作,焦躁不安,對外婆大吼大叫要求買電池,但是外婆沒有錢,無法幫助相宇,于是他在外婆家里到處亂翻,還趁外婆睡覺時偷走外婆的發簪,想拿去賣掉之后來買電池。

這一幕讓一些人覺得,這個孩子太不懂事了。….

可是我們捫心自問,小武的表現,真的脫離了現實了嗎?

哪怕是我們自己小時候,難道不曾做過類似的事情嗎?那個時候的我們,難道不是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嗎?很多人說隔代親,所以溺愛。

可是我們自己曾經也享受過那樣的溺愛啊,我們很多時候做錯了事情,惹了禍,爸爸媽媽要揍我們的時候,難道不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出來護著?

他們沒有像我們的父母想那么多,記得我媽媽曾經埋怨過外婆,說老是溺愛我,不讓罵,不讓打,讓她還怎么管孩子?

還說自己小時候沒有少被外婆打,可是外婆卻摟著我對媽媽說,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走了,孩子以后怎么樣,她是看不到了,但是至少現在,她希望孩子好好的,好好的!

當時還懵懂的我根本不明白,可是如今再想起來,卻忍不住淚流滿面。

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便是來自外婆的愛,這一點不接受反駁。也許會有人說小武需要去鄉村和非常貧窮的獨居外婆生活是小武的母親的過錯,也許這一點沒有說錯,但這更是體現了外婆的愛是對女兒和孫子的愛,是不分性別的縱容,這一份愛放在任何人身上,其分量都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因為父母之愛子女,所以愛之深責之切,但是外婆對我們的愛,卻是沒有任何目的的!

記得看到電影里面,小武給外婆說要吃炸雞,但是外婆從來沒有見過那種東西,于是拿著家里的特產去市場上賣掉,然后冒雨買了一只雞回來給相宇做燉雞,把最好吃的雞腿給他的時候,他很生氣,因為不是炸雞,氣憤地把飯碗直接推到地上,米飯撒了一地。外婆無奈的撿起飯碗,并且因為節儉,把散落地上的米飯一粒一粒的放進嘴里吃掉。

我不爭氣地又哭了,因為這樣的一幕,其實真

的在我們小時候發生過無數次。

哪怕是如今也是如此,記得在學校外面,一個奶奶(外婆)接孫子(外孫),想要吃路邊攤賣點的餅,可是買完之后,他吃了兩口就覺得不好吃,直接要丟掉,外婆連忙撿起來自己吃。

這讓孫子覺得很丟臉,其實這一切,都一直在發生著。

只是年幼的孩子們,大多不懂,老一輩的人,他們不像我們如今這般衣食無憂,他們那一代的人,節儉是刻在骨子里頭的。

又好比小武因為見到了心儀的小女孩,所以怕和外婆一起坐車,讓自己丟人,就讓外婆坐下一班車。

不要說是小孩子了,新聞上難道少報道了嗎?很多父母去看望上大學的孩子,可是結果孩子卻怕丟人,甚至不敢認!

已經接受了教育的成年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孩子呢?

外婆帶著小武去市場賣南瓜,去吃飯,卻只給小武點了一份,剩下的錢給他買鞋。….

她自己穿著的卻是一雙破舊的鞋子,她們總是想要把自己擁有的最好的都給予,可是卻從不曾想過要什么回報。

曾經我其實很不喜歡,甚至痛恨那些一鏡到底,沒有刪減的長鏡頭,因為那總會讓人覺得很裝,很無聊。

可是影片的最后,一直把外婆從山腳下陡峭石頭路一磕一磕駐著拐杖走回家的情景,用了一個電影學院學生慣用的長鏡頭表現出來,我曾經最不喜歡這種所謂的偷懶模式,可是,當我看到那一幕的時候,我終于明白到,很多影片的深刻含義,我們的感情,才是帶動所有影片感情回旋的重要樞紐。

我只是記得,我希望那個鏡頭不要停止,就好像,我們對親人付出的愛一樣,不可以停止。就是那么一幕,我知道了把愛帶回家,深藏心坎的珍貴。

所以說狗導演是真的懂我們的,電影看似平淡的劇情,可是在故事進展它的內在語言卻是能夠直刺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而當影片中以生活中瑣碎的細節作為基礎的時候,無疑讓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感情深切地投入到影片中,讓我們的感情的發展隨著影片中情感的發展而發展。

更因為觀看電影的我們長大了,而我們的外婆也老了。

所以,電影中的外婆跟那個開雜貨鋪的朋友說話的時候,另一位老人「死之前再見一面」的說法,讓我很動容,這才是生命的大智慧吧。電影中的外婆拿了母親帶過來的補品去看另一位獨居的老人,那位老人也感嘆,我沒事,就是老了。

他們對于物質生活的淡泊和對生命的尊重,是我們這一輩子都要去學習的。

很欣慰,也很難過,欣慰的是電影里面的小武終于體味到外婆的愛了。

難過的是,直到這個時候才體會到。

其實看完電影之后,我的大腦就一片空白,莫名地就很想現在回家,但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也許世界就是這樣,我們長大了,我們得到了青春,但我們同時也在失去著他們,令人痛心的規律。

電影的片名叫《愛·回家》,但是我更喜歡另外一個片名《外婆的家》,那是承載了我們的最溫暖的愛的地方,那個地方或許并不大,或許沒有大電視,沒有電腦,甚至很簡陋,可是那卻是我們最溫暖的外婆的家啊!」

就像上面的這篇影評一般,其實很多人感動的不是這個「別人的故事」,而是自己的經歷。

他們不是被那個佝僂的身影感動,而是被自己記憶里,或者腦海里的那道身影所觸動。

一位影評人做了總結:「

電影用最平實的故事,卻輕易地催下了我們的淚水。因為電影,總能讓我們想起,我們有多久沒有去看

望自己在家中的老人了,他們總是無怨無悔的愛著我們,他們養我們長大,可是我們卻沒有時間陪他們終老,有時候甚至覺得他們年紀大很煩,而且一點也不懂我們的生活,殊不知他們把自己所有最好的時光都給了我們,希望我們可以珍惜老人在世的時光,努力的陪伴他們,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好好孝順老人吧。」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催淚系導演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618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