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  目錄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海之幸

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海之幸

作者:半章水墨  分類: 諸天無限 | 諸天 | 半章水墨 |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海之幸

天子巡視至天津港,逗留五日,檢閱渤海水師,視察天津市舶司,天津船廠,至昭武九年八月十五,于天津再次啟程。

天子之駕,依舊浩浩蕩蕩的朝既定的地方巡視而去,這個大恒天下,也依舊浩浩蕩蕩的在既定框架之中滾滾前行著。

路途又是大半月時間,天子之駕,在路上走走停停,天子或微服巡視,或逗留一地巡查。

時至昭武九年十月初,浩浩蕩蕩的天子之駕,亦是抵達的山海關之下。

至初冬之際,凜冽寒意已顯,隨駕之將士文臣,也都已換上的厚厚的冬裝,天子身披狐裘,車中碳火熊熊,滾滾暖意充斥車廂。

車窗半掩半開,透氣之間,亦是供天子打量著外界之景。

巍峨聳立之山海關,自然早就映入了天子視野,望著熟悉至極的這一座雄關,天子眸光,已然有些出神且恍忽。

對這山海關,天子自然也談不上陌生。

曾經的久戰之地,前明及大恒多年的心頭大患,亦是天子本身,來此世掌權后,憂心多年之地。

甚至,這座雄關,已然多次關乎這江山社稷之安危!

前明遼鎮在后金大明之間搖擺不定,從坐實京軍深陷重圍,至悍然決然叛變至后金。

也同樣是在那一年,崇禎生命垂危,他卻率大軍孤軍深入,綿延數千里!

那一年,無疑是江山社稷已然踏入危亡之際。

甚至,完全可以說,那一年,若這座山海關有失,大明江山必然傾覆,他縱使有回天之能,恐怕也難逃兵敗遼東之下場。

如此那般,必然不會有現在的大恒出現,歷史上滿清入關,也必然會提前許多許多,甚至,也會順暢許多許多。

畢竟,當年的他,與崇禎帝,可是得罪了許多許多的人,

這些人,喜迎王師,必然是頭一批!

慶幸的是當年在關鍵時刻,這山海關,保住了。

后在大恒初立之年,北疆蒙古后金聯合叩邊,江南遍地亂軍,北地遍地災民賊軍,如此天傾之局,山海尚且有遼鎮叩邊糾纏。

如此,山海若有失,那母庸置疑,遼鎮大軍長驅直入,后方無險,無兵可守,大恒也必然是徹底天傾。

慶幸的是,這座天下第一關,依舊拒敵于國門之外,甚至,用一場輝煌大勝,鑄就可大恒那一場立國之戰的輝煌。

“趙武……”

驀然間,天子腦海里亦是驟然浮現出了遼國公的名字。

誰能想到,當年自己以為難堪大用的拔苗助長之將,最終竟也成了大恒的擎天之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似乎,從來就是時勢造英雄,就如當今的戰功赫赫的大恒武勛,在原本的歷史上,又有幾個留下名聲?

在原本的歷史上,當今的大恒武勛,恐怕絕大部分都在為了如何填飽肚子而掙扎,恐怕很多都早已成了累累白骨,魂丟他鄉。

天子輕笑搖頭,緩緩靠向座塌,眼眸微畢,養身歇息起來。

約莫片刻鐘,萬歲之高呼,才將養神的天子喚醒。

馬車之外,山海文官武將匯聚,跪拜于這冰天雪地之間,高呼萬歲如山呼海嘯。

龍旗招展之間,天子踏出馬車,接受文臣武將叩拜之間,亦是踏入了這山海關城。

曾經的天下第一關,至如今,也早已隨著遼省的穩定而落寞,雄關猶存,重兵已然不在。

剩下的,唯有絡繹不絕的商旅行人。

天下第一雄關,儼然有演變成中原大地與遼省的陸運樞紐之趨勢。

天子環視雄關之間,隨即似是看到了什么一般,目光卻是驟然一凝。

“那邊,是遷徙至遼省的百姓?”

一旁戶部左侍郎王軒沉吟一會,朝天子拱手一拜:“按戶部的遷徙計劃,應該是第五批遷徙至遼省的災民隊伍。”

“已經第五批了啊?”

天子皺眉。

“是第五批,按計劃,還要再遷徙四十萬百姓之遼省,對遼省的遷徙計劃,便足以結束……”

天子隨口問道:“朕記得,負責對遼省遷徙的是堵錫吧?”

“回稟陛下,正是遷民使堵錫。”

天子點了點頭,目光環視了一圈迎駕的官員將領,卻是眉頭一挑:“堵錫來沒來迎駕?”

此言出,隨行眾官員皆是一怔,一個個也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畢竟,隨行之官員武將,一個個皆是朝廷重臣,部堂大官,哪里會知道一個區區遷民使長什么樣?

見狀,迎駕的山海官員立馬上前,畢恭畢敬道:“回稟陛下,堵錫尚在統籌災民之事,未至此迎駕……”

天子輕笑,點了點頭,邁開的步子停住,卻是朝山海關一側的災民營地方向而去。

如此,隨行眾文官武將面面相覷之間,亦是連忙跟上天子步伐。

對戶部擬定的遷徙之策,天子自然是一清二楚。

預計用八年時間,陸續遷徙百萬百姓至遼省,至遷徙之策完成,再加上朝廷對遼省的各種扶持以及鼓勵生育,鼓勵民眾自發遷徙之策,到時候,預計遼省人口足以至三百萬至三百五十萬區間。

而遼省人口到了這個數字,那母庸置疑,遼省,將會成為大恒又一個糧倉之地,后世的東北平原,亦是足以在大恒提前成型。

同時,遼省本就物產豐富,人口起來了,借依山靠海之地勢,足以成為一富庶之地,成為朝廷的一大財源之地。

這一點,哪怕只是現在,就已經顯露了雛形。

最重要的是,遼省人口邁入了一個正面循環之后,那遼省這個邊陲之地,就必然邁入一個正面循環的穩定階段,同時會輻射周邊地域,帶動朝鮮發展及穩定,同時也會慢慢向遼省外圍那浩瀚的土地伸出觸角。

要知道,當今之遼省百姓生存地域,與遼省之疆域相比,完全可以說是微末之地。

遼省浩瀚疆域的其中大半地方,還都是冰封千里的無人之地,而這些地方,也有相當一部分,并不是不能住人,只是單純的因無人存在,亦或者人煙稀少,欠缺開發而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88119